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2014:风起青萍之末 第206章 落后技术的用武之地
说起“手机病/毒”
这在林灰听起来这已经是一个比较遥远的词汇了。
前世21年虽然不能说手机病/毒销声匿迹了。
但普通用户不搞一些骚操作的话基本不用担心手机病/毒的危害。
即便是安卓手机用户也不需要刻意担心手机病/毒。
比起忧虑手机病/毒。
往后几年的话,用户其实更应该慎防的是电/信诈/骗。
至于说为什么现在手机病/毒如此猖獗呢?
可能跟现在移动互联尚未完全标准化有很大的关联。
虽然移动互联已经崛起了。
但却还没完全崛起。
和后世几年移动生态相对比较规范不同。
以往后几年的眼光来看此时的移动生态依旧具有浓重的“草莽”气息。
距离真正意义上的标准化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正因为移动互联尚未完全标准化。
使得相关的移动互联生态建设并不是很到位。
很多时候当手机用户在获取手机各种资讯的时候总会有意无意地进入到各种原本应该属于电脑端的网页。
这些网页并不是规范化的。
一些原本存在网页端的病/毒木马之类的很可能会在这个过程中接触到手机用户。
用户在实际使用手机的时候如果稍不留神就很容易中招。
智能移动设备本就是需要同外界进行复杂交互的。
这个同外界交互的过程是伴随着一定风险的。
如果外面的环境有风险的话手机意外中招的可能性也会增大。
手机病/毒肆虐这个问题想要根除的话。
只能依托于移动端相应的生态建设。
之所以现在生态建设还不到位,并不是相应的软件厂商不给力。
而是因为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情况。
林灰觉得这背后应该是网络建设的原因。
尽管4G在我国持续快速扩张。
但林灰印象中到14年10月份我国4G用户也没达到1亿。
更何况现在才刚刚2014年年中。
实际上4G用户估计也只有五千万左右吧。
尽管“五千万4G用户”已经很可以了。
这个数字从世界范围看已经不小了。
但相对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而言。
即便是能有1亿的4G用户也不够。
哪怕是1亿的4G用户相对于13亿的人口基数。
4G用户占国民比例还不到10%。
这个覆盖比率不要说良好的移动互联生态了。
当多数网民还在用2G上网呢。
就是一些前世很火的国民级应用都没法普及。
现在这个情况注定了一些前世曾经火热的国民级应用没啥生存空间。
就比如说某音之类的软件。
纵然林灰很清楚这些软件的运营策略以及开发基数。
纵然现在林灰搞该类软件基本不用担心有啥竞争对手。
但现在搞出来也很难重演当初的辉煌。
一个软件能够火热起来除了涉及到经营思路、产品模式这些。
也要考虑到时代背景。
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没相应的网络设施难道要林灰去帮忙建基站么?
呃……倒不是林灰不想,心有余而力不足。
官方敢于大刀阔斧的建基站是因为手握几千亿级别的现金流。
林灰现在这点钱不够看。
而且并不是4G覆盖就完事了。
想要真正的全民级应用的兴起还需要资费费用的下降。
现在虽然4G用户基数几千万了。
但此时的4G资费依然不能说是很友好。
现在的几千万的用户,多数4G用户只是图个新鲜。
并不是所有人都日常应用4G。
因为4G相对高昂的费用以及4G场景下应用相对比较贵乏。
以至于现在还有很多4G无用的声音。
这种质疑像极了人们曾经面对3G的质疑和几年之后人们对于5G的质疑。
(关于3G,林灰其实没啥印象,很无感那种。
从使用终端就可见一般。
相比于曾经特地购买5G手机体验5G、购买4G手机体验4G。
林灰印象里是从没记得有曾专门购买过3G手机。
事情似乎也是如此。
除了部分运营商3G经营了一段时间之外。
我国似乎就没怎么从3G逗留。
几乎就一夜从2G跨越到了4G。
但不能因此就说3G没用。
不一步一个脚印的走过来。
怎么知道没有未来发展的隐患呢?
