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一波动万波随 310-徐增寿试图一换一
等到天色渐晚,甄武回到军营之中,他刚刚走进他的大帐,便看到朱棣心急的在帐中等着他。
朱棣听到动静,一双眼睛期待的看了过来。
甄武苦笑的摇了摇头。
这一遭亲自查探,即便是他也找不到徐辉祖的弱点,或者说找不到他们可以利用的战机。
朱棣失望的长长叹了一口气,一双眼睛中的急躁之意也越发明显。
而这个时候的南京城中,李景隆和徐增寿也在着急的商议着对策,他们也万万没有想到徐辉祖会突然出现在徐州的地界当中。
今日京师的气温并不算高,可不知道李景隆是不是急的,额头,胸前,背部都冒出了细汗,仿佛他置身在烈日当头的炎热夏季。
他和徐增寿已经商议了近一个时辰,期间想到过好几个办法,可往往细细一考量,就又觉的那办法并非是一个好的办法,不得不让他们作罢,重新商议和思索。
可现在他想来想去,也再想不出一个办法。
徐增寿这时叹了口气道:“既然再无其他办法,那我就冒冒险吧。”
“冒险?”
李景隆不是太明白,看着徐增寿眉毛一挑的问道:“你想到了什么法子?”
徐增寿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让茶香充斥了整个口腔,然后用力的一口咽下,仿佛带着他决然的决心一般,他沉声道:“我欲让人传出,我暗通燕军之事。”
“什么?!”
李景隆脸色大变:“你疯了?”
徐增寿轻轻的摇了摇头:“皇上本就心疑我徐家,若是听闻我在暗通燕军,想必定会召我大哥回来,而我大哥的能力,你我皆知,有我大哥在徐州,以他谨慎的性子,恐怕会阻的燕王前进不得,如今之际,也只有设法让我大哥回来,才能使燕王多几分胜算。”
说到这里,徐增寿语气一顿,然后接着道:“现下燕王兵发徐州,意欲长驱京师,本就颇为惊险,所以万万受不得阻,要不然淮安的梅殷一动,可能导致一切都功败垂成,而我本意就是想让我大姐一家免遭苦难,怎能事到临头,不敢挺身而出。”
“可你想过后果吗?皇上也许会杀了你。”李景隆看着徐增寿语气深沉的说道。
徐增寿抬眼看了一眼李景隆,脸上微微一笑道:“曹国公何必忧虑,我又没说给他们确切证据,想来皇上不会因为一些子虚乌有的传言,便直接诛杀我吧,更何况我亦是功勋之后,家中也有免死金牌,这些总能让皇上多考虑几分。”
“你别天真了,事实上你确实有暗通燕王的行为,你只要放出风去,皇上下力气去查,定能查出一些蛛丝马迹,到时候怎么可能寻不到你的证据,而且你莫忘了,燕王是因何起兵的,也别忘了周王,湘王等人的下场,他们可都是皇上的亲叔叔,若你惹急了皇上,你以为他会在乎你家有没有什么狗屁的免死金牌,又会在乎你家是不是功勋之后?!”
徐增寿被李景隆说的哑然。
他长长的沉默了一会儿后,默然开口道:“那你说,眼下我们还有什么法子?”
李景隆也沉默了。
徐增寿笑了:“你瞧,咱们这不是没别的办法了吗,而且以我之见,即便皇上掌握一丝证据,也不至于当场诛杀我,最多把我下狱而已,那无非是吃些苦头,这又有何妨,我还不畏惧一些牢狱之苦,只不过…当我放出风后,你却不能再与我联络了,而且到时候我必被严密盯起来,之后的一切,却是要靠你了。”
“你确定你想好了?”李景隆问道。
徐增寿点了点头。
李景隆想了一会后,又深深的看了徐增寿一眼,最终叹了口气道:“那便依你的办法吧,后面的事情你无需担忧,我自会处理好的,只是你却需要一切小心。”
“放心,我也不想平白无故的丢了性命。”徐增寿说道:“再说以我失去自由身的代价,把我大哥换下来,我心中其实有些欢喜,自小啊,我便是个没出息的孩子,眼睁睁看着我大哥大放光芒,说实话,心中不是没有羡慕过,如今竟能用我,换下我大哥,说出去也蛮让人感到自豪的。”
说完,徐增寿还嗤嗤的笑了出来。
李景隆看着徐增寿的样子,不知道为何,莫名也出现了一丝笑意,可笑着笑着,又莫名其妙的出现了一抹苦涩。
他自小生活在父亲的荣耀里,怎么会没暗暗期待过,有朝一日也建立起属于他自己的荣耀。
只是…
不提也罢。
……
很快,京师中关于徐增寿暗通燕军的传言便流传开了,到了第二天,这个传言便传到了朱允炆的耳中。
朱允炆当即大吃一惊,随后脸上露出一抹冷笑。
徐家果然不安分。
他之前的怀疑,果然没有怀疑错。
朱允炆双手暗暗捏紧,用力的让关节处都露出了骨白色,他突然想到徐辉祖现在在前线带兵,心中一股不安油然而生,继而慢慢占据了他整个心扉。
他不由得想着,怪不得徐辉祖不听旨意,要去徐州地界。
又怪不得徐辉祖刚刚到徐州地界,徐州城便被燕军占据。
天下间哪有那么巧的事情?!
