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艺术家:章节目录 第314章 这赵培儒也太自信了
电视专访,和新闻报道有所不同。
新闻报道中,赵培儒只会简短的出现个30秒,最多也就一两分钟时间。
而专访报道,会用一整个栏目板块,大约十分钟左右的时间,专门为观众讲解和分析,赵培儒所负责的863计划项目对江南省的意义,对整个医学行业乃至对整个国家的意义。
记者向赵培儒提了很多问题,赵培儒也应对的很从容淡然。
最后,记者问道:
“请问,您预计该项目,需要多久时间才能完成?我相信电视机前的观众,都很关心这个问题。“
科研类工作,是最难用时间去估量的,因为技术难关这种东西,不仅需要底蕴积累,还需要“灵光乍现”,说不准什么时候才能攻克。
但作为普罗大众,又需要一个确切的时间。
就像新冠疫苗没出来时,医疗科研工作人员就无法确定什么时候才能做出一秒,但普罗大众却又急切的想要知道一个时间,最终,只能是给出一个大概的,模糊的时间段。
记者显然也知道这点,她也知道赵培儒的为难。
但,面对电视,面对大众,必须给出一个预估时间。
很多医学专家,在这种时候,会说一个比较宽裕的时间。这样,到时能提前完成,大众自然高兴,也会觉得你比较厉害。
镜头外,女记者朝赵培儒眨眨眼,示意赵培儒说一个宽松一些的时限,给自己留一些余地。
赵培儒一笑,显然是接收到了女记者的暗示。
他开口道:“目前,我们项目组整体的进度推进比较喜人,已经攻克了多个难点。”
“而剩下的技术难题,也都有了研究方向。距离项目完成,应该不会太远了。”
“预计,需要两个月左右的时间。”
他这话一说,女记者都呆住了。
这和她想象中的回答,不一样啊!
她也采访过一些医学项目的专家负责人,他们的回答,往往是“明后两年,预计能开始对公众开放”,或者是“今年后半年,能投入试验测试”。
没有谁,敢准确说出“XX个月”这种话。
她暗示旁边的摄像机先关掉。
随后,女记者推心置腹道:
“赵主任,这可是要在全省公共频道的新闻上播的,您确定刚才这段话,可以上新闻吗?”
这记者一是和赵培儒比较熟悉了,善意的提心他。二是记者背后的单位有官方背景,自然还是要考虑到这则新闻的社会影响的。
赵培儒笑道:“没事,这都可以播。”
在新闻专栏上播放这些话,对赵培儒是有利的。
当然要让播了。
“那……好吧。”
女记者得到了赵培儒的确定,心里也多了几分底气。应该是项目组已经有了非常明确的项目计划表,难题也已经攻克的差不多了,赵培儒这个第一负责人,才敢面对摄像机,说出这种话。
采访完后。
当天晚上,江南省收视率最高的第一公共频道,在新闻时段专门拿出十分钟的时间,播放了这段专访。
很多普罗大众,之前其实不太明白,什么叫863计划。
也不明白这计划意味着什么,重要性有多大。
看过新闻后……
“原来863计划,是咱国家的重大科研方向,承载着华夏复兴梦啊!”
“咱国家最近几十年来,能发展的这么快,就是因为科技兴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近几十年来,最为重大的科技项目中,就有60%,都是出自这863计划!”
众人终于明白了863计划,有多伟大!有多宏大!
“难怪现在全省上下,经常能看到关于863计划的新闻,原来这么牛逼!“
老百姓们看过新闻后,终于明白了这个项目的重要性。
“咱江南省,能承接一个863项目,说明上面对咱非常重视,同时也说明咱自己的实力足够高!”
“就连旁边的苏省,都没能承接到这种项目呢。”
江南省的老百姓,最喜欢和旁边的苏省做对比。
因为苏省经济发达,所有行业都能得到良性发展,各方面都比江南省要好。
所以这次,江南省的老百姓,都有种自豪感。觉得他们终于在某个角度上,超越了苏省。
与此同时,江南省的各层领导和大佬们,也看到了这则新闻。
江南省医学会的王俞副会长,这个时间点,正在家里陪老婆孩子。
今晚难得的没有公务和应酬,可以在家里,安安心心的陪伴家人。
可等他一看晚间八点的新闻:“这赵主任……”
“两个月时间?”
