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末有套房:第一卷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八一四章为了娶媳妇
第四章为了娶媳妇
提起斯拉夫人,后世都称他们为战斗民族,就是因为他们当时的环境,可以说是四战之地。
莫斯科公国既有瑞典虎视眈眈,在西边则是波兰和立陶宛步步紧逼。放在后世来说,瑞典也罢,波兰也好,包括立陶宛都是典型的小国。
然而在这个时代,瑞典却是赫赫有名的欧洲强国,在欧洲三十年的战争中,瑞典重装步兵攻入德国,占领大片领土,还控制着波罗的海,被称为瑞典帝国。波兰-立陶宛王国控制着今天的波兰、匈牙利、乌克兰、立陶宛等地,是欧洲一等大国和强国,敢南下跟奥斯曼帝国一战。
南边的克里米亚汗国更是毛子的死对头。克里米亚汗国长年利用自己的骑兵优势去劫掠俄罗斯人、乌克兰人、罗马尼亚人为奴,然后卖给奥斯曼帝国。
他们称之为“草原民族的收成”。其中,克里木亚汗国最喜欢抓强壮的毛子,在1558年到1596年期间,克里米亚汗国就30多次大规模入侵毛子。
后来,毛子有着老秦人的那种拼命劲头,血不流干绝不休战,在击败周围一个又一个强敌之后,沙俄开始向远东地区和高加索地区扩张。他们扩张的战斗既狂野,又疯狂。
高呼“乌拉”,冒着敌人的箭雨和枪林弹雨冲锋,在这个没有自动武器的时代,这种冲锋战术相当有效果。
正所谓,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毛子们采取这种不要命的人海战术,平心而论,无论是波兰的翼骑兵墙战术,全家军的枪骑兵其实就是全旭从波兰人那里学来的,甚至说大不列颠崛起的细红线战术,都是人海战术。
这种人海战术,在世界第一次大战之前,仍旧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战术。包括大明唐时代的陌刀阵墙推进战术,这其实也算是人海战术。
除非拥有自动武器,组成交叉火力网,就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巨大的威力,否则拿这种人海战术,根本就没有任何办法。
就连二战时期的日军猪突战术,如果硬要往前追,这也是唐朝时期的跳荡兵战术,唐朝时期,刀盾手(跳荡兵)举着盾牌,手持横刀,顶着箭雨冲锋,冲上去就是砍杀敌人,把敌人打得七零八落。
可以说,只要乌拉声响起,毛子的敌人就会吓得魂飞魄散,胆战心惊。当然,另一个时空,这个人海战术被德国人成功终结了。
在一战期间的索姆河战役中,德国人就是利用严密的交叉火力,一天之内打死六万余名英法联军,这可不是击溃,而是真正的打死。
当然,大明皇家陆军也喜欢用这一个交叉火力打击战术。
随着重机枪、轻机枪接连响起,毛子也遇到了慌乱,看着身边的战友一个接着一个倒下,要说不害怕,那绝对是骗人的。
然而问题是,毛子的神经向来粗大,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的事情,在东线的苏德坦克会战中,明明一道坦克壕沟只需要架桥就可以解决的事情,他们偏偏直接把坦克开进反坦克壕沟中,充当架墩,让其他的坦克可以直接通过。
就是依靠着这种办法,毛子一旦发起冲锋,那就像飓风一样,让人感觉灵魂出窍。
百试百灵的人海冲击战术,在交叉火力打击面前,就变成了一具具冰冷的尸体,变成了一连串的伤亡数字。
“你说这些蛮夷想做什么?”
