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手机站m.dajiadu8.com,服务器懒得转移了,凑合看吧!没收益,所以空间有限,请见谅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王冠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大明王冠:靖难余晖 第八百六十八章 出征澜沧!

    王振前些年跟着高贤宁读书,又跟老郑和一段时间,接触到社会阶级上层,这一两年又在暗中调查纪纲,是以极为熟悉社会形态和政治局势,闻言有些不解,“陛下,有些话奴婢能否向您询问一下?”

    朱棣点头,“你说。”

    王振想了想,道:“奴婢先前跟着先生高贤林在鸡笼山下的国子监附近读书,先生曾说陛下会在十年内迁都北方顺天城,如今顺天皇宫初具规模,迁都已是指日可待的事情,陛下既然已经将去北方,又何须在意南方的江南士族?”

    朱棣笑道:“没错,再有一两月等打完了澜沧朕便打算去顺天,而今后大部分时间,朕都计划留在顺天,应天这边,由太子监国,但太子仁厚,又与朝臣牵扯过多,利益纠结之下,太子恐怕会束手束脚,没法压制住江南士族。然而有些事虽然明面上不显眼,不过很多事情已经越来越严重,从这几次郑和下西洋之后发生的事情可以看出,朕让三宝下西洋的事情触及到了江南士族的利益,所以这几年的政事其实在江南这边施行的很不顺遂,朕去北方顺天以后,应天这边的政事只会更艰难,江南士族必然多般刁难太子,长远以来,江南士族必成隐患!”

    王振懂了,叹道:“陛下为太子殿下登基铺路,以便将来行政天下,可谓是良苦用心,然而太子殿下现在还以为您更喜欢汉王和赵王殿下,太子殿下依然每日惴惴啊。”

    这番话有感而发。

    王振并没有其他意思,王振只是听到朱棣那一席话后,知道了很多朝堂之上和民间不同的道理。比方说王振知道了为什么当年会有蓝玉案和胡惟庸案。

    原因很简单,因为当年太子朱标身死之后,太祖为了确保太孙朱允炆的登基之路,也确保朱允炆登基之后不会出现朝堂动荡,所以太祖必须将开国功臣铲除干净,不让他们对朱允炆有任何的威胁。

    因此开国功臣被朱太祖一路屠戮。

    像蓝玉那种膨胀后不知天高地厚的人就不说了,本来就是蓝玉自己在找死,竟然敢让拱卫京畿的部队派三百人去给他修府邸。

    这是天子的待遇。

    你一个臣子,也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所以蓝玉的死其实是必然的。

    但其实还有很多的开国功臣并不足以致死,但他们还是死了。

    最后太祖就给朱允炆留下一个耿炳文,而耿炳文是一个擅长防守不擅长进攻的武将,这样的武将你让他来造反那根本不可能成功。

    因为他不擅长进攻,怎么可能夺取天下。

    也正因为如此,朱棣靖难的时候,朱允炆面临着手上无将可用的尴尬局面,只能重用李景隆,好不容易出了一个徐辉祖,却又因为徐增寿的事情,朱允炆又将徐辉祖调回应天。

    然后才有朱棣的靖难奇谈。

    靖难之所以成功,李景隆功不可没,朱允炆的作死也是千古第一,要不然朱棣根本没有任何成功的可能。

    本上在说江南士族的事情,但言者无意听者有心,王振竟然说到太子那边去了,而且还是关于登基什么的事情,朱棣闻言心生不悦。

    蹙眉冷哼一声,“嗯?!”

    你找死?

    这种涉及天家皇室继承人的事情,朝中大臣也不得擅自议论,你区区一个内官,心里知道便可,竟然还敢说出来,这不是在作死是什么。

    王振吓了一跳,也知道自己无心之失冒犯了朱棣,急忙跪下,“陛下息怒,奴婢知罪。”

    朱棣挥手,“下去吧。”

    王振浑身发软汗流浃背的退下。

    天子的铁血和仁慈,让他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王振又学到了一点:在天子面前,永远只需要做一件事,少多嘴,当然,如果你是姚广孝或者黄昏,那么可以例外。

    如果你不是这两人,就只需多听朱棣的,多看住陛下让你看住的人,少说话。

    老天爷给人两个眼睛两个耳朵,两个手两只脚,但是只有一张嘴,这是有道理的,就是让你多听多看多跑多做,少说话!

