李逵的逆袭之路:正文卷 第179章 着火了
作为‘爆仓’第一人,孙卓并没有旁人想象的那么凄惨,他的抵押物虽然都被冲抵了,但是他的庄子没有被典卖,他在颍州城内还有一处宅院,虽然不算大,但也不是寻常百姓能置办的起来的宅子。乡下还有一百多亩的田地,要是自己耕种的话,他还是颍州城内的普通富户。
只不过他还将多年积累的财富搭进去,打水漂了。
手上变得拮据起来。
但孙卓还是孙卓,他并没有沦落成为佃户,更不会因为投资失败,三餐不继,流落街头般的凄惨。
而且,最近他还将手上的两万石粮食抛售出去,硬生生的将颍州的粮价从六十文一斗砸到了五十文一斗。甚至颍州城内的七八家米铺,因为百姓一口气买下了不少粮食,没有几个人光顾的境地。尤其是下个月新粮就要下来了,但凡家里有余粮的的百姓都不会购入陈粮。
孙卓的这个举动,让他在颍州城内的名声更臭了。
以至于有传言他已经穷到了卖小妾过日子的凄惨境地。这绝对是谣言,因为家财几乎被他败光,没有了大部分的田地,他已经不需要太多的佃户,被他遣散了不少奴仆,同时大难来时各自飞,家里有女人不满于粗茶淡饭的生活,离他而去,他有什么办法?
大宋的妾,有一个很奇葩的律法约束,契约制。
美女将自己的青春卖给官员,豪商几年,获得银钱若干,约定之后签订契约,这是妾的一种。到了时间就走人。而且大宋的男人都不在意这些离开的小妾。离开深宅大院的女人也不会落寞,反而会很枪手。因为她是真正进入大宅门的女子,懂得规矩知礼仪,是家族兴旺的贤内助。
孙卓家里也有这样的小妾,人家要么找到了高枝,要么让他按照契约约定的条件给她发工钱。
孙卓无奈,只能答应解除契约。
以至于,街头又多了诋毁他的传言。实际上,孙卓已经连大门都不敢出了,也不敢出门去反驳。有些事争论有用,比如说财物的归属权;但有些事情越辩驳越黑,比如名誉受损。
商场,有人破产,就有人斩获颇丰。
高俅和李云就是其中之一,按理说,挣钱,挣大钱是让人开心的事。
可是高俅和李云从钱庄出来,面面相觑,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他们原本以为能够赚至少两万贯,可是到手只有不到一万贯,扣除了李逵的信息费,购入茶油的本钱,差价,等等之后,结果和他们期待的数额相差甚远。李云看着上万贯的收入,皱着眉头道:“太坑了,随口说个消息都算钱。”
“就一句话的消息而已,就要收三千贯,这世道还有没有天理了!”
“说好了按照市价,没想到竟然是颍州当下的市价,欺负我们不懂行情不成?”
高俅和李云难得没有掐架的时候,可面对平白少了万贯的收益,说什么也不能忍。单靠他们任何一个,面对李逵,都只有落荒而逃的路。或许俩人合起伙来,稍微能够抵挡些李逵的眼神。
“走,找他去!”
“同去,同去!”
“为什么你看着我,却不迈腿?”
“你不是也没有迈腿吗?”
“我这是腿站麻了,要缓一缓!”
“我这不是看到你腿麻了,才等你一起去!”
“卑鄙!”
“无耻!”
……
李云和高俅谁也没有先迈腿,他们心中大概已经猜到了结果。面对李逵的结局很可能是大巴掌扇回来,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可是好几千贯呢?
要是按照李逵之前说的,要一万多贯呢?
这钱,就算是豁出命去,也要去问李逵讨要。
大不了,养几个月伤好了。
“人杰,我给你带了些人参,给你补一补!”高俅捧着人参,少说也有两三斤,个顶个的大,献宝似的递到了李逵的跟前。
“二哥,我给你带了些大枣,配人参最是有效。”李云买了大枣,也是个大色深,非常诱人。
李逵埋头不搭理人,自顾自的走着,高俅和李云紧跟在身后,寸步不离的追着。李逵见躲不过去,站住了,高俅将人参献宝似的递给李逵,李逵瞅了一眼,嘴角咧来,露出一口大牙,不屑道:“不是紫团?”
上党人参之中,最为稀有名贵的就是紫团参。
多贵呢?
几百贯一两。
往往还是有价无市,很多实力雄厚的药铺都没有这种极品人参。而这种人参最大的功效就是治疗这个时代其他药物都无效的肺病。
除此此外的上党人参都是白菜价。
高俅心头忍不住肉痛起来,上党紫团?就你这黑脸膛,配吃吗?心里虽然这么想着,可嘴上却不敢得罪,讪笑道:“人杰是个识货的,知道人参之中紫团才是极品。这么着,既然贤弟喜欢,哥哥怎么着也得给贤弟弄些个来。”
“也行,就先送两斤吧!”
当年李逵拿着比大枣都贵不了多少的人参,第一次去大城市沂水县售卖,闹出了老大的笑话。几十文一斤,还不到一百文的价格,还不如猪肉价,气得他差点当着邱掌柜的面把一包人参都啃了。也就是从那个时候,李逵才明白,人参在大宋有多么不受待见了。但是有一个品种却截然不同,就是上党紫团参,昂贵到简直像是打劫的地步。
要是李逵要个一两尝尝鲜,高俅咬碎银牙说什么也给李逵弄来。
他估摸着偌大的颍州应该会有,就算是颍州没有,托人去许州买来,多半能买到。可是李逵张嘴要两斤,气地高俅差点将一包人参摔李逵的脸上。两斤上党紫团都能在京城换一套大宅子了,这玩意的稀有程度可见一斑。
像话吗?
