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叔的掌门大弟子:正文卷 第三百四十七章:两全其美
既然齐铁嘴已经给她们指了一条“明路,”那么霍家的人,自然是不会放过的,常沙城的天道观,一直就是天道门比较重视的地方,所以历年来在此驻守的,也都是天道门的亲传弟子。
霍家仗着和诸葛家族的亲家关系,对于这里,自然是熟悉的不能在熟悉了。
只不过时光流转,当年的那些弟子,早就已经回山修炼,或者是调往别处了,现在这里的修士,霍仙姑可以说是一个也不认识的。
好在齐铁嘴已经事先打过招呼,所以很快就有人接见了霍仙姑。
“哈哈哈,霍家主亲至,贫道有失远迎,赎罪赎罪啊。”可能是因为齐铁嘴的关系,也可能是因为知道霍家的底细,所以这次招待她们的道士,还是很客气的。
“哈哈哈,道长客气了,民妇愧不敢当啊,这次霍家的事情,还要麻烦道长才是啊!”霍仙姑也不是死板的人,既然是求人办事,那么她的态度,自然也是要放低一点的。
“霍夫人,霍家的事情,齐师叔已经吩咐过了,您大可放心,只要您能证明这次的货是合法的,那么剩下的事情,自由我们来处理。”是的这么多年过去了,此时的齐铁嘴,都已经是师叔背的了。
“呵呵呵,要是这样的话,我们就放心了,至于证据,我们当然是有的,所有的手续,我们霍家是一应俱全的。”听到天道门愿意给她们出头,霍仙姑总算是送了一口气。
虽然霍家的手续齐全,但是这件事情,还是要有人去和那个张家“协调”的,至于协调的事情,自然也不用天道观的修士亲自出手了。
一个区区的“张家”而已,还有那么大的面子,要出动天道门的修士,最后这个差事,就落在了常胜军的身上。
此时的常胜军,在经过这些年来不断的发展之后,早就已经和原来的时候,有了很大的不同,因为世俗中现在的形势,要比早前复杂的多,所以他们要应付的事情,也是越来越复杂的。
灵气恢复这么多年来,早前散落在民间的修行方法,早就已经被广大的“人民群众”所熟知,虽然那些功法,都不是什么高深的东西,但是经过积年累月的修炼,也是能够修炼出一些东西的,强身健体且不说,有了一些“异术”的人,自然也就多了起来。
正所谓;一样米养百样人,这些“修炼有成”的百姓,并不一定都是“好人,”所以常胜军在面对这些“百姓”的时候,就难免有些束手束脚的。
在知道这种情况以后,为了能够叫他们能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在经过陈修的特批之后,所有的常胜军,都可以修习天道门的外门功法。
当然了,这些功法,也不会平白的教授给他们,除了最简单的练气之术外,其他的功法,都是要以军功来换取的。
也就是说,此时的常胜军,完全就是一支由修士组成的军队,虽然他们的修为可能不是很高,但是应对一些简单的事情,应该还是绰绰有余的。
说到这里,我们就不得不提起从前的老九门了,因为现在常沙城常胜军的统领,就是从前的“章大佛爷”章岐山。
章岐山自从在常沙城落户之后,就一直生活在这里,在陈玉楼主政的时候,他加入了新成立的缉私队,从哪以后,他就可以用平步青云来形容了。
因为身怀血脉之力的关系,章岐山的实力,很快就得到了上司的认可,毕竟在军中,有本事的人还是很受重视的,所以在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晋升之后,他总算也是主政一方了。
有二月红的老关系在,章岐山和霍仙姑自然也是认识的,只不过他们的关系,也就是点头之交罢了,世事易变,上一辈子的老九门,所示彻底的不在了。
章岐山接到天道观的命令,没过多久就带着自己的亲兵小队,直奔“边境”而去,说实话,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血脉的关系,章岐山自从接受到了练气之法后,在修行的速度上,就进步的很快。
虽然因为各种资源的关系,章岐山的修行速度,还赶不上那些天道门的内门弟子,但是在修为的提升上,他比之一般的外门弟子,也是不逞多让的。
虽然只修行了十几年,但是他现在的修为,已经达到了地师的巅峰,要不是因为军功还不够的话,恐怕此时,他早就已经达到天师的境界了。
各地的常胜军虽然没有“统属”关系,但是大家毕竟是同僚,再加上章岐山还有常沙天道观的手令,所以在到达边境之后,他们很快就联系到了龙虎山方面的人。
自从自己家的元婴真君,在天莲山吃了亏之后,龙虎山在天道门的面前,就一直有些抬不起头来,这次被天道门找上门来之后,他们自然也是不敢怠慢的。
依照霍家的手续,龙虎山方面,很快就证明了霍家货物的“合法”性,既然是这样,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啊?
