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亲军锦衣卫:正文卷 第278章 心中的布局
两军会师,当然有番欢呼。兄弟们相会,没有叙述家常,因为这是军队,这是战场。
战果报上来了,双方合计歼灭正白旗四千一百多,而自己这一方面,锦衣卫战死五百,而赵兴这面,只有区区200将士阵亡。
这样的胜利,让所有的将士士气爆棚,对战胜敌人充满了信心。
等将士们欢呼完了,赵兴决定,张之及和自己带着一千五百匹死马,和一部分炸药包,转回蓟州,送给翠艳。他们那里也是粮食紧缺,有这5六万斤的马肉,能够解决老大的问题。同时这56万斤马肉的供给,却能极大的提升蓟州的士气。
剩下的,交给王尽忠和车兵,和押运粮食器械的锦衣卫兄弟,运送回遵化城。
留下贺人龙一路,就地监视敌人。
赵兴和张之及带着王大壮兄弟,押运着物资回到蓟州,再次回来的时候,翠艳和秀芬以及无数的将士义勇,正站在城墙上,听着那远处隆隆的炮声,心中充满了焦虑与不安。
结果看到赵兴和张之及的大旗的时候,整个城头欢呼一片。
夫妻姐弟在城上城下对视,千言万语却不能诉说,因为这不是儿女情长的时候。
赵兴对翠艳和秀芬,其实也是对城上所有的将士义勇们,宣示着自己的决心:“在这个国难当头的时候,我还不能够为你们打开城门,但今日我给你们带来了我缴获的敌人战马,这是我们和你们,蓟州和遵化一起的胜利的庆功,同时,也是我们为未来为亲手打开城门庆功。”
一匹匹死马被用绳子拉上了城头,一个个防守利器炸药包被拽了上去,就在全城百姓的欢呼声中,夫妻姐弟再次挥泪告别,继续他们没有完成的战斗。
军中不讲细礼,讲究的就是大碗酒大块肉的豪迈。
一盆盆马肉,马杂碎被端了上来,热气腾腾的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开。赵兴端着酒碗对着满堂几十个属下将士大声的道:“军中忌酒,但今日是庆功,所以虽然不能敞开了喝,但一人一碗还是必须的。同时,马肉粗劣,但我们吃的不是粗劣的马肉,我们吃的是我们的胜利,吃的是从老奴遒努尔哈赤起兵以来,由我们开创的最辉煌的胜利,来,兄弟们,将士们,喝一口。”
所有的属下将士一起起身,高举酒碗一口酒下去,然后就连那些锦衣卫养尊处优享受细致生活的官员,也一起伸手,抓起一块盆中的马肉,汁水淋漓的大嚼。一起豪迈的大呼痛快。
放下酒碗,赵兴对着一群兴奋的将士压压手,语气平淡的道:“这次,我们是真正的大胜,而且还是在野战中取得的大胜。但诸位不要高兴的过早,因为,这次胜利,在客观上看,我们赢的实在是侥幸,下次面对女真八旗,就绝对不会这么轻松啦。”
赵兴从今天的庆功宴上,已经看到啦,因为这次的胜利简直是太轻松啦,所以大家的骄傲和轻敌的情绪已经开始出现,就连张之及和王大壮也想在回京后,用这样的战法,对敌人发动主动的进攻。
精神是好的,但其实,其中巨大的隐患和不足,也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一旦这种骄傲轻敌的情绪在军中蔓延,那最终获取的,将是一场最大的失败。一定要和诸位,尤其是张之及讲清楚,一定要将轻敌的心态压下去。
听到主帅这么说,大家不由自主的放下酒碗吃喝,开始正襟危坐聆听赵兴的分析。这场大胜,已经为赵兴赢得了无比崇高的威信,他已经是这群将士真正的核心了,就连洪承畴也不得不从心底里真正佩服他,而不是如原先那样的只有单纯的感激了。
“首先,我们的胜利是取决于出其不意,这种新的战法,让建奴从来没有经受过,所以才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无从应对。”
