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手机站m.dajiadu8.com,服务器懒得转移了,凑合看吧!没收益,所以空间有限,请见谅

首页

历史军事

骑砍三国之御寇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骑砍三国之御寇:安得倚天抽宝剑 第653章 衡轭

    第653章 衡轭

    即便如此,黄忠部现今的扎营位置,就是标准的“侧水侧敌”,他的西面是临湘城,南面便是湘水河道的分支,中间可供腾挪的地方不到二三十里,王政之所以令魏延去援助徐方那边,便是因为这里地形狭窄,兵马太多也摆不开阵。

    文聘年纪虽轻,却在刘表麾下征战已久,对这样的地形一目了然,因此听了那县尉说完后,当即就明白了扬州军围城军队所面临的困境是什么了,更对扬州军为何这样排兵布阵了然在胸,不由微微颔首:“如此说来,若是贼军攻城,其所会选定的主攻地点定是为临湘城南无疑了。”

    “禀将军,应是如此。”

    “如今情势便是如此了,”文聘顾盼左右,沉声说道:“临湘乃是我荆州长沙的首府,更是北上南郡的咽喉要地,不容有失,虽然张太守不慎中计,先败一阵,导致城内士气低迷,但是城内守军仍有过万之数,短期内当无失陷之危,咱们也要尽快前去救援!”

    “针对接下来的大战,诸君可有良策?请尽管讲来。”

    这会王粲也和文聘一起,走到几案上的地图观看,王粲不仅身材矮小,相貌不扬,更有一个毛病,每次思忖之时就下意识挤眉弄眼,显得极为猥琐,这也是明明是山阳郡的名门出身,却得不到老乡刘表重用的原因之一,此时他一边观看地图,一边便在不停地挤眼,看了片刻,突然说道:“仲业,以我看来,临湘敌军的布阵,似乎不单是隔水相望这么简单。”

    “哦?”文聘讶然问道:“仲宣(王粲的字)有何高见?”

    “仲业你看,城西是黄忠、周泰部,城东是徐方部,黄中部的后面便是建昌的方向,上边正是罗县,现在还多了一个魏延,正在沿水而下。去与黄忠周泰部会师,这个阵势.是不是在摆衡轭阵?”

    “衡轭阵?”文聘闻言一怔,旋即探身仔细观瞧,他也是知兵之人,不一会儿便看出端倪:“咦,似乎的确如此,他们这是做好了持久攻城的准备了吗?”

    衡轭阵,与长蛇阵相似,采用多路纵队并排的形式,要求大将有高超的战术指挥能力,善于寻找战机和在军队的轮换中避免疏漏,战力持久却不利速决。

    相比长蛇阵,衡轭阵在协同作战的能力要强上许多,不过机动力上稍显不足,加之人数一旦过多指挥的难度便会变大,所以在天朝战争史上的后期,因为战役规模越来越大,参战人数越来越多,衡轭阵便逐渐没落,鲜少出现,反而在东瀛那边大放异彩。

    如日本战国名将武田信玄所创的“武田八阵”,上杉谦信所创的“车悬阵”,其实皆是由衡轭阵演变而来。

    “非也。”王粲说道:“仲业你且想想,如果咱们驰援临湘,城外目前的几支部曲,你会先选择从何处下手?”

    “黄忠、周泰两部并军,方与徐方部夹河相望,且又深陷‘侧水侧敌’的死地之险,”文聘沉吟片刻道:“而魏延部又是向着徐方那边的方向而去,显然他们这边的实力更弱,自当先取周泰这一处!”

    “然也。”王粲微微颔首,笑道:“先取弱者,这是人之常情,但是仲业请看,周泰部虽弱,东边有建昌、西边有湘南,相距皆不足百里,扬州军在这里也留下了部分守军,如果周泰部遇敌,那么甚至不需要黄忠部帮忙,只这两座城中便可立时凑出两千援军,朝发夕至。”

    “而咱们若要去打周泰,也必须要先过河,当其时也,我军已经过河,与周泰部挤在区区数十里宽度的一片区域之中,一旦建昌和湘南的扬州援军又忽至湘水北岸,到那个时候,却是形势逆转”

    凝视着剑眉紧锁的文聘,王粲微微停顿,用力地挤了几下眼,一字一顿地道:“‘侧水侧敌’的,已然不再是周泰部了,而是我军驰援临湘的兵马了!”

