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手机站m.dajiadu8.com,服务器懒得转移了,凑合看吧!没收益,所以空间有限,请见谅

首页

都市言情

科学大佬的文艺生活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科学大佬的文艺生活:正文卷 第0110章 原子弹制造方法

    其实,这种关键性保密很常见。

    比如原子弹的制造方法!

    早期的原子弹,投放在RB广岛和长崎的两颗原子弹,其实非常的原始。

    投放于广岛的小男孩原子弹是枪式原子弹,内部的部件看上去像是枪膛,主要有电子雷管、炸药包、空心轴块、碳化钨和铀块等。

    启动时,尾部的电子雷管将引爆炸药包,膨胀的气体会推动一块空心的圆柱形铀块,嵌到头部的另一个圆柱形铀块,两块合体就能超过临界质量。

    什么是临界质量?

    临界质量便是铀材料刚好能够维持链式反应的最低质量。

    根据美国核武器研究基地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于1969年的解密文件可知,93.8%的纯度的球形铀-235,密度为18.75g/cm3时,临界质量为52kg。

    当两铀块合体的时候,也会撞到实心铀块周围由钋、铍金属制成的弹丸球,这些弹丸球能够释放大量中子,引发核裂变。

    此外,铀块周围被厚厚的碳化钨包裹,可以把泄露出来的中子再反射回铀块,加速链式反应,引发核爆炸。

    长崎的胖子原子弹,是内爆式的层层包裹结构,从外往里炸。

    启动时,电子雷管会同时引爆金属板下一共32个炸药包,冲击波将会往里层挤压一层由容易变形的铝制成的球状推体。

    最终不断的挤压到中心的核材料,钚-239。一种比铀-235更容易裂变的物质。

    因为挤压,这块钚-239的密度会迅速增大,达到临界状态。而里面包裹着的是钋铍弹丸球就会释放出大量的中子,引发核裂变。

    外面还有一层铀-238,用于反射中子,加速链式反应引发核爆。

    这样一说,是不是觉得原子弹的制造并不难?

    只要核材料到位,每个人都能够造?

    但事实并非如此。

    原子弹的构造确实存在着枪式和内爆式,这一点并没有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是对的。这被美国解密的原子弹相关文件中留有陷阱。

    其一,解密材料故意拔高了可用核原料浓缩度,和不同浓度核原料的临界质量,使得如果照搬材料进行试验,会导致浪费大量时间对核原料进行浓缩,以及在核弹组装中导致临界事故的可能,增加了核计划暴露的风险,以及实验人员伤亡。

    其二,详实的资料会给势力领导层核弹并不难的错觉,而关键数据的错误又会导致核试验迟迟得不到进展,但核计划进展低于预期时,研究团队会遭遇极大的政治压力,甚至团队被撤换,导致严重的科研浪费。

    其三,对正在进行核计划的国家来说,如果没有按照美国资料进行试验,那这份资料不但没有帮助,反而会导致计划抉择层和研究团队的意见分裂,对于到底是坚持之前的技术路线,还是复制美国的技术路线展开争论。

    而对于领导层来说,为了保证核计划顺利进行,即便明知道材料可能有假,也不得不分出一部分科研人员跟进美国的技术路线,这就导致了重复研究。

    其四,对于已经掌握了核技术的敌对国家,即便清楚材料的漏洞,也不会点出来,但材料有部分真实性,会引起其对附庸国、潜在对手和其他中立国研究核武的警戒,促使该国决策层针对这些国家开展情报搜集,导致本国情报力量被分散,同时会避免核扩散,也不得不和美国合作。

    这就是现代国际政治的普遍招数,堂堂正正的阳谋。

    当年美国就公布过一些氢弹的数据,想要误导华夏的氢弹研发,一旦掉坑里,将会浪费大量资源,幸好于敏立刻察觉到数据有问题,然后又通过计算确定了是错误的数据。

    当然了,在现在这个时代,就算是知道了原子弹的制造方法,也没有核材料来源。

    全世界的铀矿都被五大流氓控制,只有签署了核不扩散协议的国家才能从五大流氓手里买到低浓缩铀发电。

    而且核废料的处理也要上报,印度头铁就是不签,所以印度核电站一直发展不起来。

    又扯远了,回归正题。

    慕景池的关键性保密,就是如同解密原子弹制造方法一样。

    主动的将一些内容暴露出来,引得材料研究者共同来进行研究,但最为关键的数据和精确的道路,其实一直保存在自己的手中。

    一方面可以引导国外的材料科研,最终为慕景池和华夏做嫁衣。另外一方面,则是将这‘位错理论体系’推广得更为庞大,对将来的材料研究非常重要。

    这一场争论是没有肯定没有结果的,至少在这场会议上是没有结果的。

    是否保密,如何保密,也不是他们这些科研者所关心的话题,表达自己的想法就可以了,至于国家层面如何去做,就不是他们所能考虑的了。

    不管保密不保密,这套理论和应用联系的位错体系,肯定是要继续研究下去的,这是毫无疑问的。

    于是,黄部长开始了下一个议题。

    “由华清大学材料学院牵头,联合机械工程学院,工信部三五九、四七四、九八一元研究所,共同组成‘慕景池位错理论体系’研究课题核心项目。”

    “华清大学材料学院慕景池博士作为此核心项目的学术带头人,负责理论大方向的构建和引导。”

    “诸位有什么想法吗?”

    接下来的事情就涉及到真正的材料科研方面,由黄部长和谢部长两人开始念起相关的红头文件。

    年轻人或许不够稳重,或许经验不丰富,但年轻人有冲劲,有闯劲,有奇思妙想,有天马行空。

    况且慕景池也不是单独一个人,他的身后有以杨文武为首的极端条件材料团队支撑,也还有周淮国、杜存义为首的国防七子之一的哈滨工业大学支撑。

    这不是一个人的力量,也可以说是学术派的力量。

    所以,这样的重任也就落在了慕景池的身上。

    下面的教授院士看了一眼慕景池,大多都是微微摇头。慕景池出身华清大学,身后有着材料学院这个庞然大物,而且华清大学的人脉力量也是顶级的。

    要想竞争这种几乎是属于华清大学碗中肉的核心项目课题的学术带头人,真没办法。就算是拿资历说事也轮不到华清大学材料学院之外的人。

    所幸还有其他外面的项目。

    通过上午慕景池的学术报告,他们知晓慕景池对整个位错理论体系有着总共十五个阶段的核心猜想。

    但这也仅仅只是猜想而已,谁又能保证这就一定是正确的道路呢?

    未成真正体系之前,一切都是有可能的。

    在他们的心中,或许自己选择的方向才是真正的核心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