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之东帝:复国之路 第三百九十一章 公羊到齐
另一边。
自魏国前来齐国讲学并购买典籍的公羊启,则被田骈引向稷下学宫。
稷门外,田骈与公羊启下了车,并列西行,以游学宫。
此时,田骈笑着对公羊启道:“公羊子,说起来我齐国学宫之所以兴起,也是受到了魏国西河学派的影响,当年魏国强盛,西河学派名扬天下,为魏国培养了一大批名臣名将。
我先君桓公见此(齐侯午),便有意建立属于齐国的学派,于是,桓公就在稷门外设立学宫,以招纳诸子培养学子。”
说话间,田骈指责不远处的几间高大的房屋道:“那边的房屋便是学宫最初设立时,桓公为环子他们修建的住所,为了彰显桓公尊贤重贤之心,桓公特意见房屋修得极为高大,以明心迹。
其后,为了能让贤者安心留在学宫,修书教学,桓公又效法申池,在周围广种竹林。”
说到这,田骈又指向西方道:“公羊子请看,这周围的一大片竹林,都是我齐国近百年所修种,学宫诸子也大都生活在竹林之中。
之前宣王之时,我学宫之中同时有千余人在教授学生,而且享受大夫俸禄的大贤,也有七十余人。不过各国伐齐之后,许多诸子带着学生离去,虽然大王即位后,学宫有所恢复,但现在学宫也还未达到宣王时的盛况。”
此时,公羊启看着西面不远处覆盖方圆数里郁郁葱葱的竹林,顿时露出惊叹之色。
当年,晋国组建十二国联军伐齐,大军一度杀到临淄城外,然后联军一把火就将齐国非常著名的美景申池竹林给烧了,其后,齐国申池竹林便一直未能恢复。
不想,两百年后,齐国为了修建学宫,竟然在临淄城西面又弄出一大片竹林。
见此,公羊启惊叹道:“稷下学宫能取我西河学派而代之,成为天下最著名的学派,果然是有道理的。
当年申池竹林乃是齐国著名的美景,为齐侯所独享,禁止百姓入内。可是,申池竹林被毁后,齐国没有大力恢复申池,反而将精力放在了学宫,可见齐王之尊贤重士。
稷下学宫,名传天下,理所当然。”
田骈笑了笑,继续引导公羊启向西。
接着,过了系水,进入竹林之中,走在竹荫小道上,田骈又道:“先生,我学宫本来是在稷门外,但是,随着历代齐王的扶持,随着学宫的扩大,学宫便从稷门外一直扩张到系水西岸。
如今,我学宫大部分先生都居住在竹林之中。平常时候,诸子都在自己的住所教授学生,互不干扰。而我学宫只负责为诸子提供便利,满足诸子日常用度,至于诸子收什么人做学生,教导什么内容,学宫全都不过问。”
公羊启闻言,点了点头。
这稷下学宫的特色,他在魏国也有所耳闻。
顿了顿,随着二人不断深入竹林,此时,公羊启见竹林幽静,便问道:“骈子,在下在魏国就听说,学宫之中时有辩论,各家争论不休,可是现在学宫幽静宜人,诸子各安其所,这是何故?难道是传言有误?”
“不,传言是真的。”田骈笑道:“虽然诸子各自教导学生,其他人不会过问。但是,若是诸子有好友,也可以前去交流学问,让各自的学生旁听,以让学生能了解各家学问。
当然,若是对一个问题有异议,诸子也可以约定时间,相互辩论。
甚至,有诸子为了扬名,也会挑选其他有名望的诸子进行挑战辩论。
尤其是后两者,就会有其他诸子旁观,甚至是学宫众多学子前来旁听。
之前我齐国辩论国法道德之时,整个学宫的人都参与了,现在,只是短暂的平静时期。”
公羊启恍然大悟,接着,又诧异的道:“骈子,难道你们不居中调和诸子争辩吗?”
田骈反问道:“为何要调和?”
公羊启应道:“且不说我儒家自己就有数个学派,互不相服,墨家的人也一分为三,道家的学派更多。虽同属墨家,秦墨与齐墨迥异,同属道家,庄子与老子不同截然不同。
最关键的地方,诸子各有理论,各成其说,即便是学有所成的大贤也不能驳倒对方,若是学子听了这些言论,岂不是会让他混乱吗?”