    朱棣又宣召赛哈智进殿,问道:“锦衣卫那边的情况如何了?”

    锦衣卫现在是百废待兴。

    高层几乎全军覆没,北镇抚司的中层也基本上没了,而京畿城中的锦衣卫缇骑也几乎没了,需要从地方抽调,同时从其他地方补充人力。

    这个倒是简单。

    所以先要把上层结构重新搭建起来。

    赛哈智急忙说道:“微臣自出任锦衣卫指挥使以来,不敢有片刻懈怠,夙兴夜寐,在指挥同知刘明风、指挥佥事周胜然的帮助下,已经整理出陛下要求的名单,请陛下过目。”

    说完赛哈智将一封名册递过去。

    此刻康宁不在,殿内一名小内侍便上前接过,仔细检查之后,才双手呈递给朱棣。

    朱棣搭眼扫了一下,将之放在桌上,问赛哈智:“你说说这些人的来路。”

    赛哈智略一思索,道:“现在锦衣卫主要是差一名指挥同知和一名指挥佥事以及北镇抚司的镇抚使,而名册上面的这些人,全部是北镇抚司的指挥和千户,不过陛下不用担心他们的立场,这些人现在还全部在诏狱,甚至还有两名百户躺在家里病榻上,没个一两月下不床。”

    朱棣讶然不解,“这是怎么回事?”

    赛哈智笑桌解释道:“纪纲叛逆的时候,这些指挥和千户、百户都不愿意跟着纪纲行此大逆不道的恶行,而当时纪纲不敢走露风声,也不敢把事情闹得太大,他只能用强势手段将这些指挥和千户、百户关押进诏狱之中,而在病床上的那两人,其实一共有五人,他们当时就就和纪纲闹翻,要来回报陛下纪纲造反的事情,但是被纪纲的鸿门宴埋伏,其中三人当场牺牲,这两人是费尽千辛万苦之力才逃出锦衣卫衙门,但被纪纲的人一路追杀,无法前来乾清殿向您汇报,最后他俩躲进民宅之中才侥幸活过一命,叛乱之后,微臣就着人将他们找了回来,所以这些指挥和千户、百户是绝对忠诚于陛下的人。”

    朱棣笑了笑,“不错。”

    朕心甚慰。

    就说嘛,整个锦衣卫不可能全部跟着纪纲造反,还是有忠诚于朕的人。

    朱棣重新翻开名册,看着上面的名字,找了三个比较熟悉的圈上红圈,笑道:“由这三人出任指挥同知和指挥佥事以及北镇抚司的镇抚使。”

    旋即又道:“另外,东缉事厂的成立需要从你的锦衣卫抽调人手,东缉事厂要设立一个掌刑千户和理刑百户,掌刑千户的话,从南镇抚司抽调,朕就直说了吧,这两个人要听黄昏的话,你可有人选推荐。”

    朱棣是信任黄昏的。

    所以他要让东缉事厂听黄昏的话,所以要给黄昏心腹留两个位置,但他还是要玩制衡的,所以东缉事厂也会有两位提督内臣,黄昏和提督内臣相互掣肘。

    赛哈智大喜,暗暗道黄老弟这真是深受帝宠啊!

    陛下竟然亲自给他安排心腹。

    赛哈智想都不想,“南镇抚司有一名试百户,因为纪纲叛乱,刘明风和周胜然补缺之后,南镇抚司出现了指挥、千户的空缺,此人也水涨船高,从试百户晋升为百户,而这人的才智谋略不输周胜然,微臣以为可将此人调至东缉事厂担任理刑百户。”

    又补充道:“其实这个人和现在的南镇抚司镇抚使薛茂一样,都是我们南镇抚司一直很看重的人才,他对陛下也忠心耿耿,绝无二心。”

    朱棣微微点头,嗯的一声,“他叫什么名字?”

    赛哈智急忙道:“尚可。”

    朱棣愣了下,这是哪家父母,给儿子取这么个随意的名字,别说,这名字和黄昏的名字真是不相上下,都是让人无语的名字。

    道:“准了,那么掌刑千户呢?”