他徐辉祖莫不是还想要给燕军带路,打到南京城下吗?
朱允炆愤怒的一拳锤在桌子上,然后叫来锦衣卫,让其详查徐家暗通燕王之事,随后也不与人商议,直接一道召徐辉祖回京的旨意便下发了出去。
理由也很充沛,京中不可无良将。
朱允炆做完这些后,心中的不安才慢慢的好转过来,他起身走到窗旁,通过这小小的一个窗口,向着外面的世界望去。
大好世界啊。
而这时候李景隆和徐增寿,很快也得知了朱允炆的旨意,他们两个不约而同的各自在家中流露出一抹笑意。
这个世界就是如此,好人永远也没有狼更清楚,谁是好人。
怀疑,猜忌,内耗,永远是好人阵营的大敌。
……
几日后,当灵璧的徐辉祖收到朱允炆的旨意后,原地愣了半天缓不过神,他自领军出征后,自认尽心尽力,竭尽所能的试图剿灭燕军。
而他取的得效果,也很显著。
他不明白这些所作所为,难道朱允炆都看不到眼中吗。
一旁徐辉祖的亲信将领们,一个个替徐辉祖愤愤的出言,打抱不平,良久,徐辉祖叹了口气道:“皇上始终心疑我徐家啊。”
说完,他苦笑着对他的亲信将领道:“倒是我徐辉祖连累了众位,使众位之前不得建功立业之机,不过还好,这次皇上只招我回去,众位可以一心听命何都督。”
“国公爷说的什么话,我等这辈子跟随国公爷,从未后悔过,如今皇上既召国公回京,我等便也请命回京算了。”
“胡闹,你们又不是徐某亲兵,何需你等随我回京,再说你等出来征战机会不易,又怎能不牢牢把握住,更何况燕军就在宿州,你等亦具阻敌之要务,怎能因私废公。”徐辉祖训斥着他们。
他们一个个心中不服,眼睛略红的,替徐辉祖感到不值,尤其是徐辉祖的副将,赌气的恨不得一气之下投了对面去。
徐辉祖叹了口气,又好好劝慰了几句众将,然后他便让亲兵去收拾行李。
临行之际,何福,平安都来送徐辉祖,他们两人都有些不舍徐辉祖。
他们俩人不是傻子,这几日他们完全看出徐辉祖有着大将之才,论统筹安排这方面,要比他们更强,而他们相对来说更喜欢冲阵厮杀。
徐辉祖看出两人担心,想了想后,与两人走到旁处,开口道:“两位若是信徐某,不妨听徐某几句叮嘱。”
何福连忙道:“魏国公请说,我等洗耳恭听,且定牢记于心。”
他们本就心中没底,见徐辉祖愿意指点,自然喜出望外。
徐辉祖点了点头道:“灵璧城扼守燕军南下渡河之路,他们不破灵璧便不敢南下,两位若是没有把握与燕军在城外两军对垒,大可把城外阵线收缩回来,把重心放在固守灵璧城上,而且我已经派人前往淮安通知梅驸马前来围剿燕军,虽说不知因何原因梅驸马至今未至,但猜想梅驸马定然也以启程,所以只要你等坚持到梅驸马军至,此战是必胜的。”
其实徐辉祖说的不错,燕军行的是突袭之策,只要攻势被遏制住,那么败像自然就会大增。
说到底,时间不站在燕军那边。
而随着时间流逝,越拖下去,燕军自然越无胜算。
徐辉祖把这些事情简单给何福和平安说了说,两人一时间如吃了一颗定心丸一样,随后两人都是心悦诚服的给徐辉祖歪腰拜谢,以示敬意。
等到两人目送徐辉祖离去后,何福还感叹道:“魏国公高才,可惜啊。”
平安眼中亦是闪动着一丝叹息的光芒。
但这没办法,徐家和燕王关系太近,换了谁是朱允炆,也得防上几分。
随后,两人回营后,按照徐辉祖交代的,把城外铺开的阵线,慢慢的向着城内收缩起来,打定主意固守灵璧,等待梅殷的到来。
而燕军阵营中,甄武等众将看到这一幕,都吃了一惊,不明白南军那边出了什么事情,等到晚上的时候,朱棣召集众将议事,甄武等人才从朱棣嘴中得知,徐辉祖被朱允炆调回了京师。
众将一时间惊讶的都有些不敢置信。
这些日子,所有人都没少在徐辉祖手上吃软钉子,然而他们正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结果这个软钉子要被调走了?
