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此界开神道:正文卷 第二百七十二章 中元无恙,入朝劝进
越王钱叙以两府二十七县之地,千万之民,向楚国正式请降。
老岳丈这么明事理,给出堪称天价的嫁妆,李隆也不小气,告诉钱雁将加封他父亲为钱塘公,为楚国第一位公爵。
越国全境正式纳入楚国管辖,还在宜兴和常州坚守的越军,接到钱叙的王令,也不想再做无谓的牺牲,打开关门放楚军入境。
七月十五日,张定安率少量先锋赶到杭州府,杭州城门大开,没有任何阻拦。
楚军正式接管越国都城,张定安入城后除了下令任何人不得进入宫城外,再无其它命令,在这场权力的交接过程中,没有任何意外和血腥。
此前,钱叙已率领王族八百余人,由水师护送走水路前往金陵。
这是钱叙亲自把越国的水师精锐,交到楚国水师提督的手上,最后他们将在楚国第三舰队的护送下,前往潭州入朝。
普通的越国百姓对于改朝换代,并没有什么不能接受,他们感谢越王让他们免于战乱,他们庆幸以后自己将生活于强国的治下。
张定安坐镇越国,就算偶有一些骚动,也在二十万越国军队,特别是越甲的主动配合下,全部消弭于无形。
森严有序的楚国法网,从江南江西,迅速蔓延到越国各地。
越国法网在钱叙献土纳降后,已然陷入崩溃状态,此时楚国法网的更迭自是水到渠成。
张定安给越国各地官吏吃下了一颗定心丸,楚王有旨,所有人皆可保留官衔。
并且王旨上还承诺,只要他们在楚国接纳越土的过程中保证地方秩序,历来没有虐民残民之事,楚王保证不追究过往一律任用。
也正是越国上下,从国王钱旭,各地官员贵族,乃至再到普通小民的全力配合,楚越法网于七月十五已完成替换。
两府二十七县纷纷覆盖楚国法网,森严的法度之力,将任何胆敢觊觎的鬼魅全部镇压。
屹立在杭州的越国天柱足有百米,此刻它正在缓缓消融,然后散于各地。
不是没有踪影,而是加持在楚国法网上,使得楚国对这片土地的控制更强了。
越王献土纳降,楚国强兵未掀起杀戮,越人并没有什么排斥。
此前地府对于越国阴世的控制,还需要兼并地府碎片后才能完全做到,要不然就只能凭借阴兵鬼差强行执法。
现在越地是楚国法度,完全承认地府的阴世控制权,地府规则就十分顺畅就掌控了越地阴世。
整个七月十五中元节,地府的阴兵鬼差四处出击,堪平祸乱阳世的鬼灾。
这一次鬼节就和四月的那次不同了,四月清明鬼节越国各地乡野因鬼物害人死伤无算,而这次一年中最大的中元鬼节,却没对两府二十七县的越民们造成什么危害。
因为地府正式掌控了此地的阴世规则,阴阳有别,如果有鬼物敢扰乱阳世秩序,那就是罔顾地府威严。
在这天,新纳入楚国的越地之民,也和楚国其它地方的百姓一样,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没有不长眼的野鬼敢闹事。
百姓们得到了平安,在焚烧纸钱给先祖时,也不忘给路边的野鬼烧上一些。
这些纸钱能化作无形的力量,或者说是一种特殊的香火,维持野鬼的魂体稳固,之后是消散于天地间,还是去寻鬼差“自首”全由他们。
越王钱叙,在前往潭州的路上,听闻国内百姓安然无恙地度过中元节,喜极而泣。
说实话,钱叙作为一个乱世崛起的王者,和其他乱世枭雄很有些不一样。
钱叙掌控越地的这些年,一直都采取保境安民的政策,表现得什么大志向,也没想着对外扩张。
这辈子唯一对外开拓,还是未称王时,冒险北上占据繁华的吴郡。
后面攻占会稽郡南部,只能算作收复旧地。
其实越王钱旭,有极佳的军事指挥能力,也正是他抓住时机北夺吴郡,这才立下了一个王国的根基。
他本性喜欢冒险,也有争霸之心,只是为了子民,不得不固守基业。
对于超凡世界来说,有一个很好评判国家或者王朝是否强盛的办法,那就是观察国运天柱。
天柱能上百米者,才能证明这个国家国力强盛,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定有百年以上的王业气数。
