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章节目录 第五百七十四章:王业不偏安
新式的火炮为了便于运输,所以拆解了几大块。
毕竟如今东林军已是鸟枪换炮,当初用的没良心炮,虽然携带方便,威力也是不小,不过……缺点也是极大的。
那便是几乎没有多少准头,射程也是有限,威力再如何……也没有这种专门的火炮要高。
可这火炮就不同了。
这是真正专业的火炮,经过一次次的改造和改良之后,终于开始大量的装配进东林军中。
所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这绝不是在开玩笑。
因为这玩意,价格昂贵,一门火炮的成本,都在一千七百两银子以上,因为工艺复杂,现在的匠人们,造六门,才有一门合格,什么叫奢侈,这就叫奢侈。
不只如此,这玩意的炮弹,价格更为昂贵,因为合格的炮弹……也确实不易。
这玩意太贵了。
当然……花的是天启皇帝的银子。
这一次出兵,可以用财大气粗来形容。
这一边,此时已拿着望远镜,开始观察眼前这一座军镇的动静。
这是一座专门用来屯兵的军事堡垒,占地不小,所有的防卫设施都是顶级。
从城楼上观测而言,张静一已经可以看出,有人源源不断的在朝这里增兵。
其实这也可以理解,毕竟合理乃是南京城的门户,摆明着,这些人在措手不及之后,决心在这里,和东林军进行决战。
天启皇帝另一边按着刀过来,道:“怎么,还不打算进攻打。”
“他们在增兵。”
“增兵便增兵,又有什么干系?咱们杀入这里去再说。”
张静一深深地看了天启皇帝一眼:“陛下,咱们还有一日半的军粮……”
天启皇帝皱了一下眉头,托着下巴道:“你的意思是?”
张静一便道:“此处是军镇,陛下与臣等提兵至此,要嘛在南京城里决战,要嘛就在此。何不如给他们一些时间,增兵于此,在这里决战呢,毕竟这里没有太多的百姓,只要在这里……聚了这些贼子,而后给他们狠狠一击,才可彻底打破他们的妄想,如若不然,便是在南京城决战了,南京城有太多的平民,牵涉太大。”
天启皇帝忍不住道:“你的意思是,让他们增兵一日?”
“正是。”张静一泰然自若地道:“虽然这样做有些冒险,可是同样的炮弹,里头的贼军越多,咱们的杀伤力越大,有何不可?臣方才让一队人,搜索了附近,袭了几个士绅人家,搜检来了一些粮食,实在不成,军粮还可以再坚持一两日,现在最重要的是,让贼军认为,我们困在这里,等他们源源不断地调兵遣将。”
天启皇帝此时忍不住冷笑道:“这些人四处发布布告,号称朕乃流寇,责令各处要击‘朕’,真是可笑。”
张静一一点也不觉得奇怪,平淡地道:“只要涉及到了他们的根本利益,那么指鹿为马,颠倒黑白,本就是常有的事。这就像陛下所说的那样,徐阶乃一代名臣,可是徐阶一辈子又有什么功绩呢?在这些人看来,至大的功绩,不过是斗垮了奸臣而言。可徐阶自己呢?徐家有土地数十万亩,数万户沦为他们家的佃户,为他们耕种土地,江南这里,人多地少,许多人莫说是水田,便是山里的旱田,也未必能有一两亩,便是死了,连个埋人的地方都寻不到,可大家依旧对徐阶推崇备至,那么所谓的斗垮奸臣,难道不觉得可笑吗?”
顿了一下,他接着道:“陛下不必担心,臣以为,到了如今,讲道理已经无用了,反正我们也讲不赢,既然道理没办法讲,也没有胜算,那就拿我们最擅长的东西来,用大炮来说话吧!”
