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奋新明:风起 第三十四章 躲在山沟也能遇见牛人
生产效率的提升,让李振新的轻松了不少。管事委员会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工坊工匠级别方案和计件奖励规则。这些措施出台带了的直观变化就是,各个工坊的产量在短时间内就有大的提升。
好在目前的产品需求量都在极速上涨,不然李振新都该担心产能过剩的问题了。回过头来想想也是杞人忧天,在明末这个物资匮乏的时代居然担忧产能过剩,也是太有点超前了,只要产品有实用价值且性价比高,就不愁销量。晋商们连东珠这种奢侈品都溜溜的往出卖,更何况目前振川城的产品都是实用性的。
现在生产的产品除了玻璃以外都卖的很好,去年滞销的农具今年的需求量也大幅提升,看来满清在这一带的恢复生产和安定社会的工作做的还不错。农民有了扩大生产升级生产工具的动力。就连水泥这种完全是新种类的产品,也有了销路,有商贩把它驮到外边去卖收益还很可观。
丰富产品形态和销售渠道是非常有必要的,不然等满清反应过来有针对性的进行经济封锁那就麻烦了。当下的振川城的发展,对于对外贸易的依赖性非常严重,就这么点地盘和人口靠内循环肯定是不行的,不说别的就粮食这一条就随时有被断供的危险。
水泥的对外销售大管事委员会还专门做了讨论,有人担心这会提高外边城池的坚固程度,对以后的发展不利。但李振新觉得这考虑的有点太早了,现在还不是想着怎么占地盘的时候。
最近一段时间人口的增长到成了问题,大规模逃民涌入现象已经没有了。有时候好几天才来个三三两两的人。不过质量却提高了不少,技术工匠,读书人和单身青壮的占比很高。
在穿越之前李振新看过的穿越文里,对满清用间谍的描述很多,这在李振新的心里形成了一定的阴影,堡垒往往容易从内部攻破,防间工作可是一点都不敢大意。特别是那种不拖家带口前来投奔的,或者是成组织的青壮这些人很容易是间谍。
怎么防间谍,办法到是不用想就有,加强宣传让所有人都意识到身边可能有汉奸和叛徒,发动群众检举就是一个百试不灵的妙招。广泛动员小脚侦缉队效果可是经过历史检验的。
除了宣传和动员群众力量,另一个方向就是对输入人员进行严格把关,提前排除危险,尤其是单身和有组织的输入人员,一定要提前盘查。
前来投靠的工匠主要是被目前振川城的高待遇吸引的,尽管满清当下对于工匠也很重视,但这得分和谁比,只要听说了振川城的高规格就没有一个工匠不动心的,当然大多数也就是心里想想而已,实际行动还是顾虑很大,毕竟现在所谓的振川城还是个小的不能再小的势力,在庞然大物的大清面前很容易夭折前途堪忧。
而过来投靠的读书人就不一样了,他们很多人都是为了反清复明大业而来,很多人一到振川城就直接点名要见李振新为他提供所谓的复明大策。对于这样的人,李振新也就是意思意思象征性的接待一下,接着就丢给管事委员会去分配工作了。而分配的工作大多都是些文书,账房,还有教书这些事物性的工作,对于他们要求的当幕僚,和做官自然是不会考虑的。很多人对此很不满意,找了好几次李振新。而得到的答复是想当官可以,下次管事选举的时候竞选就可以了,只要投票数够你想当什么级别就当什么级别,至于当幕僚目前李这儿没这个职位设置,非要硬着头皮干也可以但是没工资。
之所以对这些人不重视,主要是李钳工对他们的水平很怀疑,陕北这地方已经折腾了一二十年,有水平的人早都脱颖而出了,还用的着跑到这山沟里打秋风。就拿目前来的这些人,连个举人,进士都没有算什么人才?也幸亏没举人进士,不然人家来了还真不好安置。
凡事都没有绝对,没过多久就来了一个把小视天下英雄的李钳工的脸打的啪啪响的人物。这天李振新正在给军官讲武堂的人上课,管事委员会的王俊涛(王四的侄子)过来说城里来了个先生想要在这里开医馆,因为之前没有先例想问问李振新有什么意见。
来了个医生?这可是稀缺工种,李振新忙让王俊涛把人带过来,自己考察一下,如果属实的话自然要高规格对待了,现在只有自己这一个挂着神医的名头的半瓶水勉强支撑医疗事业,这可不是长久之计。
当王俊涛带着人过来的时候,李振新还被吓了一跳。怎么是个老人家,年岁估计有个六七十的样子,在问了一下老人家的名号以后,就更惊讶了,老人家姓吴,居然是个南方人,还是苏州那边的。
一个南方人不远千里跑到陕北这穷山沟里开医馆,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当然李振新并没有怀疑他是满清的间谍,派一个老成这样的南方人来当间谍,除非清朝的官员大脑秀逗了才会这么干。
旁敲侧击的问询了一番之后,李振新才解开了自己心中的谜团。原来老先生本来是在北京闹瘟疫的时候待在那里看病,可没想到李自成很快攻占了北京,接着满清又来了,他是被闯军撤退的时候裹挟到陕西的。后来闯军被打出了陕西,而他就留在了这一带行医。本来近期他打算回老家了,可听说延川有人抗清领头人还是个神医,他就放弃了回老家打算准备到这儿投身抗清的事业,尽管这把年纪是不能上战场了但为抗清义士治疗伤病还是可以的,再说头领是个医生也能探讨一下医理,这也很难得。
听了先生的讲述之后,李振新内心感动不已,这才是有担当的大丈夫所为啊,而且他都敢冒生命危险看瘟疫,这说明老人家的人品和医术都没问题。这回可是捡到宝了,可没想到接下来还有更震惊的事发生。
当老人家拿出自己写的医书让李振新斧正的时候,李振新就不淡定了。谁说明末的陕北是挖不出来人才的?眼前的这位老人家就是不世出的了不得的大人物。因为他拿出的这本医书上边沉甸甸的写着三个大字《温病论》,这对穿越之前经历过一次大疫情的李振新来说可是相当熟悉,而且他还知道这本书里记载的很多处置瘟疫的方式和药方即使到了后世医学高度发达的时代都有无可替代的意义。
原来这位老人家是吴有性先生,这是怎样的运气才会让自己有幸遇到?而且还是呆在山沟里人家主动上门的。当知道自己遇见了著名历史人物的时候,李振新连忙起身把吴老先生让到了上座。这样的人物再怎么客气都不足以表达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