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手机站m.dajiadu8.com,服务器懒得转移了,凑合看吧!没收益,所以空间有限,请见谅

首页

仙侠修真

我来此界开神道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我来此界开神道:正文卷 第二百四十二章 圣君之名,先南后北

    李隆得知消息,痛骂濮沽,就这还是爱民如子的吴国大儒,一郡父母官?

    “不得伤吾之子民!”

    由于李隆的命令,楚军怕误伤,不敢过分阻拦,十万吴军主力突出舒城包围圈。

    不过自楚军攻入庐江郡以来,至此已经接近两月有余,就说包围舒城的时间也差不多将近一个月了。

    这么长的时间准备,怎么可能让你真跑出庐江,李隆不伤百姓的命令也是基于后续布置。

    一路突围,一路丢人,吴军以抛弃的众多百姓阻滞楚军的追击脚步。

    十二月三日,吴军顺利到达庐江郡和九江郡的边界巢湖,此时他们还有九万之众。

    突围过程中只跑散了一万人,足以说明这支吴军的组织性不低,说实话大部分士卒是有些憋屈的,在舒城天天就是被砲轰,好不容易突围,结果还要裹挟百姓。

    不过军令如山,主帅徐安国带领他们打了多少胜仗,只能报以信任。

    当天傍晚,徐安国下令将剩余百姓向另外一个方向驱走,大军则是兵分两路,一路六万人从巢湖浅水区涉渡,一路三万人从岸上突围。

    巢湖两侧可能有堵截楚军,但你总不可能将军队埋伏在巢湖里面吧,除了本地少数人知道巢湖中有一段凸起的浅水区,外人不会想到这点。

    然而事实就是,整个庐江水系的情况,在楚军参谋部都有存档,巢湖这等名湖自然一清二楚。

    甚至整个扬州的水系情况,也在逐渐完善当中,这其中的原因当然是他在水中有“人”。

    红袄手下的水族和楚国异闻司互相配合,在攻吴之前,就弄清了很多有名水系的情况。

    楚国参谋部的设置,就是要把庙算进行到底,无论是什么情况都要做到有预案。

    他们没有算到徐安国和濮沽会拿自己国家的百姓当挡箭牌,但是参谋部制定了舒城之军突围,乃至楚军失败的情况。

    一定能胜?凡战先虑败再虑胜,这也是很多前线将军不喜欢后面那些“纸上谈兵”的参谋部的原因,打都没打,你就说败,晦气。

    所以在围舒城后,参谋部就做好了吴军突围成功的打算,突围后能走哪?

    渡江南下不可能,走旱路去九江郡,北上还是东突?

