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科技洪流:潜龙勿用 第54章 未来空间技术公司
11月初,赵一从榆林回到了京都,本来在家待足一个月不再出去了,就在家好好的编写(誊写)大学本科教材,再有闲暇时间就在后花园钓钓鱼。
结果并没有让他如愿,就在家待了半个月后,京沪高速公司的人就通知赵一,京沪高速要开始建设了,需要他去参与开工仪式,作为主要出资方以及合作者,这个是不能推掉的,无奈的赵一只能结束自己宅男的生活。
京沪高速开工仪式在京沪两地举行,而赵一必须连续两天去两个地方参加开工仪式,按照赵一的想法,就在一个地方搞一个就可以了,但是官方作为一种新的模式的宣传工作,必须高的隆重点,俗称的造势。胳膊扭不过大腿,赵一只能乖乖的连续奔赴两地。
开工现场搞的很隆重,
说心里话,赵一虽然在京都也投资了不少产业,但是和京都官面上的人往来并不密切,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见,所以都是摆出一副假笑,让赵一很不适应,如果是按照前世屌丝性格,绝对是不会干的,甩甩屁股走人了。
还是那句话,在其位谋其事,居然已经到了这个位置,很多东西就不能那么随便任性,毕竟现在跟在自己后面吃饭的人太多了,不能因为自己个人的原因让他们受影响。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身不由己吧。
首先是各位领导按照顺序上台讲话,最后才轮到赵一讲话,赵一这是上去讲了一下这次合作的意义以及京沪高速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后就下台了,全程不到五分钟。
然后就是在记者摄像头的见证下,和各位主要领导一同铲下土,开工仪式就算结束了。
结束了京都这边后,赵一就立刻赶去沪上,按照同样的流程,只是领导略有不同而已。忙完这边后,总算完成了。
由于自己太过年轻以及自己不想在公众面前路面,会后和各个媒体打了招呼,让他们不要将自己的照片发出来,因此赵一还给各位媒体准备了一些小礼物。这时候的媒体工作者还是很有个人情操的,并没有因为赵一的小礼物而被“收买”,纷纷表示不能拿礼物,而且能不能按照赵一的意愿还得请示领导,他们只能做一个传话的。
第二天赵一一起来查看各主要媒体的报道,发现没有出现自己的照片,这是在文字报道中提了自己的名字,这让赵一很满意。
结果在翻看报纸的时候,竟然发现一个社评文章,讲的是今年9月20我国用一枚暴风一号运载火箭发射了三颗科学实验卫星。
这让赵一突然就将目光转到了我国航空航天事业上来,我国航天事业是在1956年由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向党中央提出的《建立中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开始的,到现在已经经历了25年的风风雨雨,实现了我国航空工业从无到有的突破,也促进了我国导弹研究事业的发展,但是和世界先进水平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再想到美国目前正在进行的GPS系统,更是让赵一有一股紧迫感,既然自己有钱又有技术,为什么不发展我国的航空事业呢。
想干就干,赵一立刻起草了一份关于建立私人空间技术公司的建议书以及申请处递给了国务院。
其实在航空领域我国从来没有说禁止私人参与,只是因为这个领域技术门槛高,经济效益低,投入周期长,作为商人,没有一个人愿意参与到这里面而已,有这钱投资其他地方不是来钱更快?
赵一对自己的申请还是很有信息的,没有干等申请下来,就开始物色公司负责人人选,公司总部选址和火箭发射场地的选址工作。
就在赵一的申请递交上去的第一天,国务院和中央政府就没有消停过,各种专家研讨会不断举行,讨论政策问题和可行性问题。
讨论政策问题是因为以前国家根本就没有想过私人公司会参与到这行来,因此没有相关法律条文。
讨论可行性则是因为我国航天人才本来就少,如果私人参与进来,由于工资待遇等问题,肯定会分流一部分出去,造成人才分散,如果成功率不高,则会造成极大的智力资源浪费。
上面在开研讨会的时候,他们也从情报人员听到了赵一在申请后的一系列动作,发现他对这件事情是认真的,而且听说已经为这个公司准备了10亿美元的前期建设费用。再加上赵一一贯的成功率,让这些大佬及专家愿意相信赵一能够成功。
得出这个结论不久,申请就通过了,赵一的公司就可以组建起来了,成为我国航天史上第一家私人航天公司。
申请下来后一个礼拜后,一家名叫未来空间技术的公司悄然成立,将总部放到了广东广州市,而发射场地则是建在了海南文昌。
作为一家私人公司,经济因素更重要,而安全因素则排第二位。国家之所以将火箭发射场建在酒泉和西昌则是怕美国等西方敌对势力干扰或破坏,安全因素更大于经济因素。
未来空间技术公司主要业务是从事空间技术的研发,卫星技术的研发以及火箭技术的研发发射。
而公司目前的任务主要有两点,一是可以将卫星送入同步轨道的火箭技术,二是定位卫星的研发以及组建全球定位系统的技术、通信卫星技术、遥感卫星技术等,三是火箭发射技术的研发。
为了节省时间,赵一花费了2亿美元,从国家单位购买了火箭发射技术的资料和相关火箭的一部分技术。
其实赵一不需要这些技术的,这么做有两个目的:一是给予国家队伍资金的支持,这个时候的国家航天部门都过得很不好,不好到什么程度呢,为了增加经费来源,竟然卖起了钛合金骨灰盒,就是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下,他们终究是坚持了下来,为我国后来航天事业的辉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需要和国家单位达成合作关系,好方便从那边招募一些人手过来,要知道,航天领域的人才在外面可是找不到的,有一个算一个都在国家单位。
当赵一招募了一批在国家单位来看不算是核心的人员后,经过考察,让一个技术和管理都不错的刘星来负责未来空间技术公司的日常管理。
然后就是对这些技术人员进行赵氏培训了,在培训的间隙,赵一还抽空编写了一套空间科学技术教材,里面的领先世界技术部分准备留给公司的技术人员作为内部资料阅读参考,而和世界水平差不多的技术则放到自己大学里面作为本科教材。
其实赵一的其他公司的技术也是这么做的,边培训边写教材,这样也算是一种底蕴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