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手机站m.dajiadu8.com,服务器懒得转移了,凑合看吧!没收益,所以空间有限,请见谅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完了,我被朱元璋盯上了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大明:完了,我被朱元璋盯上了:正文卷 第一百四十章:谁?胡惟庸?请离我远点

    对于整个义军而言是有益的。

    也省了他再费心思去挑选合适的人赴任。

    最重要的是,在齐衡看来朱元璋培植李善长势力的意图已经非常明显。

    自己不能,也不应该去阻碍。

    这个时候去阻拦,铁定会让朱元璋对自己的真实想法产生质疑,最起码在齐衡看来是这样的。

    有贪权之嫌。

    而放任李善长离开安丰路前往金陵城,脱离了自己的视线,也最好的选择,也省的他在身边搅和。

    七天后。

    随着齐衡的伤势好转,前线西南方向汤和部传来了好消息。

    寿春、安丰、霍丘三地已经全部拿下。

    整个安丰路西南方向所有疆域全部收入义军统辖。

    并且,除了少数镇守城池的兵力外,汤和已经率领剩余将领全部赶往了西北部的常遇春处。

    有了汤和以及麾下兵力的相助,相信西北部的战事也会在很快结束。

    大帅府大堂内。

    最近几日心情极好的朱元璋,正坐在帅位上看着手案。

    自从施才英等人教导过他如何通过查阅这些文案来了解麾下各部情况后,朱元璋对此乐此不疲。

    就在这时,齐衡走了进来。

    看到齐衡的第一时间,朱元璋便立马起身走了过来。

    他手案,对着面前的齐衡说道:“恩公你看,这是咱让施才英给举荐主政寿春、安丰、霍丘三地的人选。”

    “你觉得他们怎么样?”

    看着朱元璋脸上轻松的笑容,但齐衡却并没有真的被这笑容所迷惑,只是笑着说道:“大哥,这官员任选的事情本来就是你该做的,又何必问我呢,我这病才刚刚有了起色,你就又要拉着我给你出主意了。”

    朱元璋傻乐一声,说道:“这些人原都是黄岗城和濠州城中的官吏,你应该是比较熟悉的,咱不问你问谁啊。”

    齐衡瞧了瞧名单上的人选,说道:“这些人我都没见过,我哪能知道,不过既然是施大人举荐的,想来应该不差,大哥你就看着谁顺眼就用谁呗,到时候看他们表现,不行再换。”

    朱元璋闻言,眼珠子一瞪,回过头来时,正巧看到了齐衡脸上的嬉笑之色,便笑道:“恩公,你又拿咱打趣。咱虽不懂政事,但这官员任命总归不能看谁顺眼。”

    朱元璋以此名单问齐衡,其本身就有试探的意思。

    想要看看这些人是不是齐衡暗中已经定下的。

    当然,即便是齐衡早就定下的人选,他也会用,但最起码他朱元璋要知道到底是怎么个情况。

    如今见齐衡根本没有推荐的意思,朱元璋的兴趣也就去了大半,说道:“算了,既然是施才英举荐的,干脆就照着他的意思吧。”

    一旁的齐衡听着朱元璋的话,反正是摆出一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样子。

    这官员任命的权力,可非同小可。

    当初就他一个人在黄岗时,出于方便的原因,他随便任命也就任命了。

    那个时候一切都刚刚起步,没那么多说道。

    可如今,有些事情还是要注意一下的。

    果然。

    在朱元璋说完刚刚那番决定后,眼珠子便一直盯着齐衡,见他始终没有反应,这才作罢。

    转过头来,便又说道:“恩公,如今汤和那边的战事已经结束,等他的兵力与常遇春汇合后,相信很快就能结束西北的战事,咱这两天就在想,等安丰路的战事结束后,就干脆搬到金陵去。”

    “黄岗城虽好,可到底只是一个小城,若想发展,还是得在金陵,咱听徐达传信的人说,那金陵城的城墙跟铜墙铁壁的似的,足足有七八丈高,城墙上可供十几人并肩而行!恩公你觉得如何?”