刚开始的时候,龙虎山的修士,还想要“推脱,”用一些误会之类的方法,来个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是当章岐山把霍家的“关系”一亮之后,那边总算是不敢在“应付”他们了。
在大家的努力之下,霍家的事情得到了完美的解决,霍家遇到的这中情况,只是芸芸众生中很小的一部分。
只是她们的运气比较好,有着天道门的关系在,所以在天道门插手之后,她们的货物,很快就被要了回来,而且那个所谓的张家,也为此赔偿了她们不少的损失。
其实这件事情说起来,也是那个所谓的张家做得太过了,认真的说起来,这个所谓的张家,也只不过是龙虎山一个前途“无亮”的弟子,在下山之后,组织的家族罢了,像他们这样的家族,现在世俗间不知道有多少。
可能是因为这几年“顺丰孙水”惯了,所以使得他们盲目的有些自大了,在扣押货物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打听清楚霍家的来历。
毕竟霍家和天道门的关系,也不是什么秘密,只要是有心的话,他们很快就能打听的到,不过既然他们自己作死,那么也就怪不得别人了。
霍家的事情是顺利解决了,但是那些普通的百姓,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可就只能是两眼一瞪,听天由命了。
要是他们是天道门势力范围内的百姓还好,在有了霍家的前车之鉴后,只要遇到了这种情况,他们就会找上各地的天道观。
而在知道了这种情况之后,陈修就禀明了陈凡,陈凡身为一个后世的人,自然是知道商业对于一个领地的重要性的,所以很快就给各地的天道观下了命令,并且要求,只要是在证据十足的情况下,各地的天道观,就必须为他们讨一个公道,而要是什么证据也没有的话,那么就对不起了,他们天道门也不会以势压人。
刚开始的时候,各派还认为天道门是在小题大做,竟然为了那些“凡人”的凡俗之事,频频的“找上门来,”弄得他们不胜其烦。
有心不予理会吧,又怕这是天道门的“由头,”万一天道门要是以此为由,打上门来的话,那又应该如何是好啊?他们可不会认为,自己现在能够得当得了天道门的进攻。
最后实在是不敢冒险的各派,只能是警告下边的势力,不得难为那些天道门势力范围内的商家,也算是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吧。
叫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也正是因为他们的这些“决策,”才会造成了又一轮的“迁移,”只不过这次迁移的,大多都是各地的“巨富,”其中就有福建的黄家,山西的孔家,还有安徽的胡家等家族。
这些商人,都是各地的商家大户,很多人家早在清末的时候,就已经是闻名全国的大商人了,他们对于商业的理解,也是要远超其他人的,所以在知道了天道门的这一举措之后,他们就很果断的,举家的迁移到了天道门的势力范围之内。
他们的到来,大大的加强了天道门势力范围内的商业流通性,对于天道门的相关政策,和市场的环境,这些商家也都是大为赞赏的,他们都纷纷感慨道,自己是来晚了啊,要是早来几十年的话,他们的买卖早就好了。
天下的聪明人,可不只是那些大商家,就是那些普通的买卖人,也是有着自己的“小智慧”的。
在知道了各派对于天道门麾下商人的“政策”之后,这些人很快就有了自己的主意,那些商人也都学精了,他们在外行走的时候,都会悬挂天道门的招牌,当然了,那些招牌也是很有讲究的,毕竟天道门的招牌,又怎么可能会给那些商人用呢?
不过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那些商人还是很“狡猾”的,他们很巧妙的变通了一下,就很完美的避开了这些问题。
这些“狡猾”的商家,只是使用了天道门麾下各地的地名,来作为自己商号的前缀,这样以来,就可以尽可能的避免掉一些麻烦了,就比如这是霍家的商队吧,那么他们的旗帜上,就会写着常沙霍家。
这样一来,他们既可以“借助”了天道门的“威名,”又不会引起天道门的反感,完全就可以说是两全其美的。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