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手机站m.dajiadu8.com,服务器懒得转移了,凑合看吧!没收益,所以空间有限,请见谅

首页

都市言情

重生之经济天下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重生之经济天下:章节目录 第一百八十四章:电机技术方案(求订阅求全订)

    凌云目送着孙倩走进她单位的大门,不由得长舒一口气。一种逃出生天的感觉油然而生。

    看看表,现在还不到2点,回校上课倒是来得及,不过凌云现在又不想回去了。

    反正下午没啥重要的课程,不如去电动车公司转一圈看看。

    凌云给项目部办公室打了个电话,巧了,今天赶上周建利等人都在家。

    凌云发动车子,匆匆而去。

    凌云到项目部所在宾馆的时候被行政人员告知,周建利等人正在开会。

    凌云在办公室等了一下,很快周建利就中断了会议过来了。

    周建利的表情有些不爽,和凌云说话有点心不在焉,不时看看手腕上的表。

    凌云有些好奇,这个周建利也太不拿自己当领导了吧?他有些不悦问周建利是不是等下还有安排。

    周建利说话不太会拐弯,他说今天没有别的安排,只有一个安排就是确定电机的技术方案。

    他坦言说现在会上争议很大,两派各持一词,各说各的理。

    周建利担心他在这儿和凌云闲扯会议室里又要乱套,今天形成不了决议,又浪费了宝贵的一个下午。

    凌云问周建利他能不能也旁听一下会议。周建利有些惊讶地看着凌云。不过想必凌云也只是一时心血来潮,让他听听也无妨,反正他是老板,他说了算。

    不过周建利也委婉地告诉凌云,顶多把他介绍给同事,让他和大家互相问个好,如果凌云想做长篇大论的讲话的话,今天确实安排不了。

    凌云笑着同意,这个周建利,这样的职场情商居然还能混了个负责技术的副厂长,要么就是后台太硬了,要么就是技术真的太牛逼。

    周建利也不废话,和凌云交代清楚后转身领着凌云就往会议室而去。

    到会议室后周建利先把凌云介绍了一下,会议室响起稀稀拉拉的掌声,周建利不等掌声落下,抬手压了一下又依次给凌云介绍在座的人员。

    第一个被周建利介绍给凌云的是金陵理工大学电机系的柳培德教授。柳教授其貌不扬,瘦瘦矮矮的,稀疏的几根头发盘踞在脑袋的四周,留着山羊胡,透过厚如瓶底的镜片冷漠地看了一眼凌云后又把视线收回到面前的资料上去了。

    周建利低声在凌云耳边介绍了一下,这位是国内机电方面的权威之一,性格有些乖僻,公司费了很大的劲才请到他和他的几个弟子给公司担当技术顾问的。

    凌云谦逊地走过去,主动和柳教授握手问好,执礼甚恭。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嘛。哪怕是做做样子,至少也能给公司其他同事树立个榜样吧。

    其余的参会者除了两个柳教授的弟子外,其余的都是自家公司的年轻的技术人员。

    凌云一起给他们笑着打了个招呼后,宣布会议继续,自己只是来旁听的,大家该干嘛干嘛。

    会议的火药味并没有因为凌云的到来而减少多少,争论依然很激烈。

    凌云听了半天,大致弄清楚了会议的内容和争论的所在。

    今天的会议是确立电机的技术路线的,因为牵扯到设备的采购问题,所以必须尽早拿出决议出来。

    可是会上对选择哪一种技术方案争论甚烈。

    电机是凌志电动车公司确定要自产的项目,为此已经付出了巨大的投入。电机、电池、和电子控制元件现在凌志电动车公司只能先挑电机下手,其余的两项暂时只能外购。

    周建利手下的技术员的方案是生产国内先进水平的电机。这个方案的优势是前期投入不大,技术难度低,技术方案成熟,而且很快能形成规模生产,进一步降低成本。缺点是,如果将来这套技术跟不上发展,被市场淘汰的话,要升级技术必须要对整体技术方案进行技改升级。

    到那时候是剥皮剔骨的疼。

    柳教授和他的团队倾向于直接上马新的技术方案,新的技术方案生产的电机输出动力更大,扭矩更小。可是这套技术目前国内还不掌握,只有邻国小本子有。柳教授的团队乐观估计一年内自己能吸收消化了这套技术。

    柳教授的建议是电机暂时外购,所有的设备都依照新的技术标准采购,在此过程中还能再吸收和消化一些国外的先进技术。等他和他的团队完全掌握了这一套技术后上马产线,稍一磨合就可以大规模量产。

    这个方案的好处是技术起点高,避免重复投资浪费。

    可是这么一来,凌志电动车公司目前就成了一家做装配业务的公司了,什么核心技术都没有,什么都不能自产,那还是凌云理想中的一家以科技创新为主的公司么?

