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手机站m.dajiadu8.com,服务器懒得转移了,凑合看吧!没收益,所以空间有限,请见谅

首页

历史军事

宋耻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宋耻:第三卷 南渡 第六十四节 坚壁清野

    李慢侯很快也就没心思操心这些事了,他这几年一直都很忙。

    他的时间和精力其实是远远不够用的,因为大到战略方针,小到技术改进他都能做,什么都能做,就是没时间。

    这些天扬州出了一种烈酒,其实就是出自他的手笔。这时代尚未出现蒸馏技术,酒的度数很难做的很高,因此才有李白斗酒诗百篇的说法,真给他喝一斗二锅头,早酒精中毒了。

    李慢侯搞出蒸馏技术,目的当然不是为了卖酒,连往这里想的念头都没生出来,他纯粹是为了医疗。上次金军攻城,大城的士兵一个没死,那个脸上中了一箭的倒霉蛋,最后也仅仅是破了相。可子城的新兵死了一百多个,其中只有三十多个是当场战死,大多数都死于之后的伤口感染。为李慢侯挡过刀子的张三,其实也是死于感染。

    这让李慢侯开始重视医疗问题,青霉素他没本事弄出来,他确实听过青霉素的故事,也知道是从青霉菌里提炼出来的,但青霉菌长什么样子?他模仿中学课本上的故事,专门弄了一堆发霉的馒头,采集上面的霉菌榨汁,然后涂抹到受伤的小狗身上,结果小狗伤口溃烂死了。

    青霉素搞不出来,但酒精还是可以的,李慢侯不但知道原理,他年轻时还参观过一些博物馆展览的元代蒸馏器。说白了就是蒸锅上加一个盖子,酒精蒸汽碰到金属盖子冷却,酒精比水更容易蒸发出来,因此酒精就这样从酒糟中提炼出来了。反复多次蒸馏,就可以得到高纯度酒精,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纯到九十度以上。加上蒸馏水,可以勾兑出75度的医用酒精出来,尽管不可能比现代医用酒精度数更科学,但已经能起到很好的灭菌作用了。

    李慢侯还制定了详细的战地救护手册,他曾经学习过严格的野外急救课程,基本上就是将那一套移植了过来。用纯净水清洗伤口,然后用酒精消毒,接着用干净的纱布包裹起来,这样处理尽管不可能完全杜绝感染,但能极大降低感染率。

    李慢侯本意是为了降低军队伤亡,谁想到扬州人很快就开始制作高度酒出售。李慢侯没禁止,有大量酿酒作坊帮忙生产酒精,比官办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只是他向那些使用他蒸馏器技术的酒坊讨要专利费,不是他小气,而是他希望带动专利谋利的文化,那样就会有更多人开始研究新技术,并乐于传播出去,而不是现在,有些技术持有者,非但不会传播技术,还千方百计要保密,不但是巨大的社会成本,而且不利于技术的推广和进步。

    这种情况引起了巨大的争议,河北、山东人吃人,扬州这里用粮食酿酒,本地官府的文官就无法接受。朝中更是早就有官员要求皇帝下令全国禁酒,只是没有下文,此时此刻,南宋朝廷根本就执行不了严格的政策,因为缺乏强大的执行力,因此许多重大决策,要么流于形式,要么根本就不施行。

    金兵退走之后,其实南宋官员都认为,金兵肯定会在入秋后再次南下,关于如何应对的问题,很多官员都有特殊的想法。

    知濠州连南夫上了这样一个奏章:“请令诸路州县于近城十里内,开凿陂湖以备灌溉,使春夏秋三时尝有水泽,则良民有丰年之望,敌骑有还泞之苦;方冬水涸,即令耕犁硗确,则敌骑又有历塊之患。其自来不系种稻地分,即乞令依仿雄州,开凿塘泺,亦有菱芡莲藕鱼虾之利,可以及民。仍免一年租赋,以为人工之费。”

    连南夫希望朝廷批准天下州县,在县城十里内开挖水塘为湖泊,一方面便于灌溉,一方面可以让敌人骑兵陷入泥泞之中。还提出用一年租赋为工费,鼓励百姓施工。

    这种天马行空的想法是好的,但他没计算过一个县城有多大,周边十里又有多大,开挖这样的水塘,根本不是普通州县能承担的。最重要的是,一年的租赋也不足以激励老百姓投资这种工程,更何况普通百姓根本就没有能力投资,大多数人一年不干其他活儿都得饿死,而拥有投资能力的富人,做很多项目都比开挖水塘更有收益,这种事只能官府来做,但官府又没钱,还想诓来百姓来投资,注定失败,所以朝廷连商议都没商议,不了了之。

    李慢侯当然没看过连南夫这种奏折,可是这种想当然的想法,很多人都会有,包括一些扬州官员。包括亳州在内的绝大多数州县,并不具备在自己县城周围开挖十里池塘的条件,但扬州是有一定条件的。

    所以这项工程,李慢侯支持。当然,没有夸张到覆压十里,只是尽量扩大扬州周边水面做到可以容许战船折冲,这样李慢侯就可以在扬州水面上摆开一只水军,南船北马,跟北人拼骑兵很长一段时间都很难成功,玩船的话,金人也很难胜过宋人。