天启皇帝颔首:“你来布置,朕再去那边观测。”
孝陵卫军镇在紫金山脚下,扼守咽喉之地,既是前往孝陵的重要通道,也是南京城的门户之地。
此时……面对着东林军这边,城门紧闭,无数人登上了城楼,开始守城。
而面对着南京的城门,则有源源不断的人挑着金银和粮食,以及各路人马开始汇聚。
南京乃是天下最重要的重镇,在这里的南京兵部,掌握了江南所有的军马。
南京那边,号称流寇进入了江南,因此开始布防守卫南京,这孝陵卫的军镇,就成了重中之重。
此前江南承平,而东林军一路奔袭,许多重要的关塞几乎都丢失,说到底,是因为大家都反应不及,处处陷入了被动。
眼下,终于在这里,南京城这边才开始有了防备。
为了固守于此,南京兵部突然下文,要求这里驻守的孝陵卫立即上紫金山,令他们前去固守陵寝。
毕竟孝陵卫是掌握在南京的神宫监宦官的手里,对南京兵部而言,并不可靠。
调走了孝陵卫,紧接着,便是各路人马云集。
短短两三日时间,竟有两万余人。
而现在……依旧还有源源不断的人驰援而来。
南京城外围的军马,纷纷来此。
此时,城中可谓是固若金汤了,负责卫戍于此的,乃是新宁伯谭懋勋。
谭懋勋也算是世镇南京的勋臣之一,此时他奉了南京兵部之命,在此调配人马。
对于城外的情况,谭懋勋也尝试着派出斥候,不过但凡是出去的斥候,很快便被对方赶了回来。
这令谭懋勋不免觉得事情有些蹊跷。
当然,谭懋勋也心知肚明,对方这是精兵,人数很少,在数千以上!
而他们这边是守城,现在陆续的援军到达,人数在对方的接近十倍都有可能。
这种情况之下,没有理由会输。
只是对方的真实身份,却是最令谭懋勋所担心的,因为他已经隐隐感觉到什么了。
可偏偏,谭家在江南已有数代,和江南这边的牵涉和瓜葛实在太深了,眼下除了硬着头皮,与江南共存亡之外,没有其他的办法。
好在他毕竟是将门之后,对于军事还是颇为精通的,现在各路军马聚集于此,首先就是要让大家各司其职,井然有序。
因此,他见了一个又一个指挥和千户,又到处巡营,了解粮草以及饷银的发放情况。
都到了这个时候了,有些人居然还想克扣军饷,这在谭懋勋看来,简直就是不知死活了。
朝廷的空饷能吃,南京城诸公拿来犒赏的银子,你们也敢吃吗?
这一日下来,他已筋疲力尽。
只是疲累了一整天,刚刚想要歇下,这时却听外头有人道:“伯爷,一些读书人求见。”
这谭懋勋听罢,顿感头痛,这个时候,一群读书人来凑什么热闹?
只是……他心里明白,在江南这个地方,所谓的读书人,可不只是在读书的人这样简单。
于是他定了定神,忙道:“请他们至大堂,我随后便来。”
谭懋勋倒也不耽误,随即便动身,徐步来到大堂,便见十几个读书人纶巾儒衫,一个个精神奕奕地在等着了。
谭懋勋还未落座,为首的一人便道:“区区王时敏,见过伯爷。”
谭懋勋一听,却忙是侧身,而后回礼:“可是太仓的王相公吗?”
王时敏笑了笑道:“正是。”
谭懋勋顿时便觉得自己矮了一截。
这位王时敏,绝不是简单的读书人,此人乃是从前的内阁大学士王锡爵之孙,翰林编修王衡之子,系出高门,在这江南……也很有文名。
此前,他还做过官,不过做了没几年便厌倦了,反正有的是土地和钱财,在苏州太仓那里,王家被称之为王半城也不为过。
面对这样的人,谭懋勋当然矮了半截。
王时敏如此,其他的读书人,只怕身份也不低。
于是谭懋勋便一一和他们见礼。
谭懋勋这才道:“不知诸位来此,有何见教。”
王时敏虽是年过四旬,不过浑身上下,却颇有贵气,说话不紧不慢:“我等听闻贼军至此,特来助战,这些贼子,个个穷凶极恶,我等倒也略知一些军事,愿投效于此,为保我江南万万百姓,为将军出谋献策。”
不怕读书人没办法,就怕他们什么都懂。
谭懋勋一听,心就沉到了谷底,就你们这些平日里吟诗作赋的家伙?也来出谋划策?
当然,这些人身份不一般,个个都是江南顶级的士绅,祖上都曾身居高位,这绝不是谭懋勋这样一个伯爵可以招惹得起的。
谭懋勋便笑了笑道:“我这里正缺人手,没想到诸位竟毛遂自荐,好,太好了。”
这王时敏大喜,立即道:“谭将军,我等的军力,乃是那城外贼子的十倍,为何不立即出击呢?”
谭懋勋:“……”
谭懋勋忙道:“我奉命固守于此,而且各路大军汇聚,此时对各路军马尚还没有摸透底细,不能做到知己知彼,所以不好轻易出兵。”
王时敏笑着道:“诸葛亮六出祁山,正应了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这句话,我等虽无诸葛之才,今番至此,岂可坐困愁城?”
谭懋勋:“……”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