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公子是个现代人:初来乍到 第五十七章 铁器私营
道路两旁花灯如织,如同浩浩荡荡不灭流火,小贩们高声呐喊,铜锣敲鼓,热热闹闹。
龙溪城在这一天也是不闭城门,通宵达旦,热闹与狂欢要持续一整夜,直到来日清晨方才结束。
奕景颇有雅致地瞧着街道的景色。
虽与自己见过的庙会相差甚远,可细细品赏,别有一番风味,也许是身在古代的原因,觉得此时依然热闹非凡,不输于现代年会,有许多可点之处。
街上不少杂耍卖艺,一家家青楼妓寨,传出渺渺歌声,或是几女子在外勾引路人。
不时能看到有人进进出出,个个容光满面。
“公子,这与往年相同,都是灯火通明,往前走去就是县州府举办的诗会,就在龙江附近。”
林茜欣赏着繁华的街道,孜孜不倦地介绍。
奕景望着这番景象,有些疑惑,若是自己举办一场灯会,或许会需要几百两银子,看童知县熊样,愿意掏钱?
“都是官府一律主办?”
林茜摇摇头道:
“举办诗会,虽说是由官府发起,可是每年都是富商和大族掏钱。”
“我们掏过钱?”
“嗯~联合商行上交了两百两,其他商户和地主应该类似。”
奕景恍然大悟,怪不得要举办诗会,原来是借机敛财。
整个龙溪城管辖范围内,大大小小的地主也有十几家之多,商贾更是不计其数。
若是如此,想必童知县也得收个几千两,能有一半进入自己腰带。
这时,一辆马车缓缓地路过奕景身旁。
只见白马瑜拉开窗帘,探出头来,瞧着正与林茜闲聊的奕景,客气道:
“小友,又见面了,可否赏脸上老朽马车一聚?”
所谓择日不如撞日,奕景也想要找他帮忙,于是吩咐严继将人护好,自己则登上马车,进入车内。
一入眼帘,便是宽敞的车厢,上面的主座,可是铺着薄薄的丝毯。
古色古香的名木,上面还有一些糕点,比他自己的豪华许多,顿时让奕景一阵羡慕。
“小友可是有新作要在诗会上展现一番?”
白马瑜伸手做出请的手势,奕景也是毫不客气坐了下来,随手拿起零食吃了起来。
“白先生说笑了,我那有什么新作,不过是偶得几首佳作而已。”
白马瑜听完便笑笑,不去反驳,只认为是他的谦虚之言。
奕景也没有理会他的表情,而是不停吃着零食,唠嗑般随口问道:
“白先生,您是去蒲园诗会当评委吗?”
白马瑜轻声摇头,便抿了一口茶水,“老朽初来乍到,仍不懂漳州境内大小事务,所以前往诗会,不过是瞧瞧看看,希望听得几首佳作。”
奕景对他又高看几分。
如果现在白马瑜抢着当主要评委,可是没有半点好处。
这虽是官府举办,但实际是童知县以个人名义敛财而已,说不定里面还有其他合伙。
若是贸贸然的进入圈子,会惹到既得利益者,要是以后在白马瑜的施政上,下绊子,可就吃不了兜着走。
“白先生,在下最近搞了一点新玩意,有没有兴趣参一股?”
奕景转移话题,回到他的目的上。
“哦?是何新玩意?”白马瑜立刻来了兴趣。
可谓有趣的东西多了,他对奕景也愈发好奇。
“就是我最近研究出一种新材料,粉末状,只要掺入一定水就能变成石头,若是用此修建堤坝或是水利设施,能快速成型,也能快速建城墙。”奕景自信道。
似乎被“快速建城”几个字打动,白马瑜眼前一亮,更是兴致盎然。
“世间真有如此之物?”
“当然,只要产量上去,别说修建堤坝,就连全新的长城都能给你修建出来,可是现在面临一个难点,这玩意需要铁矿石一起烧制,可我没有铁器私营的凭证,所以做不出来。”
奕景两手一摊,无奈之举。
此时,白马瑜可真犹豫起来。
铁器私营可不能随便乱给,曾经有人获得,然后私自大量铸造兵器。
很快流入山贼或是野心家手中,时机一到便起义造反,最后,朝廷查处,满门抄斩比比皆是。
不管是造反的农民还是心怀恶意之人,就连铁器商行与有关的官吏都被抄了个遍,日砍千人都发生过。
朝中上下许多官员,可不敢随意将铁器私营交由普通商人。
丢了官帽是小,若是落得满门抄斩,则得不偿失。
马车正行驶在繁忙的街道。
透过窗外,多少能看到街边小巷深处,总有一些落魄的乞丐和流民。
每年会有干旱和河水泛滥之时,造成许多百姓流离失所,不管哪座城都能看到,就连江陵等繁华地区,也不计其数。
奕景望着外面此番此景,心生一计。
“要是成立一间水泥生产工坊,就能让他们工作,不至于流离失所,至少有一口饭,且兴修水利,可是造福一方百姓。”
“小友可是想要贩卖铁器?”白马瑜忍不住,还是谨慎问道。
“我贩卖铁器干嘛,单单瓷器与蜡烛,就够我赚大量银两,铁器的利润不高,我可没那心思。”
奕景看着他犹犹豫豫的样子,也不再为难,退而求其次。
“要不这样吧,白先生,通融我弄来些矿石,一个月后便看看成果,到时再来决定如何?”
白马瑜放下茶杯,眉头也松懈不少,“此法甚好,就如此决定吧,若是成功,老朽再赠于你无妨。”
奕景微微笑起。
只要白马瑜点头答应,事情就好办多了,走私起来也不怕。
马车缓缓出了南门。
便可见到几艘大船,正停靠在龙江上,江畔已是灯火通明,画坊巡游。
许多文人士子聚在此处,其中也包括青楼出名女子,她们今夜有了新的去处,湖边画坊上,能见到她们起舞歌唱的身影。
底下观赏花灯游人士子,吟诗一首,若是好听,随后便能听到某位青楼名妓,将诗词歌唱,伴随着曼妙的声音,让才子们流连忘返,但更多的人只是为了欣赏花灯,偶尔听听几首诗词,感受一番乾朝文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