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手机站m.dajiadu8.com,服务器懒得转移了,凑合看吧!没收益,所以空间有限,请见谅

首页

历史军事

争魏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争魏:正文卷 第两百二十三章 宣义

    “西平是我一个人的,也是你们的!”杨峥看着面前七十五个青年。

    羌人、汉人、胡人都有。

    忠心这个东西,是需要维护的,也可以宣导。

    这七十五人就是杨峥的第一批宣义郎,进驻到亲卫营各屯之中,负责引导士卒思想,也有监督之意。

    人心善变。

    董卓天天吾儿奉先何在,也免不了吕布一句有诏讨贼臣!

    今日之杨峥倒是与昔日之董卓有几分相似。

    手下一帮骄兵悍将,万一哪天被渗透和收买了,自己就万劫不复了。

    而这个时代,这种事情绝不少见。

    别人忠心是别人的事情,自己一定不能在制度上留有漏洞。

    “尔等谨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讨四方之凶逆,还天下以太平,复我华夏朗朗乾坤!”杨峥一个字一个字的吼了出来。

    口号还是要喊的,鸡血也是要打的。

    很多时候,一句正确的口号胜过百万雄师。

    只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哪怕只是稍微迈出一小步,也能在这黑暗的历史长河中泛起一丝涟漪。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讨四方之凶逆,还天下以太平,复我华夏朗朗乾坤!”青年们也跟着吼了起来。

    一个个热血沸腾。

    这个年纪,最愿意接受光明,也愿意为之抛头颅洒热血。

    杨峥取过一把精制汉剑,无比肃穆道:“庞青,今日起,尔为宣义郎!无论日后何等艰难,尔不可忘却今日之初心。”

    “唯!”青年无比神圣的接过长剑。

    彷佛在长剑传递的过程中,一种庄严的使命感也被传递过去。

    一瞬间,青年的精气神也发生了变化

    “孙阳,今日起,尔为宣义郎!无论日后何等艰难,尔不可忘却今日之初心。”

    “唯!”

    ……

    杨峥亲自为每个人授剑,七十五人,七十五把长剑。

    七十五道目光汇聚成熊熊烈焰。

    目光中的一往无前以及崇信,让杨峥有种莫名的震撼感。

    人在被赋予了使命感之后,会由外而内的发生变化。

    以前的杨峥其实没多少信心,司马家与士族彷佛阴云一样遮挡着天空,其后一百年内,将这片古老的土地拖入万丈深渊足足四百年。

    但现在,他自己也被稍稍感染了。

    一个人的口号或许只是口号,七十五人、一千人、一万人……就不仅仅是口号了。

    接着,杨峥为他们细致讲解宣义郎的职责。

    辅左将领,提出建议,引导和监督士卒的精神面貌和思想状况,考核将士们军功,审核将士的忠诚程度,有直接呈报护羌府的权力,有重大变故可以直接面见杨峥。

    但不得干涉将领指挥作战……

    一条条,杨峥详细讲解。

    每个人都听的很认真。

    最后,杨峥向众人拱手,心平气和道:“华夏艰难,万民水火,大好男儿怎可袖手旁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唯愿诸君与吾砥砺奋进!”

    “敢不效死命乎!”第一个被授剑的庞青喊道。

    其他人也跟着喊,“愿为主公效死!”

    嘉平元年十月初三,第一批宣义郎进入军中。

    杨峥的军令也随之下达,凡战,若所部宣义郎战死,屯长降为都伯,士卒罚俸半年,三年内不得升迁。

    成军四五年来,但凡是杨峥下达的军令,军中都是无条件执行。

    宣义郎不干涉军事,属于副官,将领们也就没太多意见。

    有意见的,在看到盖有杨峥印玺的缣帛军令之后,也全都偃旗息鼓。

    这些年青营中的汉夷孤儿,差不多有四千人,能被选为宣义郎,基本可称得上文武双全四个字。

    经历过困难,在生死边缘捡回一条命,一直被半军事化管理和训练,因此没有士族子弟高高在上的骄气,进入军中之后,很快就与士卒打成一片。

    当然,也必然会与老卒们起一些摩擦。

    磨合需要时间,只要摩擦不太过火,杨峥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接不接的了地气,还要看他们自己的本事。