    巢湖这一关,楚军早有布置,就算突围出去,这十万人也残了。

    所以李隆没有下令痛下杀手,只是命令将吴军断后的三万郡兵劝降,尽量多俘虏一些本地兵马。

    这一战之后,他的“圣君”之名必将传遍吴国,说不得是征服吴人之心的关键一步。

    水师第一舰队,抽掉众多小型战船埋伏在巢湖的芦苇荡之中,这是他们在云梦泽剿匪经常干的事,很熟悉。

    另外再有数万禁军横阻于巢湖两岸,吴军要是东突,选择岸上或许有一条生路,要自作聪明走湖中水路,那就是死路一条。

    关键吴军就是选择了死路,六万大军在巢湖水道被伏,泥泞的沼泽地难以快速移动,面对铺天盖地的箭雨根本无法反击,死伤大半。

    而三万走巢湖岸上的大军本意是吸引楚军,结果正面打了起来,亡命搏杀之下,有几千人强行冲破阻截。

    算上之前留下来断后的三万郡兵,十三万吴军,最后只有三万多人冲进九江郡。

    楚军没有追击,因为吴国已经派了援兵接应,毕竟楚军主力还在后面。

    李隆得到前方战报后,非常高兴,马上下令嘉奖参谋部集体一等功,各参战人员集体三等功。

    这可是歼敌十万,吴国实力再雄厚也能说是伤筋动骨了。

    吴国地处扬州,人烟繁盛,国库充盈,中央朝廷能直接动用的兵马就有五十万,当然也就这五十万兵马的战力能打。

    之前在安庆城丢了将近四万人,现在又在巢湖丢了十万人,十停折了三停,真正意义上伤了元气。

    不过剩下三十六万中央军以及各地郡兵县兵,吴国的实力仍然可以称得上雄厚,只是如果吴王徐闻知道庐江郡的战果,一定会很后悔。

    为什么不早点把越国境内的大军全部调回来,非要贪那两座城池,楚国才是灭国大敌。

    之前八仙攻打越国佛寺,吴国趁机出兵攻占了越国的溧阳和宜兴两地,驻兵二十万,真正在越国吴郡立住了根脚。

    要不是吴山宗让吴王抓住八仙入楚的机会,可能吴国水师就不会被波及,而吴郡也会被乘胜追击的吴军拿下,到那时吴国才名副其实。

    其实在九江边境接应徐安国的就是从越国调回来的军队,目前只有十万,后续还在陆续增多。

    越国不是没有知兵之人,当楚军水师威胁金陵,牵制二十万大军后,他们就明白,再不放弃溧阳和宜兴就晚了。

    十一月初,楚国水师出现在金陵城外,吴王旋即派遣使者拜访越王,透露出可以停战的意向。

    条件是越王承认吴国对溧阳和宜兴的占领,并奉岁币百万,在那时,吴王想的还是利益最大化。

    后来,楚国水师乘机登陆,派小股精兵深入腹地作乱,并且捣毁了对前线至关重要的转运粮台。

    这就让吴王急了,不再和越王扯皮,岁币不要了,溧阳和宜兴也不要了,赶紧让使者递交国书,双方签订互不侵犯协议。

    钱叙由于国内清净寺大变,佛兵被调走,正处于惶恐之时,对于此事哪有不同意之理,欢天喜地的收复溧阳和宜兴。

    不过越国和吴国打了这么多年,可以说是深仇大恨,哪里会放过痛打落水狗的机会。

    吴军刚走,越军就挑起边境摩擦,越国会稽郡的郡兵追捕盗匪时,不小心追进了吴国豫章郡。

    有一名越卒“不小心”先伤在了吴卒的手上,由此双方发生械斗,互有死伤,越军得了理由便从豫章开始入侵。

    吴国对此也没办法,只是命令豫章郡地方忍让,固守城池,一切都能解决了楚军大敌再说。

    唇亡齿寒的道理越王不懂?只是吴越两国的仇恨,加上有吴楚两国两败俱伤的可能,越国为什么不能当一回渔翁呢?

    不过钱叙也没做得太过分,而是避开了吴国的腹心敏感地带,从豫章挑起边衅,这样占了便宜吴国也只会忍着。

    金陵,富丽堂皇的王宫之内,吴王徐闻正在对着一众兵部高官大发雷霆。

    “水师重建这么难?我吴国之内通悉水性的青壮不知凡几,怎么会缺兵源你们告诉我。”

    “回王上,不是兵源问题,而是没有合适练兵的基地。长江不行,巢湖又成了前线,只能在沿海和各处内河,实在进展缓慢。还有造船之事不是一朝一日能成,眼下只能造小舰。”负责水师事宜的兵部侍郎,有些苦涩地道出眼下的难题。

    “就造艨艟小舰,至于水卒,不需要刻板的水战经验,选拔能接舷的勇猛之士,我要的是有一搏之力知道吗?!”吴王稍微沉思片刻,就拍板了。

    “为什么到现在九江才聚兵十万,什么时候能解救舒城。这么多天过去,上岸的楚兵消灭完没有?”

    “回王上,聚兵太慢,实在是楚军水师太过咄咄逼人,我军只能晚上运兵。至于上岸楚兵,基本已经围剿干净,只剩数百人被楚军水师接走。”接连几句严厉责问,将一众兵部官员问得有些发懵,还是兵部尚书站出来亲自应询。

    水师水师,因为水师大败,导致所有的战略决策都陷入被动,徐闻恨不得,再把当初浪战而死的水师主帅拉出来鞭尸。

    他清楚,这已经是最快的聚兵速度了,还有各种军械粮草也需要运到江北。

    当听到,上岸楚兵清理干净后,徐闻露出一丝微不可见的笑意。

    这段时间可没安宁过,就算跑了数百,但也灭了他楚国数千精兵,算是一个久违的胜仗。

    “给孤传旨,叫陵阳侯去犒军,告诉将士们朝廷没有忘记他们的功劳。”徐闻想了想朗声道。

    旁边伺候的近侍连忙领旨,下面的老尚书也是心中欣慰,大王是在释放信号。

    徐闻年近五旬,有十来個儿子,其中不乏出众优秀的,而陵阳侯这个嫡长子只是中庸之资,所以徐闻有时更喜欢其他小儿子。

    现在让陵阳侯去接触军将,显然是徐闻真把他当储君培养,嫡长传国,吴国之幸。

    兵部尚书刚想恭维几句徐闻,结果不远处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没有侍从敢阻拦,他心中涌出一股不妙的感觉。

