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工程兵:正文卷 第二百二十四章 叛秦
昌平君什么也没答应,只是制止这些“好事者”继续说下去。
但其实这是一种很高明的做法。
因为这就是告诉“好事者”昌平君有这方面的意思,否则第一时间就应该将“好事者”拖出去砍了。
于是“好事者”就知道该怎么做了,他们暗中在百姓中为昌平君宣传并建立组织。
与此同时,楚民的口粮又在减少其实秦军给昌平君的粮食一点都没少,而是昌平君有意将其克扣又把锅甩给了秦军。
昌平君知道,百姓对国家的概念较弱,尤其是中原各国的内部战争。
所以只要能活得下去,他们大多都会选择忍气吞声或得过且过。
但如果都到活不下去的地步了,也就只能是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昌平君这招果然有效,没过多久吃不饱穿不暖的百姓就叫苦连天。
这时昌平君再发下粮食,说是自己用私人财产从外地高价购来的百姓便越发对其感恩戴德。
此后昌平君再适时让部下放出谣言:
“秦军在汝水战败粮草被夺,是以粮草紧缺不足以养活楚国百姓。”
“秦军甚至打算坑杀一批百姓以节省粮食”
这谣言是半真半假。
真的是秦军的确是战败粮草被夺,蒙武军还损失了四万人。
假的是这对秦军影响并不大,尤其粮草更没有被夺去多少。
且战局又再次稳定下来往有利于秦军的方向发展。
但位于陈城的楚国百姓又哪里会知道这些,他们被昌平君这么一忽悠就信以为真了。
百姓心下这么一思量:
继续这样下去说不定哪天就会被秦军饿死甚至坑杀了。
但若是反秦此时楚军眼看就要胜利,反秦助楚军一臂之力岂不就是大功一件?加官晋爵还不等着自己?
一时百姓中暗潮汹涌磨拳擦掌,暗中向昌平君请愿者络绎不绝。
这时昌平君才觉得时机成熟,然后振臂一呼,叫道:
“秦师不仁,敢犯我楚境。”
“我等本为楚民,岂能以命事秦?”
“此时不反更待何时?”
于是百姓纷纷操起木棍竹条起事此时不是农时,楚国百姓手里就连农具都没有,能找得到的武器就只有这些。
王徨听到楚民造反时不由吃了一惊。
他吃惊有两个原因:
一是这叛乱居然是昌平君发起的,这让他始料不及。
二是沈兵当初告诉他楚民造反他还不信。
因为陈城这地方与其它城池不同,它是一个典型的易守难攻甚至可以说是令人发指的城池。
别的城池城外只是护城河,而陈城城外直接就是人工湖,围着城墙一圈的人工湖,只留下几条小道横穿人工湖直抵城门。
这样的城池若不是当初项梁主动放弃,只怕攻个几年也攻不下来因为只需要几十名弓弩手往城墙上一站,就可以封锁城下的小道让敌人无法近身了。
不过说实话,项梁放弃陈城却也是对的。
这样的城实际上是死城,敌人攻不进来,自己也攻不出去敌人同样也可以用几十名弓弩手封锁住小道。
其结果就是直接把项梁及其置下大军封锁在陈城内无法动弹。
因为这原因,王徨只需要守住城门叛军就无路可逃了,何况大梁军还有狼筅和鸳鸯阵,这玩意应对敌人集群式冲锋可是有奇效的。
是以王徨只以为沈兵不过说说而已,他只道楚民便是有十个胆也不敢叛乱。
然而事实却证明沈兵是对的。
王徨第一反应就是将兵力集中在城门来个瓮中捉鳖,把这些叛军镇压在陈城内。
但转念一想沈兵又交待过“勿需赶尽杀绝,尽可放楚人出城”。
于是当下就下令:
“守住北、西、南三门,放开东门!”
部将不解,问:
“校尉,东门临河。”
“而我军水军又在汝水,河道上尽是运粮船队。”
“若放叛军由东门而出,只怕会沿河劫掠船只逃走”
王徨打断部将的话,道:
“勿需多言,保住城内粮草要紧,任他们出逃。”
部将不敢多说什么,应了声就去调兵谴将。
昌平君也不是等闲之辈,他起军之后便让楚民到处放火。
古时房屋都是木房且连成一片,若是不及时救火很快就会连成一片烧尽整座城邑。
这还真让大梁军忙了一阵,尤其粮仓还遭火势波及不过王徨早已按沈兵的命令将粮食转移到他处了,粮仓甚至还是王徨有意放纵其火势。
昌平君等楚民自是不敢在城内逗留太久,乘着大梁军忙着救火时就从东门杀了出去。
一切进行得十分顺利。
大多楚民出城后就作鸟兽散了这些楚民大多是老弱伤残,昌平君便是带着身边也没什么作用。
只有三千余精壮跟昌平君在码头抢了一批运粮船然后沿河而下。
古时消息不灵通,河道上运粮的秦军远远只见陈城一片黑烟,却不知道从他们身边顺流而下的那些船就是叛军,于是任由昌平君一路逃逸竟无人阻挡。
消息几个时辰后才传到杨端和手里。
是时杨端和正在前线巡视,一名信使匆匆赶来报道:
“上将军,昌平君领楚民叛秦,陈城粮草大半被烧。”
杨端和霎时就手脚冰凉:
“什么?昌平君这厮”
接着一口气没缓过来差点就晕倒,两旁亲卫赶忙上前扶住。
李岩赶上来说道:
“上将军保重。”
“我等可以从大梁紧急运粮,只需坚持到明年收成”
杨端和摇了摇头,道:
“我军接连灭赵、魏两国,军粮大多来自燕国及大梁。”
“原本虽可以支持到明年丰收却要大秦百姓节衣缩食。”
“如今存在陈城的粮草却被烧了大半,无论如何也撑不到那时了。”
李岩还不甘心:
“我等或可从楚境百姓征集。”
说是征集其实就是“抢”,也就是以战养战。
虽说从百姓手里抢粮不是什么好办法,但极端情况下就是不得已。
杨端和又摇了摇头:
“项燕早已把大部粮草运至汝水以东了,哪还容我等征集。”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