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手机站m.dajiadu8.com,服务器懒得转移了,凑合看吧!没收益,所以空间有限,请见谅

首页

历史军事

明风八万里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明风八万里:越明中兴 第八十章 德昌之死

    按照多铎、豪格与洪承畴的苦心谋划,只要他们把弘光皇帝送回来,明军这边自然是会三跪四拜把弘光皇帝恭恭敬敬地请回去,毕竟在大明的历史上已经有过一次这样的历史,英宗还朝之后可是给景泰皇帝制造了不计其数的麻烦,最后还有一次南宫复辟甚至还做了八年皇帝。

    而且洪承畴把事情利害说得很清楚,不管怎么样代宗景泰皇帝都是群臣担心主少国疑所以让他以皇弟的身份正式登基即位。

    而越明朝却完全不一样,一个监国皇后、一个监国公主与一位越王兼天下兵马大元帅的组合可以用不伦不类来形容,正所谓名不正言不顺,只要弘光皇帝一回朝保证是天翻地覆的局面,说不定会爆发一场各为其主的内战。

    而明军这边也没想到大清国会把弘光皇帝直接送回来,因此这些骑兵一时间都是惊惶不定,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但是为首的小军官与几个骨干老兵可是李香君的忠实粉丝,心底对于这位传说中一事无成的弘光皇帝并没有多少敬意,而且领头的小军官第一时间就反应过来:“清国要送还德昌王?我们要注意验明正身,不能上了清兵的当!所有人从现在起只许听我指挥!”

    弘光皇帝身边的太监就大声尖叫起来:“胡闹,这就是大明弘光皇帝陛下,我是司礼太监卢九德,你们怎么这么干是目无君长,是要抄家灭门的!”

    按照弘光皇帝与卢九德刚才的仓促讨论,觉得越明朝廷这边只肯承认他的福王封号却不肯承认他的弘光皇帝之位。

    毕竟弘光皇帝就是懿安张皇后所立,而且张皇后与弘光皇帝有过约法三章甚至表达过“我能立你也废你”,偏偏这约法三章弘光皇帝一件都没办到,所以越明朝廷多半只承认他是福王。

    但是谁也没想到还没见到张皇后与坤兴公主,对面的马队小军官就直接下了定义:“我朝哪里有什么司礼太监卢九德?再敢胡言乱语杀无赦,德昌王还没验明正身,你们给我好好看管,若是有什么不轨意图,一律杀无赦!这件事我王普祥说了算,谁敢胡言乱语就别怪我王普祥刀下无情!”

    不管对面来的是弘光皇帝还是福王,现在这个小军官王普祥就认定对面只是德昌王。

    所谓“德昌王”是朱由崧封为福王世子之前的封号,福王已经很多年没听到这个封号了,毕竟只有极少数东林党人才会用这个称呼来质疑弘光皇帝的合法性,但是王普祥却是毫不客气下了结论。

    王普祥的几个亲信已经毫不客气拔刀搭箭准备大开杀戒,弘光皇帝身边的一个文官刚想说些什么就挨了一刀柄:“这回暂时用刀背,下一回就没有这么便宜!”

    不管是弘光皇帝身边的文官还是这群宦官被王普祥这么一威胁都明智地闭口不言,而福王直接就被请上马去,只是王普祥并不准备礼遇这位弘光皇帝,而是把弘光皇帝与他身边的文官、宦官都直接隔离开:“德昌王是真是假现在还没有定论,你们给我看紧了,谁敢跟德昌王说话,谁敢误听误信,我王普祥饶得过他,越王陛下也不会饶过他!”

    一听到越王陛下,再想到在杭州秉政的监国皇后、监国公主以及福州的唐王殿下,王普祥身边的骑兵第一时间明白过来:“王队,我们都听你安排!”

    “咱们听越王陛下调度!”

    “越王陛下现在是天下兵马大元帅,而德昌王最多也就是个二字郡王,这其中的利害得失,我们自然分得清楚!”

    虽然弘光皇帝曾经在南京登基,但是李香君与宣讲队员无数次重复了弘光皇帝与监国皇后之间的约法三章以及他在南京的所作所为,而且事实就摆在这里,弘光皇帝坐拥半个天下但一事无成,甚至只用了一年时间就被清国攻破了南京,甚至连他自己也成了清兵的俘虏。

    而张皇后、坤兴公主在金华监国并委任越王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半年时间就有望打回南京,因此在所有人的眼中这位德昌王就是典型的昏君,清国放他回来也是为了破坏中兴大业。

    而且王普祥说得很对,他这位德昌王只是二字郡王,而越王陛下却是一字王,等收复南都之后还有机会再进一大步,在这种形势下大家都很聪明地不让弘光皇帝有任何开口的机会。

    而王普祥虽然把福王与他身边的侍从第一时间控制起来并隔离开来,但是他终究只是一个小小队官,不敢擅自作主,所以他带着自己的营官第一时间赶去请示自己顶头上司的顶头上司周之升:“将军大人,清国之所以把德昌王送回来是欲图不轨,用心异常险恶啊!”