    一旁的众将面面相觑,纷纷悚然,有人忍不住道,“先生言下之意,是说王政令麾下几只部曲在临湘城外摆出衡轭阵,其实并不是以攻城为目的,而仍旧是想故技重施,依然围城打援?”

    “估计是这样的。”

    “那我军该如何应对?”

    “嗯”王粲寻思片刻道:“方今之策,唯有一计。”

    “什么计?”

    “不援临湘,先复湘南、醴陵!”

    “先复湘南、醴陵?”

    “不错。”王粲挤眼挤得更厉害了,“必须先行截断敌军围城的侧翼,使我军不必有后顾之忧,随后大举驰援临湘,再取周泰,黄忠两部、最后与徐方、魏延部在城东决战!”

    汉寿城里,文聘与诸将集思广益,谋救临湘之时,这时的王政也正在思考如何应对已经抵至的荆州援军。

    听到援军的头领乃是文聘之时,王政登时不敢大意,立刻便令前线重点关注。

    限于年纪尚轻,加上荆州近十年来甚少外战,此时的文聘声名更多是显于州内,尚未曾扬名天下,荆州以外少有人知。

    但王政这个穿越者却是不在此例,他至今记得,后世网络上对于文聘的一句评价,那便是未有败绩!

    三国志中的形容则更为具体:聘在江夏数十年,有威恩,名震敌国,贼不敢侵。

    文聘随刘棕降曹操后,相比于官职更高的蔡瑁和张允等人,曹操明显更看重文聘的才能,对其予以重任,封文聘为江夏太守。

    而文聘也没有辜负这番信任,替曹操守了江夏几十年,抵挡了多次入侵,可谓不动如山,连骄矜桀骜的关羽也多次被其击败,难越雷池半步,尤其是寻口之战,文聘还乘胜追击,在汉津抢掠了关羽的粮草,顺带着在荆城烧毁了关羽的战船。

    关羽死后,荆州被东吴所占,江夏登时便要直面敌国的压力,不过相比难缠的关羽,孙权可要容易对付得多,即便是在孙权亲率数十万大军围攻江夏的时候,文聘依旧能凭借自身的军事才能,在兵微将寡的危险境地,坚守足足一月有余。

    期间,文聘在缺少士卒的情况下,还用上了疑兵之计。他特意将自己的情报,暴露在孙权的细作面前,白天故意睡觉,传递假的情报给孙权。孙权多疑,自然不敢轻举妄动,这一举措替文聘争取了不少时间。

    待到孙权决定大举进攻时,曹叡援军已至,眼见于此,孙权如何不知道中计了,偏偏他又无可奈何,只得退军。

    至于三国演义中,对于魏国的将领,除了几个主要人物,其他人物都没有太多正面的描写,唯独文聘例外。

    专门几段的相关情节,虽然没有明说文聘有多厉害,却字字是讲他的牛掰。

    比如长坂坡之战,赵云单骑救主,七进七出长坂坡,连挑曹操数十员大将,先败张郃,又突破了马延等四将的围攻,就连在远处观战的曹操都被惊动,赞叹赵云神勇不下当年吕布。

    但赵云都被捧到这个高度了,却在“文聘引军赶来”后立刻“人困马乏”,连忙带着少主策马逃奔,见到张飞后赶紧呼救。

    又比如刘棕投降曹操后,还要特地备注文聘本是想要投奔刘备,却因兵荒马乱找不到刘备,两人方才就此错过,对比一下,这可是太史慈都没有得到过的评价,只能说明历史上的文聘实在太过厉害,但因为他是魏国的将领,不符合演义的主题褒刘贬曹,又不能蓄意丑化,因此到了演义后期,文聘基本没有再出场过。

    次日一早,便有军报送来。

    哨骑探知,大约是奉了文聘的调令,汉寿的军马中有一部开始向长沙郡方向运动,并又有武陵、南郡等各地的军马也逐渐开始朝汉寿一带集结的态势。

    如此一来,长沙郡的敌人就大致形成了两条战线,前线是临湘、汉寿,以防守态势为主;后边是正在赶去的其他军马,可以预想,待荆州的军马赶到,文聘十有八九,必会由防御转变为攻势。

    王政与前线下达军令,既定部署不变,短期内,仍然以围临湘、引诱汉寿一带敌人驰援、从而打援为主,若敌人不动,则可改打援为攻城。总之,无论打援成功与否,务必要在荆州的兵马全数集结之前攻下临湘城!