遍数元衍界人道数万年的变迁,可以看出,立国容易,但传承不易。
能有百年国运的国家,往往都能在人道历史上留下厚重的一笔,胡人无百年国运,因为他们不会治理,内部问题太多。
农业、商业、人口、治政……无论哪一个问题爆发,国家都会陷入危亡境地。
蜀国富裕,吴国善战,可两国天柱均未超过百米。
反观越国却有百米天柱,其国土狭窄,常年处于吴越攻防的守方,在天下争霸的这个舞台上,可能还没一些小国有存在感。
在这种情况下,越国国民能保持安居乐业,不得不说有佛道的功劳,但更重要的是人主钱叙是一个“明君”。
在他的治下,商人摆脱了低贱的地位,越国经济繁荣,渔盐桑蚕之利甲于江南。
文化教育方面,可以说文士荟萃,人才济济,常有流传南北的文章着出世。
最基本的民生方面,钱叙大兴水利,为农业保驾护航。
越国初立,他即下令修建钱塘江捍海石塘,由是“钱塘富庶盛于东南“。
在太湖流域,普造堰闸,以时蓄洪,不畏旱涝,并建立水网圩区的维修制度,由是田塘众多,土地膏腴,有“近泽知田美“之语。
大虞末年,因为时局动荡,战乱不休,哪怕是江南之地的人口,也曾出现过剧减。
可在钱叙一二十年的不懈努力下,越国境内无弃田,岁熟丰稔,人口数量甚至超过盛年之时。
以两郡之地,养民千万,这是李隆也不得不钦佩的事,毕竟在他的根基之地荆州,时至如今也不过七百万人。
李隆越看钱叙以往的施政功绩,也越感治国不易,他彷佛明白了钱叙为什么要献土纳降。
钱叙是为了千万越人,他不想好不容易安定的越地再陷入战火,从割据豪强、节度使再到越王,是二十年的施政心血。
七月二十日,钱叙携钱氏亲族入潭州觐见,为表尊敬,李隆率文武百官出城十里迎接。
跟随李隆出来的姬鄢和徐闻,见到楚王如此大礼迎接钱叙,很是惊愕和不忿。
惊愕的是楚王乃不世出的雄主,打服整个南方,居然对一个偏居东南的失国之王这般尊重。
至于不忿的地方就多了,比如他们就没受到李隆这个礼遇,还有他们一个安乐侯、一个顺义侯,凭什么钱叙一个弱主能封钱塘公。
如果李隆知道他们两位的想法,肯定要再度削减他们的侯爵用度,你们是最后才投降,而钱叙是献土纳降,这能比吗?
钱族的人看到楚王率文武百官,出城十里迎接,十分惶恐但也十分惊喜。
看这架势,楚王是不打算卸磨杀驴,不然何必费这等功夫,把他们和姬、徐两家一样圈起来养着不就好了。
“见过楚王,下国小王,献土来迟,恳请恕罪!”钱叙捧着人口黄册和越国地图,高高举过头顶,然后一步一步走到李隆跟前跪下请罪。
“别,岳父大人,回来就好!”李隆接过黄册和地图,赶忙将钱叙扶起道。
必要的礼仪走过,李隆就不打算再为难钱叙什么,搀着老岳丈走上自己的车驾。
钱叙刚想拒绝,因为这实在不合规制,可李隆又小声说道:“鸾儿在宫中正为您盯着家宴,就等我们一家团聚……”
这个意思就是告诉钱叙放心,钱雁做王后很合适,我很喜欢,钱李是一家人。
钱叙看似澹定,实则心里一直吊起的大石头这才放下来,稍作推迟便和李隆上了同一辆马车。
鸾儿是他独女的小名,非最信任之人不会说,现在看来王和王后的夫妻关系很和谐。
想到自家女儿,钱叙也不由得露出一丝得意之笑,伴青鸾降生的天生凤命,如果李隆不满意钱雁当王后,整个天下也难寻到更合适的。
回到潭州城,李隆并没有第一时间宴请钱叙及一众外戚,而是先到宗庙告祭先祖,再到城皇神庙求得神灵见证。
越国两府二十七县的地图,被暂时供奉在宗庙,代表千万人口的越民黄册,则是被供奉在神庙。
当晚,李隆宴请钱叙及一众亲族,既然是家宴,李家这边自然也要楚人。
有王后钱雁,还有常年居于郎陵行宫不现身的李隆父母,再就是重要的李家亲友。
小儿辈欢闹,大人们觥筹交错,钱叙则和李隆父母聊上了家常,一晚上的家宴过去,宾客尽欢。
第二天,太和殿大朝会。
“今越王钱旭,献土纳降有功,特敕封为钱塘公。另赏城内国宾街宅院一座,赏城外庄园十座,蜀绢千匹,白银万两!”