田骈摇头道:“不然,只要是真的道理,那就不怕被人辩倒,只要是真的道理,学子听一听,又有何妨,所谓三代不同法,五帝不同治,但都能治理天下。
所以,我学宫以为,只要是道理,就都可以传播。就像我齐国虽然以黄老治国,但是,学宫对各家学说全都一视同仁,不管是何等学说,只要有道理,那我学宫就进行支持。
并提供俸禄,让其教授学生,深入研究自己的理论。”
说着,田骈自豪的道:“也正是学宫不禁,各种学说在学宫时常辩论,所以,许多学子便在诸子的交流之中,能有所得,甚至触类旁通,另起一派。
慎子、邹衍等等,都是这样自创一派,成为当代宗师。”
公羊启闻言,顿时沉默了。
稷下学宫的做法,与西河学派的理念格格不入。在西河学派,虽然兼顾兵法纵横学说,那都是各教各的,很少有爆发激烈争辩的,且儒家一家独大。
想到这,公羊启微微皱眉,或许,他西河学派的没落也有这个原因。
不仅仅只是因为原本西河学派的重要基地河西之地被秦国侵占,导致西河学派遭到重创,更是因为西河学派没有这种兼收并蓄的传统。
不仅包括兼收并蓄各种学说···还包括各种学子。
最近这几十年,西河学派已经看不到平民出身的学子了。
接着,就在二人说话游览间,两人来到竹林深处的一个院落。
此时,田骈笑道:“公羊子,这就是学宫为先生准备的住所,先生可先歇息数日。七日后,先生讲解《公羊传》时,可在住所讲解,当然,若是来听讲的诸子学子多,先生也可去竹林中的辩论台见解。”
说罢,田骈又召来一人,对公羊启道:“还有,公羊子,这位学子名唤阴凝,因为仰慕《公羊传》,所以自愿前来侍奉先生。
接下来,阴凝将会再次照顾先生,先生但又所求,皆可向阴凝提出。”
不久,公羊启在学宫中安顿下来后,召来阴凝问道:“凝,老朽听说临淄城中有出售典籍的地方,敢问在何处?”
阴凝闻言,心中窃喜,他叔父管丰让他来侍奉公羊启,可不就是为了现在吗?
想着,他立即拱手问道:“先生是想购买典籍吗?”
“不错。”
“不知先生是买一两本典籍还是打算买一批典籍?”
“嗯?”公羊启迟疑的看着阴凝,问道:“这其中有区别吗?”
公羊启应道:“回先生,若是买一两本,只需去临淄各处分店购买便可,我学宫不远出就能买。若是先生想要购买一批,则各分店的典籍就数量不够,如此,先生就需要去临淄城中的市集书店去买。
市集书店的典籍,一般都是一百本典籍起卖,不过价格要便宜一些,而且市集那边只收金币,不收铜钱还有楚金。”
“嗯?不收铜钱还有楚金?”公羊启一怔,满脸疑惑的问道:“何谓金币?”
阴凝一听,立即从袖中拿出一枚金银钱,递给公羊启道:“先生,这就是金币,一枚金币便算一金。可以市集中官府金铺兑换,楚金二十四两或者价值一金的铜钱,可兑换一枚金币。”
正在打量手中金币的公羊启,听到这小小的一枚约一两重的金币便抵黄金二十四两,顿时脸色一变,紧紧握住金币,难以置信的道:“凝,你没说错吧,这金币才不过一两左右,就值一金,这其中可是有二十四倍的差距啊。”
说着,公羊启皱眉道:“虽然这金币比楚金漂亮一些,但差距也太大了吧,有谁会用二十四两楚金换一两金币。”
阴凝闻言,立即应道:“先生所言极是,不过,因为之前有商人在楚金中掺假,而且每次使用楚金都需要称重,以及楚金难以携带的问题,所以大王才让人制造了这种金币。
并且,为了方便,大王还宣布,今后齐国官府出手的鱼盐、冠带衣履、贵重的铁剑、铁矿石、还有典籍等等,全都不收铜钱与楚金了,只收金币。”
公羊启闻言,微微摇了摇头。
这一枚金币与一金相距太大,足足二十四倍差距,谁会去换啊。这不是把别人当傻子吗?
当日下午,公羊启在阴凝的带领下,走进临淄市集中兑换金币的官铺。
“在下要兑换一百枚金币···”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