他连忙给大会长葛建明拨通电话。
“葛会长,您快看省公共频道,赵主任上新闻了。”
葛建明稍稍一反应,便笑道:“这事我知道,省电视台先和我联系过,是我同意采访的。”
王副会长:“赵主任在电视上说,项目预计在两个月左右能攻克,这事您也知道吗?”
葛建明楞了。
“他说两个月能完成?”
他的第一反应,是惊喜!
赵培儒这个人,实力水平强,说到做到!说多长时间完成,就从来不会拖延。有赵培儒一句肯定的话语,他就能放心很多。
难道这次的项目,真能两个月做出初期目标?
葛建明心里默认的“完成”,只是“做出初期目标”,毕竟这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他哪里知道,赵培儒说的“完成”,是整个项目进度的全部完成。
葛建明对电话那头的王俞道:“上面给的时间限制,是三个月。”
“三个月做出初期成绩,或是确定可行的研究方向。项目才不会流转出去。”
这么一比较,赵培儒所说的两个月时间,其实也可以接受了,不算很惊人。
“只是……”
葛建明眉头一簇。
“把这么大的事情公开,无形中会让全省医务工作者,和老百姓,心里形成某种期待。”
“会给他们以信心刺激。他们自然,就会加大关注量。”
“这一方面好事。”
“但同时……到时一旦完不成项目,或是到时限没完成,那就成坏事了。”
王俞也心里一叹。
赵主任这张嘴啊,是百无禁忌,什么都敢在新闻上面说啊!
万一要是失败……到时舆论引起的反噬,会很可怕的。
苏省。
“这段新闻,真的假的?”
众人第一反应,这是某些自媒体炮制出来的假新闻。
但当他们印证了真实性后,嘴巴都张大了!
“这赵培儒,也太自信了点吧?”
“竟然直接敢把明确的时间说出来?”
要是换成是他们,肯定会说,会在上级规定的三个月时间内,尽全力完成任务,不辜负国家和老百姓对他们的信任。
语气会很官方。
事前,语气会显得“怂”一点。
这样,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想要高光时刻?等项目真正成功后,再高光也不迟。
而这赵培儒,显然是已经忍不住,想要提前享受高光时刻了。
周禾平周老冷哼了一声:“这江南省,一直是中等省份,十几年来,都没承接过什么重要项目了。”
“苦日子过惯了。”
“这次好不容易承接一个863项目,就‘自大’的找不着北了。”
“这赵培儒,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在公众面前表现了。”
在周禾平这种已经拿过大量奖项,参与过好几个重大项目的“老牌专家”眼里,赵培儒只是一个想刷存在感,恨不能全天下都知道他是863项目负责人的暴发户。
“敢冒然说出这种承诺性话语,还给了自己一个补偿的时限?“
“到时完不成,我看你怎么办!”
周禾平嗤笑一声,摇摇头:“这赵培儒,没见过什么大世面,还是太沉不住气了。“
福省。
福省的专家和领导层,对这次的863计划,反而并不是特别关心。
虽然他们福省也是医疗强省,但他们的优势和长项,不在“肝胆胰”领域上。所以这次的863项目,他们本来也没希望,所以比较佛系。
但看到这则新闻,他们也开始关注起来。
“这赵培儒是863项目组的第一负责人,他敢说这种话,就说明,项目组的推进进度,应该是不错。”
众人对视了一眼。
“难道这江南省,真能靠单省,就完成这么庞大的项目工程?”
这很让人震惊和意外了。
“如果真做成了……”
“那江南省,距离彻底迈入医疗强省,就更近了。”
这些年来,福省和苏省,一直是东南五省中实力水平最高的两省,属于医疗强省。
每年上面拨付下来的经费,也是他们福省和苏省拿大头。剩下的,才会被江南省等省份瓜分。
而如果江南省这次,顺利的完成863计划项目,那组委会绝对会加大对江南省的重视程度,对江南省回报以各种资源的倾斜。
江南省成为医疗强省是必然的!