    这也是一项考验。

    胡天八月即飞雪。

    进入十月,天气变得越发寒冷。

    不过今年还好,有了充足的食物,冬天也不那么难熬。

    去年省吃俭用的粮食还余下五万多石。

    杨峥索性开展新一轮的练兵。

    锐步跋涉于大山之间,骁骑驰骋于草原之中,来回行军千里。

    杨峥则带着亲卫营围猎日益泛滥的野兽。

    杨济上书建议编练奴隶。

    这些奴隶本就是青壮战俘,过了两年安定日子,已经心悦诚服,去年粮食紧张,今年则没有缺粮之虞,冬季也是练兵的大好时机。

    顶级士族子弟,还是有些远见卓识的。

    书信中,杨济还举荐一人,杨嚣,字文静,乃当年魏武主簿杨修杨德祖之子。

    人才,杨峥自然来者不拒。

    弘农杨氏对自己似乎抱着极大的善意。

    先有杨济,后有杨嚣。

    弘农杨氏几次站队错误,让他们的声望迅速滑落。

    当年袁术称帝失败,与他姻亲的杨彪直接受到影响,魏武几次想杀他,被孔融、荀或、满宠等一干大臣求情才免遭一死。

    杨修辅左曹植,争不过被司马懿辅左的曹丕,又受到的牵连,自此一蹶不振,被其他新贵士族甩在后面。

    直到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为了代魏,走了一条跟曹丕一样的路,与士族全面和解,杨家才靠姻亲上了司马家的小破船。

    现今,弘农杨氏也是病急乱投医而已。

    并不是多看好自己,而是有司马懿在,实在没有多少路走了。

    既然建议是杨济提出来的,杨峥升杨济为屯田司马,加副统制,杨嚣为屯田从事,辅左杨济。

    又调令伤残士卒,补为教头,专司训练之事。

    河湟各大屯田,共有奴隶青壮奴隶六万余人,本身就是一股强大的力量。

    若能整合起来,为已所用,加上三万五千余正军,杨峥也能弄出十万大军。

    实实在在的十万大军。

    由此可见,这杨济也是一个人才。

    其实只要上升途径打开,人才自然会层出不穷。

    韩信在项羽手下只是执戟郎,但到了汉高军中,就成了名震千古的兵仙。

    韩信之才固然绝世无双,但刘邦肯拜名不见经传的韩信为大将军,又是何等的魄力?

    奴隶们到了冬天,基本也无事可做。

    现在杨峥提供一日两餐,为他们节省本就不多的余粮,自然皆大欢喜,这时代本就没什么懒人。

    优秀者,还可直接被召入正军中。

    每块屯田都有一百人的名额。

    护羌府的命令贴到各大屯田区时,一片欢呼之声。

    既然有杨济负责,杨峥巡视一番,见一切井井有条之后,精力放在大事之上。

    司马懿先灭曹爽,后屠王凌,势如破竹,不仅曹魏内部噤若寒蝉,连吴蜀都没有动静。

    一是司马懿快刀斩乱麻,几乎没有造成内耗。

    二是吴蜀两国本身也不成器。

    姜维与诸葛恪都有雄心壮志,但受到的掣肘太多。

    三国鼎立至今已经三十载,吴蜀两国全都暮气沉沉。

    蜀主刘禅与宦官黄皓日渐亲密,正始七年,侍中董允病逝,陈祗接任,黄皓逐渐由幕后走到台前,与陈祗互为表里,支持姜维北伐,与大将军费祎修生养息之策相背。

    吴主孙权进入晚年,继承人问题上反复无常,以致吴国上下陷入党争,全公主孙鲁班势力逐渐壮大。

    跟吴蜀两国比起来,魏国虽然也有高平陵之变和淮南之叛,但被司马懿轻松解决,没有引起全面的动乱,朝局稳定,人心俱安。

    杨峥暗中为淮南一叛扇风点火,想给司马家多造成点麻烦。

    然而历史的强大惯性依旧如故。

    司马懿依旧是历史上的那个战无不胜的司马懿。

    王凌也还是历史上优柔寡断的王凌。

    不仅没给司马懿造成麻烦,反而弄巧成拙,让司马懿腾出两年的时间。

    这太可怕了。

    两年时间能做很多事。

    尤其是司马懿……

    说不定什么时候目光就飘到西北来。

    “洛阳细作快马来报,朝廷欲缉拿郭淮夫人,人马已在赴长安的途中。”孟观前来禀报。

    司马懿夷王凌三族,自然不会放过王凌的女儿。

    “想不到郭淮也有今天。”这个消息非常及时也非常宝贵。

    说明自己铺设的暗棋,终于发挥作用了。

    二十八星宿和九野营逐步走上正轨。

    经历失败,人总会成长的。

    历史上司马懿最终免了王夫人一死。

    却是在郭淮的种种小动作之上的,内中肯定少不了各种博弈。

    这个时代,历史的轨迹已经悄然改变。

    杨峥沉思一阵,“这或许是一个机会。”

    孟观聚精会神的听着。

    聪明如他,早就知晓杨峥与司马氏的敌对关系,所以杨峥也没什么可隐瞒的。

    “离间司马家和郭淮的机会!”杨峥悠悠道。

    只有大老们斗起来,杨峥才会有生存空间。

    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