    齐衡想都没想,直接说道:“这是自然,金陵城不仅铜墙铁壁,而且是得天独厚,它北有长江之隔,东依钟山之险,而南面,苏、杭、湖一带,自大汉以来就是天下最为富庶的州县。它人丁兴旺,稻米富足,盐铁等物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得此一城,便可雄踞东南,进而窥视天下。”

    “当初我跟大哥你建议趁机攻打金陵,正是这个原因。”

    “而如今金陵城已被我义军攻占,自然是要以金陵为都城,朝四周扩散的。”

    在得到齐衡的同意后,朱元璋这才说道:“所以咱这次打算将所有人都带过去,咱妹子、徐达汤和他们,全部过去。”

    “可有一点,大家都过去了,这安丰路怎么办。”

    “金陵北临长江,防守时自然是一道天险,可平时就是麻烦事了。整个安丰路都和金陵相隔,若无一靠的住的人在这里,咱实在是不放心啊.......”

    问着这话,齐衡算是搞明白了朱元璋的想法。

    当即起身对着朱元璋说道:“大哥,咱们可说好了,之前我攻打下金陵后就急忙赶过来了,这金陵到底长什么样儿我都没看清楚呢。大家要都在黄岗也就罢了,若你们要去金陵,我也要去,可不能将我一个人丢在这里。”

    “大哥你是知道我的,要不是大哥你非要我做这些事,我才懒的管这乱七八糟的东西,金陵可是个好地方,总不能干苦活累活的时候想到我,享福的时候把我扔这儿吧。”

    虽然朱元璋没有明说要他镇守在安丰路,但齐衡却能听出来,索性便直接给他挑破。

    果然,朱元璋傻呵一笑,道:“咱思来想去,能够有本事镇守整个安丰路,又能处理这里政事的,也就恩公你了,所以,这次还真得恩公你镇守在这里。”

    闻言,齐衡当即不干了。

    “大哥,你这叫什么话,咱们今天把话说清楚,当初元军攻城时,我就说我留在这里守城,你非要我去打金陵,金陵打下来了,要不是为了救你们,我才不回来。现在好了,我中了一箭,差点死了不说,你还要把我留在这儿,你们去金陵享福,天底下哪有你这么当大哥的。”

    听着齐衡的嚷嚷,朱元璋当即大笑了起来。

    瞅着齐衡那认真的模样,朱元璋是开心的不行。

    以他朱元璋的性子,还真喜欢兄弟们之间有什么话说什么,直来直去,这也是为什么他最喜欢常遇春的原因。

    不过,随着他的身份转变,他不能像往常那样了。

    如果今儿这话是李善长说出来,朱元璋一巴掌就过去了。

    可如今是齐衡说的,反倒让朱元璋感觉互相之间没有那么弯弯绕。

    刚刚朱元璋之所以将想搬去金陵的事情与齐衡说,其实心里早打定了主意,只不过想要通过与齐衡商议这事来看看齐衡这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毕竟留守在安丰路的人,基本等于控制了如今他麾下几乎所有的地盘。

    甚至因为距离太远,信息传达不方便,要军政集于一身。

    如今见齐衡这幅模样,原本就对他很放心,如今就更放心了。

    笑过之后,朱元璋还是很认真的说道:“恩公,咱知道金陵是个好地方,咱淮西这穷苦之地肯定是比不上的。但咱如今手下不是没有合适的人嘛?而且这安丰路是咱义军如今的根基,出不得半点问题,如今也只有恩公你有这本事了。”

    可齐衡却斜着眼瞅向了朱元璋,说道:“大哥,虽然我平日里看不上那李善长,可说实话这处政的本事还是有的,如今河南江北行省境内基本没有元军可以威胁到我们,由他来主政安丰路不是正合适吗?你前几天偷偷将他给派去了金陵城,你不是早就想好要折腾弟弟我吧?”

    朱元璋眼珠子一瞪。

    “恩公,你这叫说的什么话,咱怎么会这么做,咱当时不也是看恩公你跟他李善长处不来嘛。”

    说到这里,朱元璋那脸上的表情又再次变化,说道:“说实话,李善长这个人虽然也确实有点本事,可恩公你也知道,这人在濠州时不是叛了咱去投靠义父嘛,虽然义父跟咱是一家人,可咱这心里头总不是个滋味。”

    “咱这人虽然平时没什么毛病,可就唯独在这忠义上看的极重,这事咱平时不说,可咱是要记一辈子的。而且,让他李善长主政安丰路,咱这不也是不放心嘛。”

    说完这些话后,朱元璋见齐衡脸上的表情有些松动,当即答应道:“只要恩公愿意镇守安丰路,你可以随便提条件,咱无有不准,不管是要人要粮还是要兵,咱都答应,说到做到!”