林灰觉得没有曾经的一步一个脚印按部就班地扎实推进也不可能有后面4G的弯道超车。
至于说5G,林灰穿越前夕对于5G的应用很像是现在人们对于4G的态度。
在普通人看来,5G除了网速稍快之外。
实际上并没有改变太多人的生活。
以普通消费者实际体验5G的话似乎除了能觉察到网速稍稍快了一点点之外也感觉不到太多了。
普通消费者的体验自然是真实的。
不过林灰觉得并不能据此说5G比较鸡肋。
林灰记得关于5G官方在规划的时候相应的表述是:
“5G 的应用场景包括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大连接物联网(mMTC)和低时延高可靠通信(uRLLC),
前者主要面向娱乐、社交等个人消费业务高速率、大带宽的宽带应用,后两者主要面向物物连接的应用场景。
5G 预计 20%用于人和人之间的通信,80%用于物和物之间的通信……”
看得出5G在应用的时候其本质类似于架构物与物之间的连结之后再回馈于人。
正因如此,在5G兴起的初期。
以普通人的思维出发,暂时感受不到5G太多的用处其实也是很正常的。
仅仅人与人之间的通信不是5G的全部,仅仅物与物的通信也不是5G的全部。
只有等物与物的连结构建完毕,再让物与物之间的连结能同人们之间的交往有机结合在一块。
或许人们才能感受到体验上的质变。
而物与物之间的连接实际上所指的是万物互联。
这是一个相当宏大的构想。
也正因为如此,而这个过程注定了时间不会短暂。
从3G到4G的变化对外界的影响是线性的。
之所以从3G到4G的变化是线性的。
4G 时代的消费需求在3G 时代得到良好累积。
技术升级一旦达到要求,多种需求在消费端自然爆发。
技术变现过程非常平滑。
很容易就可以促成大量商业机会。
前世迅速崛起的互联网产业,就是受益于 4G 移动科技发展的最佳例证。
如果说从3G到4G的变化对外界的影响是线性的。
那么从4G到5G的变化对外界的影响将是指数的。
也正因为4G 到 5G 将带给外界指数级成长的影响。
这一成长所花费的时间很可能更长。
之所以要花费更长的时间一方面是要涉及到各种优化问题。
另一方面涉及到资源的分配等。
涉及到5G的变现,也没4G变现那么轻松。
纵然5G经济拥有的巨大潜力。
但实际上也需要逐步创造新的需求,产生新型服务,推出新的商业模式。
让消费者耳目一新的感知和认同才能更加容易的实现变现。
涉及到5G,虽然林灰没亲自鼓捣过通信方面的事情。
但也搞过5G应用场景的一些项目。
在林灰看来,5G的真正价值在于赋能。
利用5G的赋能又是可以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物联网之类的东西赋予新的价值。
尽管5G前景广阔,但短时间内要迅速变现还得是人工智能。
而且利用5G变现对林灰来说也有不小的难度。
因为和人工智能不同。
像人工智能,林灰很清楚技术原理,并且长时间进行过相关的实践。
但5G什么的,客观的说,林灰并不是很擅长。
涉及到5G,林灰现在能依仗的似乎只有前世的13pm这么一个终端设备。
通过5G终端设备逆推出全部5G技术吗?
似乎有点天方夜谭。
至少对于林灰来说困难重重,很不现实。
但这仅仅是从林灰的视角来衡量。
拿到专家手中,不见得依然没有价值。
不过这些都是以后的事情了。
在剖析前世设备的硬件价值之前。
林灰需要将前世携带过来的软件层面的内容充分消化。)
不过好在林灰也无需担心什么?
__在基建方面从来就没输过。
哪怕是互联网基础设施的铺设也不会落后。
按照现在4G的铺设速度。
林灰估计到15年年中的时候4G用户完全能达到一个新的数量级。
全民级的应用也有了孕育的土壤。
而且,到时候移动互联的生态都要好很多。
只有当移动互联的生态变好即智能手机的外部环境变得安全之后。
手机病/毒对于普通用户的威胁才会从根本上杜绝。
但现在对于病/毒指望治本是不大可能的。
只能治标。
涉及到最近猖獗的手机病/毒?
林灰觉得,似乎可以申请些针对手机病/毒的专利。
虽然林灰本人并没有搞过这样的专利。
但林灰前世就职的公司肯定搞过类似的专利。
尽管前世林灰就职公司主营业务并不是移动安全这方面。
但一个互联网相关的公司安全部门不可能不进行安全方面技术攻关。
信息安全是互联网公司立身的根本。
很多互联网公司虽然没啥核心技术。
但安全方面多多少少也得进行一定的投入。
不然被坑得底裤都不剩。
哭都没地方哭去。
前世互联网公司在安全方面的投入
除了涉及到云端的各种防护之外。
移动端的安全防护也没落下。
毕竟前世国内的互联网普遍运营思路是:
——将用户从网页端向移动端引流。
这种情况下,怎能不重视移动端的安全防护。
涉及到移动端设备防病/毒应该也是有所兼顾的。
虽然不是每家企业都能做到国际顶尖水平吧。
但料想七八年之后哪怕只是普通水平的技术应付一下现在的猖獗的手机病/毒应该也是不成问题的。
在拥有前世公司企业级硬盘的情况下。
林灰相信翻找一下的话可能会有别的收获。
不过这个还有待一番查察,现在林灰也没有绝对把握。
虽然申报专利,但这次林灰并不是为了钱。
林灰是想利用技术做些积极的事情。
既然想做贡献,为什么还要做成专利这种很类似于技术壁垒的形式呢?