“谁知道呢,可能是想耗尽我们的弹药吧”
“哈哈……”
战场上的大明军队将士非常轻松,全氏大明皇帝陆军在最开始的时候,与哥萨克人在战斗时,大明皇家陆军的后勤没有跟上来,让骑兵只好拿着冷兵器进行战斗。
可是,事隔半年多了,如果后勤还无法解决,那样的话,全旭该处理人了。
全旭现在这个皇帝当得有些简单粗暴,大臣负责干事,如果事情干不好,他也不会亲力亲为,什么事都去自己解决。
全旭解决问题的办法非常简单,就像老朱同志一样,如果事情解决不了,那就找一个可以解决问题的人。
事实上,早在半年前第一次出现后勤补给严重不足时,大明后勤部就进行了小范围的动员,甚至调动了民间商队的运输能力。十二万匹骆驼,三十余万匹骡马,尽管路上损失非常严重,至少可以保证火力的持续性。
现在乌拉尔战役中,大明皇家陆军动员了大量的人力和牲畜,利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储备,仅仅炮弹就运上去了七千余吨,如果分散到毛子的每个人头上,差不多每个人相当于零点三吨左右。
当然,炮弹依旧是不足的,炮弹不足,那就依靠子弹来凑,这样以来,毛子每个人分到头上的子弹是差不多零点二吨,也就是二百公斤的重机枪子弹,足够他们死上十几回的。
毛子想用人命耗尽皇家陆军的子弹,只能说,他们有些天真。
更何况,后勤方面还会从后方援援不断的运输过来,现如今从北京到长安的火力线路已经基本上开通,北京运输的物资可以通过铁路,运输五原府,五原府隶属宁夏省,大体在内蒙白云鄂博矿区范围内。
这也就意味着,大明的补给线长度可以减少了将近三千里,不要小看这三千里,三千里足以让人绝望。
更何况,大明在天山省可以获得一定数量的肉食、粮食,瀚海省也可以获得一定数量的生活物资补给,从后方只需要运输子弹和炮弹。
毛子在乌拉尔山脉组织的反攻,没但没有取得任何效果,反而被大明皇家陆军一次打崩溃,不过皇家陆军并没有顺利的突破乌拉尔山脉的防线。
其实并不因为毛子增兵,毛子增兵只是一方面的原因,直接的原因是翻越乌拉尔山脉,又拉长了大明的补给线。
虽然乌拉尔山脉沿线打得地动山摇,如同山崩地裂,可是却没有阻止住大明针对远东的开发热情。
事实上,现在的大明,随着数次人口迁徙,再使用号称百姓迁徙到边境地区的政策已经不灵了,中华民族历来安土重迁,尤其是农民,将自家那一亩三分地看得比命根子还要重。
想让他们离开自己的家乡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去定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过不要紧,还记得吗?全旭是一个喜欢带着商人赚钱的人。
其实中国的商人也好,士绅也罢,包括普通百姓,对于土地都有着狂热的热情,大明帝国的核心区域两京十三省,不允许个人拥有超过一千亩的土地。
当然其他省份,这个规定则完全不同。就算吕宋,不超过五千亩人均,那就没有问题。
如吕宋省执行同样法律的还有天山省、安东省、伯利省、包括北镇省等等,像瀚海省则更加疯狂。人均可以拥有土地的上限则为五万亩。
这些商人或者有钱的富人,就开始招募人手,购买农具、耕牛、种子,浩浩荡荡的北上,或者南下,到远东去圈地开荒,兴办农场,或者说是去中南半岛兴办农场。
在普通人看来远东很荒凉,而且冷得要死,几乎就是不毛之地,但是对于这些走过南闯过北的商人来说,这就是一座还没有被开发的金矿,就看谁能掘得第一桶金了。
为了招募到足够的劳动力,这些商人开出了每个月三个银元,包衣食,一天三顿饭而且天天有肉吃的待遇,干满五年赏赐一个媳妇。
农民是很看重自家那一亩三分地没错,但谁不希望自己能过得好一点?很快就陆续有人报名,加入垦荒大军,你担着担,我赶着牛,一路北上或者南下,去为自己的未来拼搏。
而那帮商人也没有让他们失望,工钱按时足额的发放,衣服一年发四次,一次发两套,都是新的,而且天天有肉吃,远东荒原上的野兽多得吓人。
“棒打狍子瓢舀鱼”说的就是这里,在这里天天吃肉算个毛线?
当然,轮到他们兑现发媳妇的承诺时,这些老实的农垦大军就愤怒了:“怎么都是番婆子?”
“你们都想娶汉家女子?我还想娶呢!”
随着大明生活水平地提高,百姓生活越来越殷实,不仅大明的物价在上涨,消费成本在上涨,同时结婚娶媳妇的代价也要逐步提高。
在朱氏大明时期,普通的农民,只要有三五亩地,哪怕一袋粮食就可以当作聘礼,娶一个黄花大闺女。
可是现在,别说一袋粮食,就算是一千石粮食,那也远远不够了,现在全氏大明的聘礼流行十六。
既十六头牛,十六匹马,外加十六只羊,十六只鸡,十六两银子,十六两金,十六担彩礼……
粗略估计下来,普通人家成亲,基本上要花掉三五年甚至七八年的收入,很多刚刚过上温饱的百姓,看着越来越大的儿子,顿时犯愁了。
很多人为了娶媳妇,只能背井离乡,赚不到老婆本,娶屁的媳妇!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