这一点大家都是亲身经历,深有感受的。当这种全新的战斗方式开始的时候,从敌人那种惊讶的眼神里,混乱的应对中,就足可以看出这一点了。
“还有就是我的二人台,是加强版的二人抬,其份量绝对不是两三个士兵能移动得了的,所以我给他们配备了战车,才解决了这个问题。”
张之及在战后,第一时间就带着京营兄弟们仔细的观察了赵兴的装备,他也发现了这一点。
“所以,我的大阵虽然能阻击敌人,但却不能追击敌人,一旦大阵移动,我们就会被敌人所乘。”张之及真诚的总结。
王大壮直截了当的道:“所以,我们只能被动的等待敌人的冲击,而八旗最大的特点就是游走,一旦他们单纯的和我们游走消耗,最终失败的还是我们。”
“两个兄弟分析的对。”赵兴给了俩个人大大的赞。
之所以赵兴不在大家正兴奋时候鼓劲,反倒自报其短,给众将泼冷水,是因为他比在座的所有人都知道,这场对后金的战争,才不过是刚刚开始,真正的残酷战争还在后面。那将是一个残酷而漫长的战争。指望着那些早已腐败透顶的大明军队,是绝对实现不了,自己拯救这个大汉民族的夙愿的,还需要这些自己手下的将士们担当起大任。
而就在今年开始,为了这场京畿之战,抽掉了西北几乎所有的精锐部队,这就严重削弱了大明军队在西北的掌控能力,让越来越干旱的西北的流寇和起义军壮大,而正是那些逃亡回去的溃兵,加上被盲目不顾后果裁撤的驿卒的加入,更加加强了西北流寇和起义军的实力。最终就在今年,西北的整个局势彻底的发生了本质性的改变,最终成了燎原之势。
且不管西北是流寇成灾,还是所谓的农民起义,不管是什么性质,最终给这个大汉民族造成的伤害是无法抹平的。
在这一段时间,赵兴想做的是,利用自己不断增长的军功威望,在内,尽量的调整大明的治国政策,肃清吏治,让锦衣卫成为真正惩治贪官污吏,解民倒悬,缓解各阶层矛盾的主力。而不是加重内部阶层矛盾的凶手。
同时,他希望自己的触角伸到混乱的西北去,尽可能的平息西北的局势。
有时候赵兴都苦笑,后世那个被诟病无穷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其实在这个时代,却是真正实用的,因为这个时代的流寇也好,农民起义也罢,他有一个根本和后世不同的区别,那就是最终李自成打到北京的时候,也不过是想在西北称王。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他根本就没有想要推翻这个老大帝国改朝换代,反而提出来,只要大明答应他的条件,他就带着自己手下百万大军出关,去为明朝消灭真正的心腹大患,满洲大清。
所以,现在的赵兴一切的一切,都是本着这个出发点进行的。所以他最终的目的,不但要摆脱自己这个孤臣的宿命,而且还要改变西北,改变整个大明的宿命。
为此,他必须紧紧的抓住眼前的,这已经属于自己的力量,并且将他们培养壮大。在自己的控制之下,带领他们,去实现自己最终的目标。
好的,自己拉着虎皮做大旗,虽然艰难,毕竟迈开了最坚实的一步,打开了一个光明的开局。
一旦自己的目标实现,那么在京城之内,大明的政治中心,就有了自己最坚强的两支势力,一个已经被自己彻底征服的锦衣卫,一个就是京营。而在外面,洪承畴坐上三边总督,王尽忠回归辖区,那么就等于在西北,自己又有了一只遥相呼应的队伍。
再望向南方,当初袁崇焕为拆分东江镇,将孔有德,尚可喜,还有耿仲明,调到了山东河北。自己利用袁崇焕的死,送一个空人情给他们三个,再有当初毛文龙的委托,重建东江镇,那就又是一个实力。
有了这样稳定的基础布局,何愁不能改变天下?为此,赵兴坚信不疑。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