    打下临湘,就等同卡住了南郡、武陵等地荆州军的脖子,在未来可预见的激战中,天军就能占据较大的先手主动权。

    另外,在遥控指挥临湘战事的同时,王政这边也在和庐江的周瑜不断书信来往,沟通这一路对江夏黄祖的战事,毕竟从一开始他在南征荆州上就准备水陆并进,两路齐发。

    一边是明攻,一边是暗袭,明攻的对手是文聘和张羡,而暗袭的对象则是荆州的另一位大将黄祖,这两人加上黄忠,正是东汉末年荆州籍的三大名将,这一次却因王政要上演一场同室操戈!

    庐江这边厉兵秣马之际,不过两日功夫,临湘的战局就又出现了变化,却是黄忠突然传来一封军报。

    黄忠既然身在前线,那么从某种程度上说,他就比王政还要清楚敌人的动态,自文聘去到汉寿,临湘附近的长沙军就全部动了起来,接二连三地开至汉寿、临湘沿线,黄忠和周泰自然也要商议如何应对,周泰认为,在这个时候需要对临湘继续做出一些恐吓的动作了,不然让城内的守军看援军持续来到,必定会士气振奋。

    这番分析倒也有理,所谓此消彼长,敌人一旦士气振奋,扬州的军马也许就有可能士气低落,在这个时候,给敌人一点恐吓,也算是振奋一下本部的斗志,黄忠思忖片刻,便同意了。

    随后周泰便令人写了一封信,同样的内容写了数百封,一阵箭雨,悉数射入城内,这其实也是攻城的惯计,毕竟人人皆知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张羡得信,展开观看,见上边没写几行,大意写道:以惴惴临湘五里之城,十里之郭,焉能抵我十万虎贲?先顺者赏,敌之者诛。不降则屠!

    这牛皮吹的,如今世人皆知,掩有九郡之地的王政的确实力雄厚,或许真能召集十万虎贲,但临湘城下才有多少?

    再说了,能调集十万,不代表他他可全部拿来攻打临湘啊!

    张羡几乎可以肯定,这绝对是周泰故意在夸大其词,想以此来动摇他的军心,不过他能明白却不代表普通百姓不会轻信,当即便道:“传令下去,无论百姓士卒,有得敌人之信件者,需得立刻上交,不得私留!”

    “诺。”

    “城外黄巾贼布阵如何?”为了振奋人心,高举大义,如今王政的军马在临湘城内再次回到了曾经熟悉的称呼。

    “贼将魏延部已然来到,与徐方部合军一处,驻扎在城南,约有万数,另外黄忠、周泰部则驻扎在城北,约有五六千余,总计不到两万人。”

    “汉寿的消息如何?”

    “文将军已传下军令,让太守死守城池,不可轻易出城。”樊令说道:“其他郡县的援军正夜以继日赶来汉寿、临湘,目前总计援军两万余人。如果再加上江夏黄祖那边可随时调动的军队,此次来援我城的人马约有三万。”

    “大善!”

    张羡拍案而起,顾盼左右,奋然喝道:“便是加上南昌的王政亲军,如今贼寇的军马总共也就三四万人,而文将军能调动的援军就有三万,再加上咱们这边的兵马,加上主场作战,便是野战也是大有胜算,遑论吾有坚城可依?”

    说着,他将手中书信遍示众人,连连冷笑:“黄巾贼寇技止于此,见我守城严密,无机可趁,便只能虚言恫吓,妄想赚城!”

    “太守所言甚是!”

    众人纷纷颔首,深以为然,有人便道:“现在唯一可虑者,是南郡、武陵等地的军马调动还需要一段时间,但无论如何,怎么也比他徐州、扬州的兵马要早到临湘。”

    “黄巾贼寇不会看不出这点,时间越拖下去,形势对他们便会愈发不利,所以末将以为,贼军在近日内定会发动一次大规模的攻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