当然是为了防备一些不当人的企业。
做成专利不一定是收费。
林灰可以不求钱财,对专利无偿授权供给安全部门使用。
但不做成专利的形式的话:
你今天敢技术开源。
明天某些企业就能秒申请一些相似专利。
最可恶的是,剽窃者还会倒打一耙。
反过来控诉你专利侵权。
十分离谱。
但这就是人间真实。
在此时的互联网环境中,太天真是要吃大亏的。
林灰向来不啻以最坏的恶意去揣测国内的同行的。
林灰终究不是初入社会的小白了。
先小人后君子,终归不是错事。
具体到针对手机病/毒的软件。
林灰在前世的企业级硬盘里翻找了好一会。
颇费了一番功夫林灰才找到了几个关于手机防病/毒方面的专利相关的一些材料。
呃,基于基站的手机病/毒检测方法……
从资料上看,虽然这种基于4G基站进行手机病/毒检测效果不错。
但是这个显然不适合现在的林灰。
要知道现在的4G基站才刚刚开始商用没多久。
很多不相干的人对4G基站应该知之不详才对。
林灰这么一个工作、学术中跟4G基站八竿子打不到的人要搞出一个基于基站进行病/毒检测的装置算怎么一回事呢。
总之,基于基站检测病/毒什么的显然不适合林灰。
至少不适合现在的林灰。
不过问题不大,林灰很快就找到了一个比较适合他的检测手机病/毒的专利。
对于这个专利林灰姑且将其称之为S移动设别病/毒检测专利。
正如其名字一样,该专利主要通过扫描来实现病/毒检测。
该专利是原理是用每一种病/毒体含有的特定字符串、二进制串或者是代码串,对手机文件进行检测扫描。
如果被检测文件匹配成功,就表明该文件代表或包含这类病/毒。
这种检测技术有点类似于生物里的分子探针。
按照这种方法显然病/毒库里的病/毒越多,能发现的病/毒越多。
按理说这样的技术其实并不高明,甚至有点愚钝。
这种利用病/毒库检测病/毒的技术很大程度类似于开卷考试。
提前知道“书本上考试的内容”再去答题。
如果出现了“书本之外的内容”就很容易GG。
即这种检测病/毒的技术对于已知的病/毒能够游刃有余。
但对于未知的病/毒则很容易趴窝。
而实际应用中这种技术趴窝是常态。
毕竟病/毒不可能始终是病/毒库那些。
就算有相应的安全人员一直更新该技术病/毒库内病/毒种类。
但病/毒库内病/毒的更新速度一般情况下是比不过外界环境中病/毒迭代的速度。
这也是为什么进攻永远比防守容易。
前世,在这项技术问世后这种利用病/毒库进行扫描的技术往往只能起到一个事后诸葛亮的作用。
也正因为如此,当初搞出这项技术的人似乎也不是很重视这项技术。
涉及到这个前世专利所有的技术除了病/毒库简单封装了一下。
其余技术几乎毫无加密就放在了其工作硬盘中。
这无疑是便宜了林灰。
林灰想要复现这一专利基本可以说是毫不费力。
虽然这项技术前世面对同一时期的手机病/毒很鸡肋。
但并不妨碍这项技术对于林灰的价值。
要知道,同样是利用手机病/毒库开卷答题。
给林灰出题的可是14年的互联网环境。
而林灰参考的却是21年的“考试资料”。
前世21年的手机病/毒库虽然依旧不能100%防备同时期层出不穷的移动设备手机病/毒。
但是该手机病/毒库收罗的手机病/毒种类却几乎涵盖了前世2021以前的所有手机手机病/毒(所包含的特定字符串、二进制串或者是代码串)。
既然如此,那么该手机病/毒库自然是涵盖了2014~2021年已经问世的所有手机手机病/毒的。
这种情况下,纵然互联网环境下会不断涌现出新形式的手机病/毒。
想突破林灰搞得这个简单的手机病/毒检测技术也得费点脑细胞。
除非能够出现一些前世2021年以前没有出现过的手机病/毒。
或许才能突破林灰搬运的这项技术。
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