    瞧着朱元璋拍胸脯的保证,齐衡想了想说道:“当真无有不准?”

    “当然!”

    “那我可说了。”

    “说!”

    在朱元璋睁着个大眼等待时,齐衡还有些不好意思了。

    “大哥,我听说那金陵城中漂亮的大宅院到处都是,等你们进城了,可别被徐达他们都给先抢了,你给我留一间。另外,还有那金陵城中漂亮的大家闺秀,也给我留意住点,等大哥你找好了人选,我就回金陵,我这平章政事也不干了,大哥就看在弟弟我立了这些功劳上,让我在金陵享享福。”

    听着齐衡的话,朱元璋愣了。

    “就这?”

    “对啊,就这。”

    本以为齐衡会要权要兵,没想到只是这些,朱元璋当即说道:“没问题,我都答应你。”

    “不过,有一点不行,以恩公的才能,这么早想着享什么福,咱好男儿志在四方,今后恩公的前途且还长着呢,这平章政事你得干,其它的,咱都同意了。”

    “咱给你把全金陵最好的宅子留着,至于那大家闺秀,咱让你嫂子给你留意。如何?”

    齐衡无奈的叹口气,道:“唉,我还能说什么,谁让你是大哥呢。”

    顿时,屋里再次响起朱元璋那爽朗的笑声。

    为了让朱元璋对自己少些戒备,齐衡也是费尽了心机。

    甚至不惜自污名声,想要塑造出一个好色的形象。对于朱元璋主动提出的可以随便提要求,也是一个正经要求也没提。

    走出大帅府的大堂,正准备回去和秀儿在府里溜达两圈的齐衡,迎面碰到了一名书生模样的人。

    在看到齐衡时,这人便立马露出惊喜的笑容,对着齐衡拱手道:“齐大人!”

    齐衡瞧着此人的长相,绝对是第一次见,不由疑惑道:“你认识我?”

    来人似乎有些激动的说道:“下官有幸远远见过大人一面。”

    齐衡闻言,点了点头,道:“你叫什么,现在何处任职?”

    这人马上说道:“下官胡惟庸,如今在军备司冶铁区任职。”

    听到这话的齐衡傻了眼。

    “你说你叫什么?”

    胡惟庸有些疑惑,但还是老实的又说了一遍:“下官胡惟庸,如今在军备司冶铁去任职。”

    “你叫胡惟庸?”

    听着齐衡几次三番的询问,胡惟庸心中疑惑更盛:“正是。”

    齐衡张张嘴,想要说什么,可等了半天,最后却又闭上了嘴,只道:“你......”

    “算了,你还是离我远点吧。”

    留下这么一句话,齐衡跟避瘟神似的,直接走的远远的。

    只留下胡惟庸一脸懵逼的站在原地,不知道齐衡在知道他的名字后为什么会如此大的反应。

    而且看他的样子,似乎对自己避之不及。

    难不成,自己身上有什么让他嫌弃的?

    胡惟庸上上下下打量了一遍,可也没有发现什么异样。

    甚至在自己身上仔细闻了闻,也没有任何的异味。

    最终带着满脑子疑惑的胡惟庸,还是转身朝着朱元璋所在的大堂中而去。

    一路走回。

    齐衡不由的小声嘀咕道:“今天是真他娘的晦气。”

    胡惟庸是什么人,齐衡不敢说非常了解,但最起码还是知道大名鼎鼎的洪武年间胡惟庸案。

    这一个案件不知道牵连了多少文武官员,杀到最后甚至达到了只要有过书信都会砍头的程度。

    也不知道自己今天跟他废话了一句算不算......

    对于这个胡惟庸,齐衡的态度还是敬而远之的好。

    管他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被砍了头,只要离他远远的就是了。

    这人,完全就是个瘟神。

    虽然距离历史上的胡惟庸案还有很久的时间,但还是‘洁身自好’的好。

    这玩意儿就是个定时炸弹,不对,是定时核弹。

    一旦炸了,那就是震惊天下的大事件。

    想到这里,齐衡觉得自己还是有必要提醒一下自己身边的那些人,省得到时候谁因为一封往来的信件而惹火烧身了。

    回到院子里,在秀儿的搀扶下,齐衡便准备到大帅府的后院里转转。

    虽然他现在也能自己走路了,可体力还是有限,尤其是时间长了很容易就不小心动了伤口。

    当然,他绝没有找借口占便宜的意思。

    可刚走到门口的他,便迎面又碰到了刚刚见过的胡惟庸。

    “你又来干什么?”

