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手机站m.dajiadu8.com,服务器懒得转移了,凑合看吧!没收益,所以空间有限,请见谅

首页

历史军事

亮剑之敢死营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亮剑之敢死营:正文卷 第137章 战俘工程队

    (今天加班,回来的有点晚了,少了点,一会儿再搞一章)

    不过想想,现在李云龙还在总部喂马,孔捷的独立团现在还没有遇到山本特工队。

    而现在,自己这刚刚由营,  扩编为一个团,一个团当然要有政委。

    所以这就是赵刚被派来自己这个团当政委的原因?

    不过现在想再多也没有用,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去接人,赵刚来了,这可是大事儿。

    没穿越之前看亮剑的时候觉得李云龙是主角,但其实在陈山河看来,赵刚何尝又不是主角。

    而且赵刚这个人也很有本事,  在第2次反扫荡的时候,  曾经在500米开外干掉鬼子的炮兵。

    用李云龙的话说500米的距离能勉强囫囵的看到个人,都只是一個小点,而且子弹打出去成一条弧线。

    但就这种情况下,赵刚居然还能准确命中正在装填炮弹的炮兵,可见本事简直就是惊为天人。

    能有这种狙击水准的,也就是鸭绿江往南那一战,张老爷子的400米开外距离,没有光学瞄准镜,仅用机瞄射杀正在做着躲避狙击规避动作(张老爷子说那叫花步)的美军狙击手。

    当时在冷枪冷炮运动当中,我军是很吃亏的,因为我军狙击手基本上都是没有光学瞄准镜的,而对方有。

    当然这个话题扯远了。

    回到赵刚这个人,在原剧情里,赵刚能在反扫荡当中击毙500米距离左右的日军炮兵,这种本事也是一般人做不到的。

    当然这只是他个人的军事水平,  最重要的是他是一个合格的政委,起码不会像顾秋这样。

    而且不是那种固执书生,  在与李云龙相处的过程中也非常灵活。

    比如李云龙拿下了万家镇的一个骑兵营的装备时,  赵刚怒气冲冲的来找李云龙算账,  毕竟李云龙做的也太过分了,居然瞒着他这个政委私自出兵。

    但是在李云龙说完自己是如何把新一团从一个弱旅打成一支强军的过程后,他就理解了李云龙的做法。

    这是一个真正的抗日的人,而不是只想争权夺利的书生。

    况且。

    在看亮剑的时候,陈山河除了很喜欢李云龙这个主角之外,也很喜欢赵刚这个第二主角。

    不过现在不是想那么多的时候,现在必须要马上去迎接赵刚这个政委的到来。

    “传我的命令,骑兵连准备,随我30公里长途拉练,去迎接咱们政委!”

    命令很快传达下去,骑兵连仅仅用了两分钟就完成了集结。

    孙德胜牵马来到陈山河面前:“报告团长,骑兵连完成集结,应到86人,实到86人,请指示!”

    陈山河没有废话,翻身上马:“出发!”

    比陈山河更快的,是副团长孙天昇。

    孙天昇现在也升级为副团长,但依然还驻守在大柳镇,  而赵刚所来的方向就是大柳镇的方向。

    所以在接到汇报的时候,  孙副团长很快就出现在赵刚的面前,比在吴家岭那赶过来的陈山河要快很多。

    其实如果按照流程来说,一个政委的上任,不用那么兴师动众的来迎接,还出动一个骑兵连。

    但是陈山河没有穿越之前就很喜欢赵刚这个角色,现在既然他不再是李云龙的政委,而是变成了自己的政委,那么必要的尊重还是要有的,所以带上一个骑兵连声势浩大地来迎接新上任的赵政委,那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而孙天昇这个副团长,于情于理都是要出现的,毕竟如果真的完全按照八路军的制度来看,政委就是一支部队最高长官,(当然团长也是,但在两个部队长官意见相左的时候,以政委的意见为主)自己这个副团长,还是要出现混一下脸熟的。

    所以,当孙天昇出现,并敬礼:“政委好,独立二团副团长孙天昇,奉命前来迎接。”

    赵刚赶紧回礼:“孙副团长客气了,怎么孙副团长来的这么快,咱们团的总部不是在吴家岭吗?”

    赵刚来之前看过独立二团的资料,他知道独立二团的总部确实就在吴家岭,而这里是大柳镇。

    自己刚刚到这里没多久,怎么孙副团长居然来的这么快?

    他不由得有点疑惑,心里琢磨,难道孙副团长早就知道自己会来提前在这等着了?

    他当然知道这不可能,如果真的有这种本事,首先要考虑的不是这个人是不是很妖孽,而是得考虑这个人是否在总部埋了钉子。

    孙天昇笑着解释:“团部是在吴家岭没错,但是大柳镇这里也不能不管。

    我们原来有8个步兵连,分了几个连过这边,距离太远,我作为副营长就得过这里负责这一块。

    现在扩编了,现在我们团有三个步兵营,这边属于三营的范畴,但是目前为止,还需要我在这边盯一下。

    刚好,我接到通知就在附近巡视工作,就赶紧过来了。”

    赵刚心里松了口气,原来不是他们早就预料到自己会来,提前等在这里。

    随即笑了:“既然如此,那孙副团长继续工作就行,安排一个警卫员,把我带到吴家岭团部就可以了。

    不用为我耽误了正经工作!”