整个颍州城都恐怕找不出两斤上党紫团参来,开口就要两斤,这简直就是乘火打劫。
不过想了想,高俅还是放弃了,李逵不要人参,但是苏轼要啊!
作为大宋人参食疗界的泰斗级人物,最为坚定的拥护者,苏轼常年食用人参。他对人参的喜好,近乎于疯狂。甚至还不遗余力的向所有认识的人推荐人参的功用。可惜,没有人听他的,外人听说苏轼喜欢食用人参,都以为苏轼食用人参不过是名士的一种雅好,对于人参的功效,所有人都满不在乎。因为大宋的名医之中,几乎没人会说食用人参可以益寿延年的好处。反而有不少人认为,人参是寒物,对身体没多大的益处。
至于苏轼的医术,他自己很得意,认为自己潜心医术多年,一定很高明,但是在外人眼里,他的医术就是江湖郎中的水准。属于那种害死人不偿命的江湖骗子。
这还真没有贬低苏轼。
当初,他在杭州山间游玩的时候,从一个游方道士手中得到了一张房子——圣散子,是治疗寒性疫病的良方。恰逢杭州出现瘟疫,他将方子拿出来,让人免费施药,运气好到爆棚,竟然是对症下药,顿时活人无数。他的治病战绩如果到此为止,苏轼大概能在医学领域获得不错的名声。但是之后又有地方发生瘟疫了,他还是拿出了这张方子,然后他竟然没有发现,发生疫病的灾区百姓得病的机理是热性病,结果哀鸿遍野,从万家生佛的神医,跌落神坛,成了杏林杀手。
此后,苏轼再也不敢给别人治病。深怕再次遇到这等让他想不通的倒霉事。
但是不给别人治病,他阻止不了给自己开方吃药,平日里有个头痛脑热的他都自己开方子抓药。不得不说,苏轼能够活到花甲之年,全靠运气好。这位在医术上的水平,真的不敢让人恭维。主要是他研究医术的路子本来就是错的。
苏轼学问好是没错。但医术他是从无到有,完全靠着自学,本来就是非常危险的事。要知道,医术没有老师,要走多少弯路,甚至治死多少小白鼠,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能方成正果。
而且,他学习医术的入门方式也是错得离谱,从《道德经》入手,研究《易经》之后,深入炼丹领域……最后他觉得自己医术大成的时候,却能吓死旁人。
即便是高俅这些对苏轼佩服的五体投地的身边人,看到苏轼开方子,总要吓得脸色惨白。
倒是武人会常用人参,李逵也吃。
这也是高俅送人参给李逵的原因了。
从结果来看,高俅是白费心机了。
李逵接着瞅了一眼李云的上贡,大枣,也是苏轼的最爱。
李逵随后从李云手中的布囊中摸出个大枣,掰开之后瞅了瞅,果肉松软,却过于干燥,果肉相连之处没有拉长的蜜线金丝,鄙夷道:“不是赞皇金丝大枣?”
“二哥,赞皇金丝大枣是贡品,小弟怎么弄的来?”
李云嘴上说的委屈,可心里却鄙夷李逵这厮故意为难他。不知道的还以为李逵出身皇族,眼界非凡。可实际上,李逵不过是从山村走出来的猎户而已,装什么大尾巴狼?
“二哥,我们来是想要提醒二哥,邱掌柜似乎有私心,故意隐瞒二哥!”李云偷偷瞥了一眼李逵,胆子大起来了:“他连二哥允诺的钱都敢私吞,我和高俅是实在气不过,才来找二哥的。”
“私吞?”李逵当即摇头道:“他没这个胆子。至于你们两个的来意,你们知道,我也知道,要我说出来吗?”
“二哥,小弟糊涂。”
“没错,人杰,别看哥哥平日里看着精明,长者一副聪明人的面目,实际上傻得很。”高俅为了钱也是拼了,不惜装傻子。
李逵冷哼道:“怎么着,嫌弃钱少,来我这里打秋风?”
“怎么敢?”李云忙不迭道。
李逵冷笑道:“按我的心思,一文钱也不给。还敢来威胁我!”想起被堵在茅厕外的窘境,李逵气地怒目而视:“可爷们是说话一口唾沫一个钉的人,怎么能做出说话不算数的事来?岂不是让天下英雄小瞧了?”
“哥哥高义!”
李云立刻奉承道。
李逵抬起手指点点戳戳了一阵,才开口:“你们也别嫌弃少,就这么多。钱多了不是什么好事,各种烦恼就不少。再说了,钱多了,以后对赚钱就没有了乐趣,岂不是少了人生最大的美事,我是替你们着想。”
李云和高俅无奈,他们也想过不把钱当钱的日子,可是现实不允许啊!
正说着呢,衙门中突然乱了起来。不久之后,李逵等人都看到码头方向浓烟滚滚,应该是码头上发生了火灾。
李云豁开嘴,吃惊道:“不会是存放茶油的货场着火了吧?”
李逵纵身飞奔朝着码头而去……
b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