    周建利和他的技术员因此对这个方案反对很激烈。他们是要做个行业的开创者的,不是做一家装配车间的。

    凌云一时也不知道该如何选择,不过他暂时不准备介入争论,先静观其变吧!

    周建利不时朝凌云这边张望,见凌云并没有要插话的意思,只是事儿在面前的本子上记点什么,时而蹙眉思考。

    周建利考虑到两派争论,谁也不能说服谁,又缺乏一个能一锤定音的权威人士,只能寄希望凌云能有点担当,尽快结束争论。

    周建利站起来说:“凌总是我们公司的创办人,虽然凌总不太了解具体的技术,但是相信凌总对公司技术的发展路线是有自己的规划的,所以这个问题我们听听凌总的意见。”

    说完带头先鼓起掌来,其余人一愣,也纷纷跟着鼓掌起来,这次掌声倒是比刚才热烈了许多,不过凌云总觉得有些人似乎是在想看笑话呢。

    一个高中都没毕业的小屁孩,还是学文科的。估计画个电路图或者分析个磁场都办不到,这种技术路线之争,又能说出什么来?

    凌云站起来,也不谦虚,说:“既然周总让我谈谈想法,那我就谈谈,说的不对的地方你们大家谅解。”

    “刚才大家的争论我听了,我先表明我的态度,我更倾向于柳教授的方案。”

    台下嗡地一下子议论开了,柳教授倒是眼神光亮了起来。

    凌云摆摆手示意安静,然后开口说:“大家都知道,我创办这家公司,目的就是为了发展和转化一些本领域先进的技术成果。柳教授未来有先进的技术成果能给我,我没有理由不去转化成实际生产力。”

    接下来凌云话锋一转,说:“不过刚才大家争论的焦点过于围绕了技术的本身。”

    凌云把目光转向柳教授,问:“柳教授,如果明年我们引进设备,落地转化您的技术方案,那么多久能培养出熟练的技术工人?什么时候能形成大规模的量产水平?”

    柳教授略一思考,说:“一年,一年内我们的工人熟练度基本能满足把设备载荷拉满。”

    凌云点头又问:“如果我们今年先上马目前这个技术条件下的生产线,培训的工人能否和您的技术路线的设备的工人通用?”

    柳教授下意识地点头,说:“应该没问题,稍加培训后就行。”

    凌云笑了笑,说:“那就好办了,冲着能培养工人这一点,我们今年这条产线都必须上!”

    柳教授有些不满地看着凌云,凌云连忙解释了一下,说:“当然,柳教授的技术方案我们必须采用,什么时候柳教授的技术方案成熟,我什么时候上新产线。决不食言。”

    “至于旧产线造成的浪费,我刚才已经说过了,只要能培训熟练工,这条产线就值,就不是浪费。”

    “何况现有的这个技术方案的产品未来几年也不见得就会淘汰,我们可以用在低端产品上或者开发适应的产品把这个产能利用起来。”

    “再说即使旧产线到时候真不能用了,造成了浪费,这个责任也由我来承担,大家只要放手去做就行。”

    凌云话音刚落,周建利和年轻的技术员们就热烈地鼓起掌来,电机技术方案算是一锤定音,有了定论。

    柳教授一脸不快,他见多了乡镇企业的小老板为了赚快钱,放弃先进的技术方案,宁可降低产品品质也不愿对生产线进行技改的例子了。他觉得凌云也不例外,现在说得比唱得都好听,不过那也只是说给自己听听的而已。

    他要真信了,那就得如深闺的怨妇盼丈夫一样了,不知凌云那猴年马月才能想起升级改造产线呢!

    他嘟哝了句:“鼠目寸光”后觉得有些无聊,起身便欲出门而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