    第一步是将瘦西湖往东延伸,跟大运河接通,形成环绕扬州大城和子城的巨大环状护城河。第二步将唐朝时的东水门一带疏通扩大,唐朝时候东水门进城水道,此时是收缩后的扬州城北护城河,直接跟大运河贯通。这里往北,就是子城的南护城河,两条护城河之间,相隔两里地,子城南护城河利用了唐朝时候的护城河一部分,十分宽大,与运河宽度相当。李慢侯雇人将这两里地的洼地继续深挖,最后将运河堤坝推到,形成了一个三里见方的湖泊。

    这座湖泊不算深,但水面不算小,大战船摆不开,但普通的漕船却能来去自如。经过精心计算,即便枯水时候,这里依然不会变小。这样金军想走运河而过,就必须穿过这片人工湖。相当于部署一只水军,就能切断金军北上的通道。这就让金兵必须要打破扬州城,否则不可能北返,当然抛弃劫掠来的大量财富,轻骑北归还是可以的,但他们肯放弃吗?如果真的愿意放弃,金兀术就不会在黄天荡里被韩世忠堵一个多月。

    工程如期完工,这片人工湖南边是大城北护城河,北边是子城的南护城河,西边到大城北水门,东边就是大运河,如同大运河在这里长出一个瘤子,李慢侯干脆给湖泊取名留湖。就让这块毒瘤,留下任何想经过此处的敌寇!

    除了修建留湖这个巨大的工程之外,在实际控制的地区内,李慢侯执行着坚壁清野的防御政策。坚壁清野可不是烧了屋子,粮草,留给敌人一片旷野的意思,就是字面意思,修建坚固的墙壁,清洗广袤的原野。

    坚壁,从天长军往南,一直到瓜洲渡,这个扬州地方境内,修建大量小而坚固的堡垒。天长军以西是丘陵地带,沿着白塔河,有两座城镇,石梁镇和白塔镇,全部都修建起坚固的城墙,天长军以北的铜城镇也是如此,天长军军城也不例外,不但加固军城,而且利用靠近高邮群湖的优势,以白塔河为源头,修建了密集的水网,一边用于灌溉水田,一边迟滞金军骑兵。

    金军骑兵一旦失去机动优势,李慢侯有信心用自己的精锐步兵在这里跟金军进行一场大规模野战,胜则切断金军屡次经天长军南下的渠道,败则退往高邮群湖,让金军望尘莫及,进可攻,退可守。

    扬州境内更是如此,西北方的大仪镇,东北的湾头镇,南方的杨子桥都彻底堡垒化,城墙加厚,加高,加马面,除了面积小之外,跟大城市没什么区别。在扬州以北的邵伯镇,长江边的瓜洲渡,除了加厚城墙外,还各自驻扎了一个水营,部署水军,日夜操练。

    邵伯镇这里,因淮河南流,汇聚起了一个小湖泊,冬季收缩之后,依然有一片水面,而露出的浅滩上则是一些泥泞和苇草,骑兵在这里没有用武之地。在这里驻扎水营,主要是防止金军攻破了北方城池后,作为扬州的北部屏障。瓜州自不用说,这里就是阻挡金军北返的第一道防线,一旦金兀术突破了韩世忠的封锁,李慢侯将在这里挡住他们。

    坚壁之外,还有清野。夏收之后,粮食将被集中到各个难以攻克的堡垒。天长军的粮仓集中在湖区,湖区里水寨林立,尽管并不适合长期储存粮食,但却能让金军绝对得不到这些粮食,一些水寨建在露出湖面的沙洲上,周边是连绵的水泊和曲折的芦苇荡,贸然进入,别说攻下这里,连路都找不到。就算有一些当地人带路,如果不是长期生活在其中,同样也会转晕,因为许多湖叉都是这两年才形成的。

    粮食集中起来后,残留田地里的秸秆,如果收集不起来,就一把火烧掉。让金兵战马连草料都没有,要喂马,只能吃他们从远方带来的粮草,在本地一根稻草都不愿意留给他们。

    完成这么庞大的工作量,当然需要巨大的投入。扬州官方直接雇佣的劳动力数量,高达十万人。但更多的工作量,其实是按照传统,在乡村由地主乡绅组织施工,地主出粮,百姓出工。扬州官府只是对几座城池进行加固,以及投入巨大人力开挖留湖。

    总计投入了一百万石粮食,其中一半是李慢侯去年储存下来,没吃完的陈粮,这些当然不是白给扬州官府的,李慢侯肯,侯东还不乐意呢。这些是公主府的私财,是借给扬州官府的,至于他们什么时候还,还在协商,晏孝广看样子是有做老赖的打算。

    要忙的事情太多,乃至李慢侯都很少亲自监督士兵训练,他将训练编成了手册,交给武官训练,文书监督,而他自己则负责验收,几乎将练兵当成了工程项目来做。

    一直到八月,李慢侯才腾出手,开始在扬州周边展开大规模的剿匪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