到时候,恐怕就是三个医疗强省,来瓜分经费的大头了。
三个人分蛋糕,肯定比两个人分蛋糕,要少。他们福省的日子,也会跟着不好过。
所以,福省也加大了对江南省,对863项目组的关注。
……
二十天时间,转瞬即逝。
这段时间,赵培儒过的太悠闲了。
科室、教培中心、保胆项目等等工作,他已经暂时性的都推掉了。
只过问一个863项目组。
而这,也只是需要他偶尔的前往科研楼,查看一下各组进度,引导一下各组,暗示他们如何攻克难关。
剩下的时间,赵培儒几乎都在休息。
除了每天上班打卡之外,就没有什么事了。
休息的手都有点痒了。
想做手术了。
他前世是医学生,今生也是医生,本来就志在成为国家栋梁,成为医学专家、国家工程院的院士……
他的最高梦想,是拿到共和国勋章,成为世界一流的医学专家。
所以长时间的没上手术台,赵培儒都有点想念了。
“项目组的难题,差不多快解决完了。“
“算算时间,也该进入下一个阶段了。”
赵培儒来到科研和教培中心大楼。
打算,来给项目组最后助推一把力。
目前。
十支团队里,已经有三支团队,在他的引导,知道,甚至是各种暗示明示下,已经提前完成了任务,这几天时间,已经在做进一步推演和验证工作了。
而剩下的七支团队,进度也都不慢,几乎都是到了最后几步。
赵培儒又走了一圈,给予这剩下的七支团队,分别开了开小灶。
开完小灶后。
赵培儒预计,再有一周左右,所有团队能全部“攻克”掉难点了。
这天。
科研楼里,传来一阵欢庆声音。
“完成了,最后一个难关,也攻克了!”
众人眼睛里,满是红血丝。
最近这接近一个月时间,他们几乎每天都在加班!每天工作时间,都在20个小时左右!
等于是用一个月,上了别人两三个月的班。
但,相比起他们做出的成绩来,这点疲惫,又算得了什么?
当所有难点,全都攻克下来的那一刹那,众人只感觉……
眼前突然就开阔起来!
众人:“咱竟然能只用一个月时间,就拿下这么庞大的项目工程了!”
“这在以前,简直不敢想啊!这真是咱做出来的成绩吗?”
姜教授笑道:“在座的各位,都是功臣!都值得表扬!“
他作为副组长,自然是要表态,表扬众人的。
冯教授道:“要说最大的功臣,还得是赵组长。”
“我们团队所攻克的难点中的一大半,都是受赵组长的直接启发。“
“要是没有他的那些提点,我们恐怕至少要半年,甚至一年时间,才能想到解决的办法。“
韩主任也点头道:“我们团队也是如此,如果没有赵组长的指点,我们是不可能把进度推进这么快的。”
“话说,赵组长的脑子是真好用啊!硬生生能从一团迷雾中,给咱找出一条路出来。”
所有的团队,都认可这句话。
在他们攻克难关的时候,总会有赵培儒的身影出现,指引他们走上最正确的方向。
往往当时他们还不明白,但等走完正确方向后,这才后知后觉的明白过来。
这才能将项目完成的时间,一再缩减。
舒云教授琢磨道:“难怪赵主任会选择这条看似最难走的路,而且还信心满满。”
“原来,他是已经对里面的很多技术难点,早已经有方向性的思考了。”
“这才能推动着我们,不断往前!”
“这个项目的最大功臣,无疑是他!”
众人都点头,他们对此,都有切身的感受。
“下一步,我们就是整合所有团队的成果,然后进行整体性推演了。”
“而在那之后……就是进入实例实验阶段。”
“开始手术治疗病人了!”
众人眼眸中,都涌现出兴奋、激动!呼吸也急促轻快起来!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