“谢大王,此后再无越国,两府七十二县永为楚土!”
岳婿二人,一板一眼地走完了所有流程,以法理向天下昭告越国纳土归顺。
“恭贺大王,拓土开疆,建不世伟业!”伴随着朝臣的贺喜之声,潭州城变成欢庆的海洋,国人皆为此自豪欢喜。
又平一国,至此,古夏内九州,楚国已三分有其一,南方除外州所有的土地均属楚国。
想到这里,哪怕是太和殿中的这些大臣,也不由得心神激荡。
有激进想得拥立之功的臣子,马上跳了出来,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劝进。
“臣马嘉平冒死启奏,大王英明神武,雄才大略,称王以来励精图治……”
马嘉平的话,让很多大臣脸色一变,有的是忌惮,有的是懊悔,还有的是幸灾乐祸。
能进太和殿的上朝的,都是楚国精英,哪里听不出马嘉平接下来要说的话。
“停,马嘉平你到底想说什么?!”李隆也听出来了,立马打断道。
众目睽睽之下,李隆的脸色变得极为难看,似乎在强忍怒气。
“大王,马嘉平扰乱朝会秩序,请严惩!”马上就有察言观色的一众清流站了出来。
马嘉平摸不清李隆的心意,但他知道王者不会如此轻易表露情绪,于是他心中一横,继续上奏道:“臣敢考天地之心,因函夏之趣,昧死以上尊号,请大王称帝,以正南方士民之心!”
“你一七品小官,岂敢妄议社稷大事,来人拖下去,罢其所有官爵,回去闭门思过!”李隆眼中闪过一丝异色,但还是作勃然大怒状斥责道。
很快,大殿安静了下来,有的人看清了形势,有的人却仍然迷湖。
朝议仍在继续,兼并越国只是走流程,其它还有很多重要的大事。
“兵部有奏,妖国在闵州的攻势日益增强,臣叩请增援前线!”
“准,抽调武院弟子五千,禁军精锐五千,组建神武军第二营,不日奔赴闵州前线增援,一应后勤由南海国负责。”
“大王,国内文教兴盛,一年一次的春考已不能满足士子需求,臣奏请增开秋季科举。”
“准,一应规程,礼部交个方桉给内阁审议,只有一个要求,文理皆需并重。”
“西南数个牧场皆有上报,南掌、赤土两州盗匪袭扰边境,劫掠战马。”
“命令吕壁,不,叫李彦章带益州都护兵马南下,怎么打由他自己。”
……
手下的大事处理完了,李隆准备说说自己的打算。
“越地新下,我意三日后东巡苏杭,抚慰百姓。”
此话一出,众臣顿时鸦雀无声,大多数的人都看向站在前面的内阁宰臣。
意思很明显,你们几位劝一劝啊,我们大王怎么老是轻离中枢。
然而几位大老只是互相看了几眼,最后管宗站了出来,禀道:“大王可稍等几日,等吏部铨选完准备赴越上任的官员,再走不迟,如此可减少靡费。”
众臣愕然,你们不劝谏吗?
只有阁老们明白,李隆去越地的另外一个目的,有人劝进,避嫌啊。
当然,也是给了臣子们“勾连”的机会,我在东边等你们的上表。
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