    周之升也被这个消息吓了一大跳,他没想到还没打到南京,建虏就使出了这样的绝户计:“王队官,这事做得漂亮,就应当这么办,现在的德昌王还没验明正身,不能让他有任何接触外人的机会,我估计建虏这绝户计多半是多管齐下,朝廷之中肯定会有德昌王的内应!”

    周之升在越明军中可以说是一个极其特殊的人物,他不但出身于诚意伯府自小受刘孔昭重用与刘永锡兄弟相称,而且还是张皇后的亲军统领,所以在越明朝一直是如鱼得水步步高升,总以为没有任何事情能阻碍自己的前进。

    但是清军送还弘光皇帝这件事却是足以动摇国本,他当即问起了领着王普祥一起过来的沈营官:“老沈,这件事你觉得怎么处置!”

    沈营官觉得这件事不好处置:“我已经派人把德昌王控制起来,不许他与任何人接触,但是就怕会出什么意外!”

    王普祥插嘴说道:“既然怕出什么意外,咱们就得快刀斩乱麻把事情办了,咱们在越明朝是有功之臣,甚至可以说是我们这些有功之臣跟着越王殿下成就中兴事业,可是德昌王若是重新秉政,咱们就是第二个于忠肃公!”

    沈营官有些不明白:“于忠肃公是谁?”

    周之升已经明白了王普祥话里的意思:“就是于谦于兵部,英宗南宫复辟之后,第一个杀的就是于谦于忠肃,而且代宗皇帝用的文武官员甚至司礼监太监,即使不杀也都是贬到万里之外,咱们得记住这个前车之鉴!”

    周之升这么一解释沈营官也明白过来了:“大人,咱们既然一直跟着娘娘与越王殿下,这个时候就千万不能犯错!”

    周之升点了点头说道:“王普祥说得极是,咱们得快刀斩乱麻把事情办了,不能给自己留下祸害,你们跟我走一趟把事情办了!”

    如果换了其它将领,哪怕是比周之升地位更高资格更老的存在也不敢这么先斩后奏,直接说“把事情办了”,但是周之升在越明朝可以说是真正天子门生春风得意,年少轻狂自然是胆大包天。

    而周之升的决定更是得到了王普祥的全力赞成:“将军,就应当这么快刀斩乱麻把事情办了,但是我觉得这事不能办得太草率,得方方面面都能交代过去!”

    周之升已经明白过来:“清国送还的应当不是德昌王,而是个他们派来搅乱本朝朝堂的奸细,是不是可以让他身边人站出来举报?”

    虽然周之升年少年狂,但这终究是“弑君”的天大罪名,他自然是想办得尽善尽美,而王普祥却是毫不犹豫地说道:“将军,这件事不必如此麻烦,既然是建虏把德昌王扔回来的,那德昌王就应当死在与建虏的厮杀之中,对于德昌王来说这也是一个最好的结局!”

    周之升已经明白了王普祥的想法:“确实如此,大明皇帝就应当死在战场之上,让德昌王一个留下遗言的机会吧!”

    第二天明军发动了一次潮水般的猛攻,双方在战场上死伤数百人最后清军只能败走,只是明军在战后的尸体之中却找到了弘光皇帝的尸体,而前任司礼监秉笔太监卢九德在内的不少人都证明这位殉国者确实就是弘光皇帝也就是当年的福王殿下。

    而按照周之升的战报,当时清军不知为何正在准备转移弘光皇帝,但是在双方的激战之中,弘光皇帝不但找到机会成功脱逃,而且不知道从哪里找到了一把长枪与清军展开厮杀,最后在阵前连杀五名清军后才战死沙场。

    对于弘光皇帝来说,这是最名誉的结局,甚至连弘光皇帝身边的这些文官、宦官都认为对于弘光皇帝这样的结局近于完美,总比莫名其妙地突然暴毙要好得多,而且也保全了这位大明皇帝的最后声誉。

    虽然之前弘光皇帝是贬多于褒甚至到了极其不堪的地步,但是他却有这么一个近于完美的结局只能重新盖棺定论,而且根据周之升的密报,弘光皇帝在弥留之际还留下了遗言并命令司礼监秉笔太监卢九德将遗言写成诏书,甚至还在诏书上用了御印。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