    自己都故意避开他了,这小子竟然还主动找上门了。

    胡惟庸瞧着齐衡对自己的态度,实在有些搞不明白,但没办法,手上的事情还是要办的。

    他手中捧着一份调令,说道:“齐大人,恩师李善长如今在金陵城处政,可收下官吏不足,又不敢擅自启用金陵城中旧臣,所以想要将在下调去金陵城内任职。”

    “属下刚刚前去大帅处请示,但大帅有言,如今政事由齐大人您一体节制,所以属下不得不来叨扰大人了。”

    问着胡惟庸的话,齐衡稍微一琢磨便明白。

    显然不管是李善长还是胡惟庸,都想通过朱元璋直接将这事给定下来,免得齐衡从中作梗。

    却不曾想,之前齐衡命人将案卷主动向朱元璋汇报,如今朱元璋也投桃报李,表现出了对齐衡的信任。

    不过,齐衡却压根没有这心思。

    他恨不得这辈子不再见这胡惟庸,当即说道:“调令拿来。”

    胡惟庸递上。

    齐衡转头看向秀儿,秀儿心领神会,立马返回屋中取了笔来。

    齐衡是一秒也不想跟这胡惟庸多待,很快便在调令上草草画了一个准字,随后便让秀儿扶着他离开了。

    握着手中签署后的调令,胡惟庸心中的担忧消弭无踪。

    想到自己即刻便能前往金陵城去见自己恩师,在自己恩师麾下做事,心情万分愉悦。

    可望着齐衡离开的背影,眉头又不自觉的皱在了一起。

    “这齐大人,为何总是对我避之不及?”

    胡惟庸是怎么想也想不明白。

    虽然齐衡和自己恩师李善长不对付的事情他清楚,可如果真是这个原因,齐衡大可想一万种方法对付自己,又何必摆出如今这幅神态。

    实在想不明白的胡惟庸,只好摇了摇头,朝着大帅府外离去。

    夜晚。

    陈都突然来到了齐衡的面前,将一封密信交给了齐衡。

    拆开仔细查阅后,齐衡沉默片刻。

    然后说道:“既然大帅要知道,那就让他知道,不过要表现的正常一些,不能被发现是我们故意的。”

    陈都点头,奉命离开。

    屋子里坐着的齐衡,瞧着手中的密信,心思在不停转着。

    郭天叙想要通过旧部暗杀朱元璋的事情,不知道从什么人的口中泄漏,现如今朱元璋已经知道了。

    如果将自己换成朱元璋的身份,只需稍微一想,便能想到,这事他朱元璋既然都知道了,暗卫不可能不知道。

    那为什么齐衡却从来都没有跟他说过呢?

    在明白此刻朱元璋心里可能出现的疑虑后,齐衡自然不能让他心中的疑虑继续放大。

    心中已经有了合适的对策。

    第二天一早。

    齐衡依旧如往常一样,早早起来都会到府中转转。

    还不等他出门,三名官员便已经来到了门口求见。

    门前这三人齐衡都不认识,也从未见过,不过却能猜出是什么人。

    昨天朱元璋就问过自己派往寿春、安丰、霍丘三地主政的人选,当时齐衡虽然什么都没说,但对于这三人的情况还是一清二楚的。

    他们既然是施才英和周念从黄岗城以及濠州城内选上来的,自然也就是他们的属下。

    同时,也是按照齐衡规定的各职位锻炼后通过才冒出来的。

    这些人哪怕还未曾见过齐衡一面,也都天然的归属于齐衡的派系。

    今日他们前来,估摸着也是要动身了,所以前来拜见。

    正如齐衡的猜想。

    三人在见到齐衡时,当即恭敬的拱手一拜,道:“属下耿云、高文彦、房满,见过大人。”

    齐衡细细瞧了瞧面前的三人,点点头:“起来吧。”

    随着三人起身,齐衡问道:“准备出发了嘛?”

