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手机站m.dajiadu8.com,服务器懒得转移了,凑合看吧!没收益,所以空间有限,请见谅

首页

历史军事

江户旅人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江户旅人:章节目录 19.女王陛下之来信

    真是心有灵犀,忠右卫门给阿尔考克拍电报,阿尔考克也给忠右卫门拍电报。得了,阿尔考克直接就跑来了江户。

    三千名英国人挑选出来的精兵,已经在江户城下的校场操训了起来。军官还是幕府的武士,但是参谋团则全都是英国军官教练团的人充任。或许是个危险的信号,出发前忠右卫门得和带兵官说清楚,能不冲就别往前冲。

    阿尔考克来,当然是为了催促这支兵马赶紧上路,他已经从香港调来了两条邮轮,幕府自己再出动一条军舰,一条商船,就能把人全部拉上,还能带上足够的补给了。

    既是心急着想要立功,也是希望这边人马快速到位,他才能向英印政府那边伸手要钱。嗐,阿尔考克和热锅上的蚂蚁也差不太多。

    电报里面,忠右卫门询问了一番英式军服的事,阿尔考克就直接把驻印英军的军服带了两身过来。幕府这边来得及做,那就赶紧做,来不及做也没事,他跟着去印度的,直接让英印政府发就完了。

    我带着大兵来,你还能不管吃穿吗?

    是你英印政府求兵若渴,可不是我阿尔考克求兵若渴啊。道理确实是这个道理,但是咱们前头说了,印度土兵都是刹帝利阶层,这身高普遍比传习队要高,军服未必能够合身,还是在江户这边订做好了。

    先做三千套夏季的,给传习队带上。凭江户市面上的织工数量,只要有个样,一天就能准备齐了。

    两人在校场边坐下,阿尔考克给忠右卫门瞧了瞧款式。自从拿破仑战争以后,英军的军装就出现了简化了趋势,两个原因。

    一个是价格的问题,华丽的军装就代表更多的钱。但是拿破仑战争大伙儿也知道的,一下子就是动员几十万人,几十万人起码要一二百万套军装,甚至更多。这一件少一点,那就是天文数字啦。

    另一个就更简单了,枪支大炮都在迅速发展,尤其是装饰华丽的军官啥的。被战争中那些散兵、猎兵什么的,一打一个准儿。你军服越华丽,就死的越快。

    现在出现在忠右卫门面前的龙虾兵套装,相比拿破仑时期,真是差之甚多。龙虾兵套装已经大大的简化,装饰用的黑玛瑙扣子变成了简单的黄铜扣,两肩的黑色流苏被全部取消,红色上衣的燕尾被剪掉,衣袖上的丝绸装饰也消失不见。

    曾经鲜明的大白裤子也没了,现在要么是黑色的长裤,要么就是深蓝色的长裤,然后就是军靴或者凉鞋,没了。

    至于之前助六给忠右卫门的那种土黄色的制服,也是制服之一。很多印度土兵就穿的这种,锡克兵还会在头上裹一个大大的头巾。

    不用选了,先做那种土黄色的制服吧,忠右卫门感觉比较适合。除了军服之外,还有一个就是军帽,或者说头盔。

    传习队原本使用的是一种和碟盔差不多的阵笠,遮太阳的效果还行吧,至于防子弹的效果吗,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此去印度,炎热无比,还多蚊虫,那地方旱季和雨季还挺分明的。阵笠在印度就不合适了,忠右卫门倾向的是那种屁帘帽,或者白色的凉帽。

    阿尔考克也带了样品过来,那种屁帘帽就是在法式筒帽的基础上,在除了正面以外的三面加上一个布帘,既遮阳,也防蚊虫。很适合在印度使用,而且这玩意儿就不需要在意身高不身高的问题了,让英印政府直接调个一两万顶就是。

    两人议定,等船只加煤加水完毕,这边就可以开拔出发。而且来都来了,阿尔考克便请求能否看一下传习队这一批挑出来的老兵的实弹演习。

    没问题的,都是英国军官练出来的,和英军没有任何差别,而且这一批人都经历过战事,该见得血都见过,战斗力绝对不拉胯。

    在军官的口哨声和鼓乐手的鼓点之中,士兵们列队而前,光是看架势,就有两三分强兵的意思在。这个纪律性,肯定比英国人在东南亚招募的土兵来的强,和印度的土兵绝对能够掰一掰手腕。

    然后就是齐射,轮射,以及自由射击等战术表演,同样的,也没有挑出什么差错来。到底是好几年的老兵了,经验和训练都足够的。

    直把阿尔考克看的欣喜非常,他听过前辈额尔金的故事,知道额尔金就雇佣过日本的炮灰。原本想着只要传习队有个架子在,他就满足了。现在看来,传习队绝对有一定的战斗力。

    只要把队伍带到印度,他阿尔考克建功立业的时候就到了!

    转头换上新军服的传习队士兵,就被火车一车一车的拉去了横滨,然后在横滨登船,开始为期六个月的印度从军之旅。码头上到是围观的人群,毕竟这么多兵马登船去外国,肯定是个大新闻啊。

    在大伙儿的议论纷纷之中,有一条英国的通信船进入横滨港。船不大,才从香港开过来,甚至没有去上海停靠,就是为了抓紧时间。

    阿尔伯特亲王和维多利亚女王的亲笔信,需要被转交给带英帝国驻日公使阿尔考克。来者并不知道信件的内容,故而对于码头上正在出发的传习队士兵不以为意。他只管把信件送给阿尔考克就算完事。

    赶到横滨城内的英国公使馆,使馆内的随员告诉他,阿尔考克公使在码头呢,你跑冤枉路了。信使不认识阿尔考克,没办法,只能请人带他去找阿尔考克。

    码头上,三千传习队已经全部登船完毕,邮轮缓缓驶出横滨港。阿尔考克则在一众借给他一百多万的经理和买办的欢送下,准备登上幕府的军舰“春日丸”,出发印度。

    信使在公使馆的随员带领下,紧赶慢赶的来到码头,将两位陛下的信送给了阿尔考克。满脸疑惑地阿尔考克打开信件,飞速的阅读之后,便出现了眼皮乱颤,双手发抖,嘴唇无意识开合等症状。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