    赛哈智微微摇头,“这个微臣一时之间没有合适的人选,陛下不如问一下黄昏,不过微臣猜想,黄昏一定会推荐于彦良。”

    朱棣若有所思,“这个人朕似乎记得,当年福建一行黄昏能够回到应天,此人功不可没,他不在京畿么,这一次纪纲动乱,没听到关于他的请功。”

    赛哈智笑道:“是的陛下,因为之前袁江在顺天,我们南镇抚司为了尽职,所以让于彦良去顺天掌管南镇抚司监督顺天的北镇抚司,于彦良此人,微臣不推荐,是因为他和微臣的关系确实有点好,还请陛下两节,不过当年纪纲如日中天的时候,于彦良也没有为虎作伥,所以其实是可以重用的,而且陛下大概有所不知,于彦良的侄儿就是太学双壁之一的于谦。”

    朱棣哈哈大笑,“于谦不错!”

    纪纲叛乱的那一夜,整个京畿的文臣都被纪纲的人钉在府中动弹不得,就是于谦和刘宁然两人去领金吾后卫前来支援皇宫。

    当然,就算没有这两人,朱棣也不会输,因为朱棣当时根本没动用林动来藏在羽林后卫的一千神机营,只不过因为金吾后卫的到来,朱棣的这一着棋没派上用场。

    朱棣其实很高兴这样的局面。

    因为这意味着大明就算没有我朱棣的远谋深算,我大明的臣子也能保证社稷的安稳,我大明有无数的人才于危难之间挺身而出!

    于谦和刘宁然这样的读书人,有书生意气,也有沙场气魄。

    我大明王朝就需要这样的人才。

    说个题外话,朱棣大概永远也没想到,如果不是因为黄昏的出现,他的这个担心会在几十年后成为现实,而那一天,也是那个叫于谦的人挺身而出。

    于是朱棣笑着说道:“那不用问黄昏了,就这么定了吧,东缉事厂的掌刑千户由语言类担任,理刑百户由尚可担任。”

    顿了一下,“关于你们锦衣卫人手缺口的事情,朕这几日之内会先行定夺下来,尤其是锦衣卫中指挥缺口极大,这样,你去一下薛禄府邸,问薛禄是否愿意让他的嫡子薛勋到锦衣卫中担任一位指挥的职责。”

    在收拾纪纲的这一连串事情中,薛禄功不可没。

    但薛禄已阳武侯,且大伤未愈,朱棣也不打算在短时期内给薛禄加爵,所以就有意提拔他的后人,让薛勋出仕。

    薛勋也差不多到了出仕的年纪。

    当然,还有个原因,如果薛禄伤愈之后确实没办法再上沙场,那么就让薛禄来当这个锦衣卫指挥使,让薛勋担任指挥,也是提前给薛禄打一下局面。

    赛哈智么……

    还有他用。

    赛哈智立即领命,正欲告辞,却听得朱棣问道:“你知道黄昏去军器院那边,在做什么事么?”

    赛哈智心里一惊,“陛下,要盯吗?”

    朱棣摇头,“不用,朕就是有些好奇,纪纲动乱之后,黄昏一次都没来求见过朕,他每天不是货币改革司就是医疗改革司,要么就军器院或者他的时代商行,东缉事厂那边的事情太丢给了王振,就连文渊阁,他也基本不去,朕就不明白他一天到晚在忙什么。”

    赛哈智微微一笑,“陛下,容臣放肆一次,微臣以为,不论黄昏在做什么,从他这些年做的事情来看,无论他做什么,都是忠诚于陛下的,所以无论他最近忙什么,陛下您都不用担心。”

    朱棣嗯了一声,不置可否,“去罢,去问问薛禄。”

    待赛哈智离去后,康宁恰好归来,回报道:“陛下,五军都督府的要员们都在殿外候着了,宣召他们了吗?”

    朱棣颔首,“宣。”

    黄昏在忙什么,朱棣现在没心思去管,当下有一件大的战略要事:让狗儿从广西那边出兵,如何进击澜沧,从而把交趾、澜沧、片,如此一来,可以加大大明对那片区域的掌控。

    打仗这种事,朱棣虽然喜欢,不过澜沧那边地势多变,朱棣也不想跑那边去,所以让狗儿挂帅,但是咱们打,还是要把大明的将帅之才聚到一起商量个大的战略出来。

    于是永乐十一年开春之后,大明雄师从广西出兵,同时交趾和八百大甸的驻兵从两翼拱卫,大明打着“正大光明”的理由,出征澜沧!

    战事一触即发。

    历史由强者书写,弱者的控诉,会被岁月湮没。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