    孙天昇赶紧说:“不着急,不着急。

    团长听说政委来了,现在已经火急火燎的带着骑兵连从团部那里往这里赶,应该很快就到了。

    政委从总部赶过来,路途挺远的,先喝口水,喝完水吃个饭坐会儿,团长就该到了!

    在这里离团部说远不远,说近不近,也就是差不多30公里左右,骑马来两三个小时吧!”

    赵刚想想,这里离团部还有30公里的话,自己这么急忙的过去也一下子赶不到,吃饭就吃饭了。

    孙天昇让三营长赶紧去安排,让新来乍到的赵政委感受一下独立二团的氛围。

    吃饭有点,在吃完饭后,赵刚和孙副团长在营地周围走了走,顺便好奇的了解了当地的地道文化。

    “孙副团长,地道里是如何解决照明问题的?”

    赵刚是个大学生,而且是燕京大学的大学生,所以他明白在地道里面如果用油灯照明,或者用松明燃烧照明都会造成风险。

    因为地道这种东西相应来说比较封闭,而且是作战的地道,如果点的油灯过多会造成对氧气的消耗加剧,从而增加在地道里面生存的人的风险。

    可是如果点的油灯过少,那又如何保证里面的照明以及通行。

    毕竟里面还要储存食物以及弹药,这又增加了另一种风险,如果看不见,风险将会加剧。

    所以地道这种东西,从古到今一直有人用,但是一直用不好就是这个原因。

    在未来,1941年,山城就发生一起防空洞的事故,据说死了很多人,就是因为日军轰炸的时候,很多人挤进了防空洞里,导致空气稀缺,然后窒息。

    当时,蒋校长的人居然在建造这个防空洞的时候,没有注意到通风这种最基本的问题。

    这也就是地道作战在古代一直起不来的原因,因为古代人解决不了,大部队在地道潜伏时,人们所需的空气或者说氧气是如何解决的。

    就像夜战。

    从古到今一直有人用,但一直随不上大流,摆不上台面,就是因为古代的人大多数都有夜盲症的原因。

    其实,孙天昇本来并没有太把这个政委当回事。

    在他眼里,这只不过是又来了一个书生而已,虽然是名义上的最高长官,但是他对这些空降下来的书生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好感,或者说太大的信服。

    毕竟这些人没打过仗,难道大学生就会打仗了?

    一个没有作战经验,没有丰富的作战经验的人,冒冒然的坐上高位,有可能带来的是灾难,如果他乱伸手的话。

    所以,孙天昇一直在刚刚以前,他虽然对赵刚很有礼貌很尊重,但是其实内心深处他始终还认为眼前这个其实只是个书生而已。

    以前陈山河在营里一言九鼎的时候,可以把整个队伍指挥的如使臂指,整个团几乎可以用最小的伤亡去得到最大的胜利。

    但是再来了一个最高长官的话,就不知道眼下的这个团将会如何,是否还会延续此前长胜不败的神话?

    这谁也不知道,所以,他其实挺担忧的。

    但却没料到这个赵政委,一问到地道就马上问到最关键的问题。

    如果地道里面使用油灯或者松明照明的话,如何解决空气稀缺以及导人窒息的问题。

    “赵政委,我们团长说过,这个世界上有两种聪明人。

    一种聪明人叫看出问题,但是没有办法去解决,这种聪明人在古代称之为清流。

    另一种聪明人,他能看出问题,并且想办法去解决,这种人在古代叫改革家或者是实干家。

    所以他告诉我们,发现问题很重要,解决问题更重要。

    我们挖这个地道用于作战,肯定会寻找这个地道的弊端。

    我们也知道在地道使用松明以及油灯照明会造成空气的稀缺,从而导致人在底下会呼吸困难。

    所以我们也就根据这个问题寻找解决的方案。

    我们的第1个方案就是摒弃了松明的照明,使用油灯或者蜡烛。

    虽然不管是灯油还是蜡烛,都比较难寻材料,相对而言,如果照明的话,当然是松明更好找材料一点。

    但是对空气的消耗,以及在地道里面窒息的风险,我们还是抛弃了松明这种容易造成危险的燃烧照明。

    但是,如果由于日军大范围的占领而导致我们要长期在地下坚守,需要长期照明的话,光是减少燃烧的消耗,还不行还必须要有空气的流通。

    如何让空气能够在各条地道上通风,是我们负责挖地道的战俘工程队的队长,想了好久才解决的……”

    战俘工程队?

    赵刚脑门子上冒出了疑问,赶紧问道:“什么是战俘工程队?

    难道你们虐待战俘了?”

    就在这个时候,有战士跑进来通报:“副团长,政委,团长和骑兵连已经到达村口。”

    孙天昇松了口气,赶紧说:“政委,没想到团长来的这么快,咱们去迎一下?”

    赵刚知道这个孙副团长在转移话题,只好点头,既然孙副团长不说,那他只好去询问正主,并且以后慢慢了解这个战俘工程队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