    只有加急军报,才不会有宫中侍从阻拦,这是徐闻定的规矩。

    “前线军报,十万火急!”声嘶力竭的声音响起,殿内顿时有些骚动。

    一个风尘仆仆,身上还有些血污的将士冲进大殿,马上跪地说道:“舒城断粮,大将军徐安国率军突围,于巢湖中伏,大败,只余三万人逃到九江地界。”

    “去,把详细战报拿给我,快去!”徐闻不敢相信,对着旁边的太监怒吼道。

    信使一共带了两封信,一封是徐安国的,一封是庐江郡守濮沽的。

    徐闻越看脸色越难看,双手都有些颤抖,怎么会有如此惨败?!

    噗,终于这些日子劳心费力的徐闻没撑住,一口气血喷出,倒在王座之上。

    ……

    而这时的李隆,正带着人到舒城中新改建的城隍庙拜祭,这一场大胜,真要多亏有详细的扬州水系情报。

    早在蜀地尚未平定之时,李隆不止一次和心腹手下商讨过未来大略,毕竟跨有荆益的战略只是争夺天下的第一步。

    楚国拿下巴蜀天府作为大后方,荆州就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用武之地,东南北三方都能扩张。

    当然,其实就是先南还是先北的一个抉择问题。

    先南后北战略,既是先统一南方荆、益、扬三内州,以及视情况占据交州、升州等外州,最后举南方之力北伐。

    这样就贯彻了最开始的大战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最是稳妥不过。

    试看眼下的南方,还有哪一国比占据两州的楚国强,楚国一统南方的大势在不知不觉间,悄然而立。

    而先北后南战略,既是放下南方其它国家不管,就以如今楚国的两州基业直接北伐。

    这样的好处是,只要北伐成功,占据中原之地,那其他边角都是囊中之物,能更快统一天下。

    不过如今中原战局混乱不休,秦赵魏晋齐等大国之间互相攻伐,今天可能秦晋之间还亲密无间,联合攻魏,明天可能就是赵魏联合抗秦了。

    粗粗一看,整个北方,有名姓的大国只有燕国岿然不动。

    万一陷入中原混战,被拖入泥潭之中,说不定就给了其它国家发育的可乘之机。

    当然,自古以来便是北强南弱,大多数乱世都是以北统南画下句点。

    在元衍界数万年变迁的人道王朝之中,也只有寥寥几位雄主,能以南伐北,统一天下。

    总体上看,北方打南方,可以从汉中入蜀地,再顺流直下,如古秦灭古楚。也可以攻襄樊,直接进入南方核心区,或者打下江淮,攻入扬州繁华之地。

    南方要打北方,要么从蜀地出汉中,全是险峻山区和重重关卡,失败者甚众。要么只有先占下江淮,迅速的攻下中原地区,逆黄河而上进入关中。

    这一切要在春天到秋天这大半年的时间里完成,不然过个年就要丢中原,在北方政权稳固的情况下,很难做到。

    北攻南,赢了就是赢了。南攻北,赢了江淮还要赢中原,赢了中原还要赢关中河北。

    逆河流走向补给,攻伐时间太短,攻守容错率太低。

    在历史上,南方必须有远超北方的实力才能完成,以南伐北的壮举。

    这么一看,要先北后南?毕竟先南后北都是缺点。

    可以上种种分析,都是基于没有超凡之力的帮助,而眼下楚国有神灵护佑,是真正显圣的诸神!

    特别是西南马场中的战马还在培育过程中,骑兵也需要时间训练,现在北伐不是合适时机。

    最后李隆和一干重臣都认为,先南后北才适合楚国,时代已经变了。

    统一天下的时间只有十年,如果够快,楚国统一南方,北方也未出现一个稳固的霸主政权。

    只要军中的武道种子再积蓄几年,灵气复苏的大时代,就是楚国天下!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