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手机站m.dajiadu8.com,服务器懒得转移了,凑合看吧!没收益,所以空间有限,请见谅

首页

都市言情

重生乡村文艺生活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重生乡村文艺生活:走过南,闯过北 第103章 风气、宅基地

    1982年的春天并不太平。

    乐清县“打倒组”进驻了柳市镇,他们来的目的是为了这里的几个“大王”。

    30岁出头的胡金林是第一个被叫去问话的,他是柳市镇上第一批做电器元件生意的,先是做量具、标准件的小生意,后来开了一间“向阳五金电器门市部”。

    胡金林的很多电器原料都是通过各种手段从国营企业那里搞到的,生产出来的产品也是卖给沪上、灵波一带的国营企业。

    到1981年,他的营业额已有120万元,是远近有名的老板了。

    当时,柳市镇的小电器行业已渐渐成规模,大大小小的电器作坊有300家左右,胡金林是最出名的一个,因而被称为“电机大王”。

    胡金林第一个被叫去谈话。

    负责“打投组”的组长是他熟人的熟人,所以一开始询问的语气让胡金林有一种只是随便问问的错觉,好像并不太严重。胡金林就说自己做生意是如何如何辛苦、一向遵纪守法、生产出来的产品非常受顾客欢迎。

    尽管当天应对的轻松,但第二天清早,胡金林还是主动提着一皮袋总计六万块的现金找到工作组,补上了他欠缴的17个月的税款。

    缴完了税款,胡金林以为这回应该没他什么事了。

    可过了春节,柳市镇的空气中并没有因为过节多出欢快的氛围,大街上开始挂横幅,“严厉打击经济领域的犯罪行为”,已经有三四年没有响过的大喇叭又轰轰地叫了起来。

    胡金林觉得事情不对头,索性店门一关,生意先不做了,出去避避风头。他带着新婚不久的妻子跑遍了全国各地去旅游散心。

    之后的一段日子里,柳市镇的个体工商户们个个都人心惶惶。

    情知事情不妙的胡金林并没有回到柳市镇,两个月之后,他成了公an部门的通缉对象。

    与他同时造此命运的还有柳市镇的其他七位工商户,加上胡金林,合称“八大王”,这就是轰动全国的“八大王事件”。

    这次政策的转向直接把国内原本刚要兴起的工商业打回了原型,直到87年之后才渐渐恢复元气。

    韩兆军看着前两天的《奉城日报》,自从何平要求队里四十岁以下的年轻人要参加夜校之后,队里的学习风气明显比以前强了很多,原本只是为了人才宿舍配备的阅读室排上了用场,很多在镇上订的报刊杂志脱离了之前无人问津的境地。

    韩兆军作为养鸡场场长自然要给队里的人带一个好头,不仅在夜校学习格外认真,还订阅了好几份报纸、杂志,这点钱对他的收入来说只是九牛一毛。

    韩屯订报纸杂志的现在不光是韩兆军,还有大队、养鸡场、养猪场、何平家……

    公社邮局的阚立军现在每天都要给来韩屯送报纸、杂志。

    “还是何平哥有先见之明啊!”

    许爱英正在给他盛饭,“你又看出啥了?”

    “现在政策对个体户来说还是不太开放,很容易越线。何平哥当初把养鸡场做成跟队里合营,还是对的。你看,这上面的个体户都被通缉了。”

    许爱英有些惊讶:“这么严重啊!”

    “那可不。要不我怎么说何平哥有先见之明呢,他应该是早就想到了这种情况。”

    韩兆军不知道的是,最开始何平是被他未来老丈人逼着跟大队合营的,后来他自己也想开了,索性就这么苟住,先稳几年发育也挺好的。

    过了正月,何平心里一直在琢磨一件大事,他跟毛春华的婚期定在了五一的时候,结婚了得有个新房子,他想给毛春华盖个新房子。

    虽说他现在住的房子也没盖两年,但何平总觉得对毛春华有所亏欠,毕竟进门就当妈。

    他没有声张心里的想法,而是先去找了张国强。

    “国强,能给我在公社那边弄块宅基地不?”

    “你要公社弄宅基地干什么?”

    “我跟春华的婚事你知道的,我想给我们俩在公社盖个新房。”

    张国强闻言,立马拍着胸脯说道:“这事交给我了。”

    两人说完的第二天,张国强就过来找何平,“走啊,带你去看地皮去。”

    何平没想到他效率这么高,两人骑着自行车来到公社。

    “我跟公社那边沟通了一下,公社西边这片空地你随便挑,荒着也是荒着。这片离邮局也近,走路还不到10分钟。”

    何平朝东看了一眼,红旗公社那那条唯一的街道离这里还不到五百米。

    何平相中了离公社最近的地方,他问:“能多给我弄点地方不,我想把房子盖的大点。”

    张国强道:“一亩地够不?要是不够,我得去跟郑主任说一下。”

    “够了,够了。谢谢了,国强。”何平喜滋滋的说道。

    “咱这关系,客气啥。”张国强笑道。

    搞定了地皮的事,何平把刘四叔找来。

    现如今的刘四叔已经是鸟枪换炮了,来的时候骑着一辆黎明牌摩托车。

    “可以啊,四叔,现在都骑上摩托车了。”何平调侃道。

    “这不都是托了你的福么。”刘四叔恭维道。

    两人闲话几句家常,何平跟他说起正事。

    “我打算在这块地上盖栋房子,青砖青瓦那种的。”

    刘四叔一下子就明白何平的想法了,“这难度可不小。”

    “所以才找你啊,四叔。”

    “行啊,有钱不挣王八蛋,这活我接了,你说说都有啥具体要求。”

    何平就把他后世在抖音上经常看到的那种中式小院给刘四叔描述了一遍,刘四叔听完沉吟片刻。

    “这活我还真不见得能干。”

    “别啊,你这么多年老把式还干不了这活?”

    “你别着急,我说我|干不了,没说这活干不了,我回头给你请个人。”

    “请谁?”

    “我师傅,以前民国的时候专门给大户人家盖房子的,手艺杠杠的。”

    刘四叔对何平提出的要求心里没底,所以想到了自己退休多年的师傅。老头儿现在快九十了,干活不行,但经验丰富啊,正好可以过来给他当个参谋。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