    三人中的耿云立马回道:“回大人,正是,那边催的急,施大人便说要我们早点赶去。”

    对此齐衡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嘱咐道:“该说的施大人应该都跟你们说过了,我只强调一点,你们前往各地主政一方,代表的是咱义军的脸面,大帅的脸面,咱义军在百姓眼中本就是叛军,如果你们到了地方后鱼肉百姓,贪赃枉法,败坏的可不仅仅是咱义军的名声,坏的更是义军的根基。”

    “如被发现,对待贪赃枉法之辈,我绝不会留情,希望诸位谨记。”

    三人神色肃穆,当即道:“大人放心,我等一定谨记于心。”

    “好,去吧。”

    “是!”

    随着三人离去,余光道的身影也出现在了院子门外。

    “余先生,你随我来。”

    院子中给余光道留的屋子中,齐衡坐在案桌前的椅子上,对着余光道说道:“我说你写。”

    余光道点头,急忙来到了案桌旁坐好,磨墨提笔。

    “给我写一份上报大帅的案卷。”

    “如今安丰路各处疆土攻克已是定局,为理政所需,需设安丰路总管府,拟任施才英为安丰路总管府总管。周念为濠州州尹。”

    “黄岗城毗邻濠州,归入濠州所辖,设寿春城为安丰路总管府所在,寿春城紧邻淮河,顺其直流、支流,可与安丰路境内四通八达,乃最佳都城所选,且安丰路自古便以寿春为都城,名正而言顺。”

    “故,上报大帅以批示。”

    说到这里,齐衡话音便结束。

    不到片刻,余光道也提笔完成。

    在面前的文书上轻轻一吹,使墨迹不至于混乱,这才将文书交给了齐衡,说道:“大人,你看看。”

    齐衡接过上下查阅后,说道:“行,特我将此文书上报大帅批示。”

    “是。”

    如今随着安丰路各处疆域的攻占,疆域已经十分辽阔,如果继续按照以往简单的处理,根本无法再满足需要。

    而且,如今的施才英不过是一个黄岗城的县令,虽说黄岗城特殊,但官职太低。

    无论是周念,还是刚刚派出去的耿云、高文彦、房满,其所辖城池都是一府之地。

    赴任后便是府尹。

    而施才英从中统辖,没有个名正言顺的官职是不行的。

    所以,齐衡此番就是要将整个安丰路的行政体系规整。

    如此一来,才能上通下达。

    施才英坐镇寿春城内,统辖安丰路全境府州,各府州则下理各县,其后各乡。

    利用各地之水路,可快速传递情报和讯息。

    是安丰路首府最合适的设置地点。

    虽然按照朱元璋的话,安丰路之后由他军政一体节制,但到底还不到时候,朱元璋还在这里,该请示领导的还是得请示。

    在秀儿的陪伴下,齐衡走出了大帅府的大门,径直来到了黄岗城县衙内。

    看着此刻正在县衙中处理政务的施才英,齐衡当即说道:“施大人。”

    闻言,施才英抬头看来,见到齐衡,急忙起身快步走了过来,搀扶着齐衡来到了案桌前,说道:“大人有什么事喊我一声就过去了,何必自己过来呢。”

    齐衡道:“在府里走动也是走,出来走也是走,就干脆不麻烦你们了。”

    说着,齐衡便询问起自己关心的事情。

    “我要你派人调查的情况如何了?”

    似乎猜到了齐衡会问到这个事情,施才英当即从案桌的公文堆中找出一份折起来的地图。

    这地图十分粗略,只是将整个黄岗城以及濠州周边的地形画了出来。

    施才英指着画上的地形,说道:“大人你看,濠州、黄岗、凤阳三地之间,皆是一望无际的平原。这里毗邻淮西支流,土地肥沃,是种粮的上好之选。”

    “根据粗略的估算,三地之间的土地有15万顷(近万平方公里)左右,但因为实在宽广,虽毗邻淮河支流,腹地却依旧河流缺少,想要取水,还需打井。”

    “按照大人的设想,属下觉得在这里,若设一常备水库,便可大大改善这15万顷土地的用水问题。”

    “并且,因紧靠淮河支流,东濠水和西濠水,往后运输漕运便可顺道而上直通淮河,顺淮河河道,可抵达整个安丰府,极为方便。”

    “并且,属下在实地查探过后,发现一处地势低浅之地,其内高度很深,应该足以满足我们的需求。”

    听着施才英的讲述,齐衡一边看着他自己画的图,一边在自己系统空间中查看着系统奖励的各省各市详图。

    如果施才英的话没有问题,那这里确实是一个合适的选择之地。

    齐衡之所以会想到要在濠州黄岗附近寻找一处大面积的适宜种植的耕地,原因其实也很简单。

    如今的黄岗城中,足足容纳了十八万的百姓!