这他娘的说出去谁信啊。
搞得朱允炆是自己人一样。
甄武这时也有些苦笑不得,他打了小半辈子的仗了,不得不承认一点,朱允炆是他们最难以理解的对手。
朱棣这时神色中也不焦躁了,反而装模作样的敲了敲桌子训斥众将:“一个个都什么臭德行,徐辉祖哪怕还在又怎么了?咱们又不是打不过,至于这么高兴吗?”
“没没没,我们只是想到了好笑的事,所以才笑的。”
“行了。”
朱棣一挥手道:“再和你们说一件开心事,南军现在收缩进灵璧城,但是大家都知道灵璧无粮,必须要从后方运送粮食过来,明日南军便会有一批军粮运送过来,而我刚好探得了他们运粮的时间和路线。”
什么?!
众将一时间都神色怪异的看向朱棣。
事就真的这么巧?
对方运粮的路线也就算了,对方什么时间运粮也是能提前探到的事情吗?
好吧。
甄武等人都装作相信的样子,然后听着朱棣安排明日袭击对方粮草的安排,以前徐辉祖在的时候城外阵线摆的严密,他们根本没机会绕到后方袭击对方的粮草。
但是徐辉祖一走,对方龟缩城内,他们的机会便来了。
而到了第二日,何福和平安显然没有预料到这一点,对粮道的安排并不到位,甄武等人出击,一击得手,获粮丰厚。
之后,在接下来的几日里,双方开始围绕着何福与平安的粮道,展开了你来我往的较量。
甄武等人打定主意想要让灵璧断粮,试图逼何福平安等人出城,然后露出破绽,好让他们一击而溃,而何福平安等人也打定主意,只想着守护好粮道,然后固守灵璧,等待梅殷的到来。
然而,梅殷迟迟不到,出乎了何福与平安的料想。
可是这么一来二去,何福他们先受不了了。
燕军虽然说不是次次得手,可只要有得手的情况,灵璧城中的粮草就会不可避免的越来越少。
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灵璧城中开始缺粮了。
何福与平安俩人商议了一番,隔日,平安不得不冒险亲率六万大军出城,打算亲自护送一批粮草回城。
而这一切恰好都在朱棣等人的算计之中。
就在平安护送着粮草快要赶到灵璧城后,朱棣亲率大军而出,迎着平安军中如雨的箭矢,直接如一把利刃一样,斩在了平安长长的阵线之中,然后锋锐的利刃,直接让平安军一分为二,首尾不能相顾。
甄武和朱能各自率军分流而出,一个攻尾,一个打头,短短不足一刻的时间,便让整个平安军大乱起来。
灵璧城中的何福见状,率大军出来营救,然而他们刚刚出城不远,便遇到从侧方杀出的朱高煦。
这一番大战,燕军打了南军一个措手不及,直接把南军杀了个大败,让无数的南军命丧与此。
只不过,平安和何福两人具是悍勇之将,俩人在大败之中,依旧各自率着一批人马逃回了灵璧城。
傍晚时分,
朱棣可惜的叹了一口气。
不过也只是稍微可惜了一下,因为此刻灵璧城中的兵马,再不足以挡住他的大军,等到明日整军攻城,必能一战而破。
而灵璧城中的何福和平安二人也知道这点,商议着明天趁燕军攻城之际突围,他们和将士们约定好以三声炮响为号。
然而让他们没想到的是,第二日燕军攻城之时,燕军也有三声炮响为约,燕军炮声先响,何福平安等人以为是他们的炮响,随即突围,可一时间城门处蜂拥而至太多兵马,让他们团团挤在这里,先不说相互踩踏致死的不在少数,更重要的是无数兵马聚在此处,动弹不得。
燕军趁势掩杀,大破其营,又破其城。
而随着时间流逝,这一战在一个时辰后,慢慢的落下帷幕。
此战,南军指挥宋垣力战死,何福遁走,副总兵陈晖、平安,参将都督马溥、徐真,都指挥孙晟、王贵等皆被俘虏。
甄武看着打扫战场的士卒们,心血来潮的登上了灵璧城头,向南望去。
他知道。
自此战之后,他们的南下之路,将再无重兵阻拦。
这一场靖难之役,终于快到他们收获果实的时候了。
……
------题外话------
感谢“想喝一罐radler”的1500打赏,感谢老板。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