    当然,这是因为涵盖了原本黄岗、濠州以及滁州三地的全部百姓。

    但这样的人口规模,可是非常恐怖的。

    按照历史上的记载,在朱元璋一统天下后,北方诸省皆有不同程度的人口损耗。

    其中山东河南最为严重,富庶的河南山东之地,到明朝建立时,人口相加竟然才不过一百多万。

    整整两个行省的土地面积上,竟然才一百多万的人口,可想而知有多荒凉。

    而其中情况最好的,莫过于山西。

    山西因为身处太行山脉之中,地理优势让他们没有遭受太多的灾难,元末的水灾也没有太过影响到山西。

    甚至还连年丰收。

    所以,整个山西的人口总数保持在五六百万的程度。

    可这五六百万的人口,却是分散在整个山西境内的。

    如今,仅仅一个黄岗城,曾经的一个小镇。

    竟然容纳了十八万人口!

    这还仅仅只是登记在册的百姓数量,加上此刻城中的一万兵力,人口总数便达到了惊人的十九万!

    这样的人口规模,即便放在整个濠州境内,也足以让濠州各处开花。

    如果按照当初李善长的办法,一定会使城中的百姓回归到原地。

    以此分担黄岗城的压力。

    不过,齐衡却并不打算如此。

    百姓既然已经来了,再行迁移肯定会产生民怨。

    这是其一。

    其二,百姓散了有散了的好处,聚集在一起,也有聚集在一起的好处。

    如今全国各地都是一片萧条。

    即便这些百姓分散到各处,他们又能给当地带来多大的改变?

    并且,为此他还得支付相应的损耗,如管理成本的增加,运输支出的增加等等。

    既然如此,何不将他们留在这里,让整个黄岗城、濠州这一带,依靠着这些百姓的生产力和劳动力,迅速的发展起来。

    然后由点带面,倚靠安丰路境内天然丰富的水路,盘活整个安丰路的经济。

    不过,这只是战略层面的展望,关键的还是如何落地。

    首先这十八万百姓,外加一万兵力每天吃的粮食,该如何解决。

    如果大面积的种植土豆之类的高产粮食,自然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但显然不是长久的办法。

    诸如玉米、土豆、红薯之类的高产量粮食,都只能当作副粮。

    除了口味习惯这些原因外,各种粮食当中所蕴含的营养成分也不同,小麦水稻既然能够经过几千年的文明演变依旧是华夏人主食所用,自然是有其道理的。

    当然,这年头别说小麦水稻了,有的时候能抢到几块树皮都是幸事。

    但齐衡的目标显然不仅于此。

    所以,解决自身粮食产量问题,甚至达到产出的程度,是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

    如今黄岗城内的百姓虽然多,但依靠着这一年来齐衡在黄岗城的治政成果,尤其是等到秋收时,满足城中百姓短时间的粮食需求还是足够的。

    但来年、后年、大后年,如何解决。

    黄岗城外的良田就这么点,无论分给谁,产量也就那么点。

    所以,在齐衡的思考中,便打算玩一场大的。

    光在黄岗城周边发展没有多大的前景,要来,就将整个濠州西面全部改造成粮产区。

    一万五千顷的土地,就是150万亩的土地。

    只要能解决腹地用水的问题,就能将这150万亩的土地化为良田。

    假设全部种成土豆,仅一季,便可得土豆750亿斤,5亿石。

    当然,这是理论上的。

    如果种植水稻,可得10.5亿斤,700万石水稻。

    按照Y安地震时补助的粮食标准,每一个成年人一天的粮食补助1斤计算。

    一年就是365斤,而10.5亿斤的水稻,就可以满足280多万人口一年的需求!

    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数据,以及这一片区域的未来潜力。

    其中还有很多不可预知的因素,比如,不适合种植的地形、每年消耗量,劳力一家妇孺消耗、人力无法满足所有土地耕种等等原因。

    可哪怕最终的结果达到理论数据上的十分之一,产量也足以让黄岗城中的十万兵力一年吃饱喝足。

    甚至还能盈余近一半,到时候满足了基础的粮食需求,盈余的粮食便可以成为货品,对外界交易,达到物资交换的目的,使百姓的日子更加富足。

    不得不说,这个设想的可行性还是很高的。

    尤其是完成这一设想的基础条件他们都已经具备。

    水泥、混凝土、钢铁、大量的劳动力,前期建设所需物资等等。

    在脑海中不断推算,拾遗补缺的齐衡,越发觉得这个工程的可行性很高。

    不过想到施才英马上就要赶赴寿春出任安丰路总管府总管,齐衡便说道:“这样,你继续考察,看有没有什么并未计算其中的因素,另外,在完成考察后,你执笔拟定一个大的计划,随后交付给周念。”

    “此后的细节,则由周念来接任继续。”

    听着齐衡的话,施才英一愣。

    “大人,可是属下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好?”

    齐衡听的出施才英的疑惑,便笑道:“你马上就要离开这里了,此后的事情也只能由周念接任了。”

    施才英还是没有听太明白什么意思,可齐衡却没有再多说。

    如今文书虽已经上报朱元璋,但具体结果还需要朱元璋最终裁定。

    所以在结果下来之前,最好还是先不要说的好。

    面对齐衡故弄玄虚的话,施才英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而齐衡却在这时对着身边的秀儿说道:“秀儿,我们回去了。”

    压根不管此时施才英那满脸的困惑。

    当齐衡回到府书走了回来,在看到齐衡时,立马说道:“大人,大帅已经阅批了。”

    结果没有出乎齐衡的意料,因为自己文书上的内容基本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也没有太多出乎意料的事情。

    施才英的升任这几乎是所有人心中的共识。

    而至于总管府的设立,以及城池的选择,也不算什么意外的事情。

    随之,齐衡便直接说道:“将文书送去县衙交由施才英看一下,省的他今晚上睡不着。”

    余光道不太明白齐衡这话中的意思,但还是按照他的命令去做了。

    县衙中。

    正如齐衡猜测的一样,施才英整个人的心思都在思考着齐衡刚刚那些话的意思。

    直到余光道到来,并且将文书上的内容交给他看后,这次明白了齐衡为什么说要周念来接任了。

    悬着的一颗心也终于落了下来。

    不过想到接下来濠州要进行这么一场宏大的工程,施才英还真舍不得走。

    因为他很清楚,如果这个工程完成,整个濠州北部将彻底成为整个安丰路的经济中心。

    因为这里是最有钱,粮食最多,百姓最多的地方。

    反倒是自己去的寿春,虽是都城,却有些名不副实了。

    最重要的是,工程一旦完成,将对整个安丰路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功绩,政绩!

    甚至可能名留青史。

    因为这一片粮区的建成,会有多少的百姓免于饥饿。

    如果这么大个工程是别人跟他说,施才英只会当作一个笑话来看。

    可这毕竟是齐衡啊......

    自从他来到黄岗城,出任了黄岗城的县令后,他所看到的,见到的,哪一件不是奇迹。

    对于齐衡,他已经产生了天然的信任感。

    哪怕他跟自己说他能将月亮捞下来,他也会认真思考一下是不是自己目光太过短浅了。

    不过,他这个人最大的优点就是看的开,眼光看的很远。

    虽然有点被周念捞了便宜的心情,但想到周念是自己的至交好友,接下来自己也有自己要做的事情时,心里也就没有那么想不开了。

    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能发挥价值的地方。

    没有必要因为这个事情而想不开。

    相反,他应该好好想想接下来作为整个安丰路的总管,自己该如何做。

    一旦这个产粮区真的建成,自己该如何配合他们,亦或者提前准备。

    比如漕运的建设.....

    还有,一旦这个计划破产了。

    接下来整个黄岗城濠州城中十多万的百姓口粮,该如何解决。

    毕竟,如今以黄岗城中的存粮以及今年的收成,也仅够支撑一年左右的时间。

    如果这些劳力全部去开耕荒田,建设水道、水库。

    粮食的产量绝对会下降很多。

    想着这些,施才英对自己接下来前往寿春城后的政务也有了大致的想法。

    不管怎么说,粮食和人口一定是当前最为主要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加上寿春城以及西南方向的安丰、霍丘两地,因为脱脱大军的征调兵力,壮劳力十分的短缺,这些事情都是阻碍他完成治政方向的困难。

    如果能够解决这些事情,并且在短时间内恢复这三地的耕种劳作,或许还能赶得上今年年前的秋收。

    如果事情顺利,对于明年开春后的计划,就有了极大的帮助。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