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驿卒开始当皇帝:创业初 第九十六章 内部整编
面对老头的奉承,贺今朝哈哈笑了两声,这些匠人不是没有钻研精神。
只不过是朝廷不重视,他们连肚子都填不饱,哪有太多的心思去发明创造!
就算发明出来,朝廷采纳之后,也不会给多少奖赏。
真以为现在还是“暴秦”呐,发明个玩意兴许就能得个爵位。
老王头紧接着又说道:“我估摸用这车床,三五天就能钻好一把铳管。
就是不知道钻出来的统管,和手工钻出来的铳管,能不能一样精细。”
因为钻铳管,当真是一个技术活。
铳管要是粗制乱造,那整个铳就算是废的。
贺今朝大手一挥:“这有啥难的,那就人工组和机械组对比试试呗。”
五天之后,老王头拿着用车床钻出的铳管仔细查看,发现与手工制作的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差距。
贺今朝看到成品之后,愈发的满意。
这排队枪毙的时代,这不就来临了吗?
“现在没什么疑虑了,先给我造他一千杆。”
“是,大队长尽管放心。”
工匠老王头感受到了贺今朝对于火铳的重视程度,越发的满意了,这可是计件工资。
专管后勤的党守素侧着头道:“大队长,你这手笔是不是有点大,这玩意好废铁的。”
“一千杆还都是小数目呢。”贺今朝拿着蒲扇扇了扇:“这火铳兴许打他几百次就该报废了。
只要不连续打他三十发,使用寿命会更长。
至于报废了,到时候融了再做其他玩意,不浪费。”
至于火绳枪的弊端,下雨天导致火药潮湿,引火绳无法引燃,火铳手就算是废了。
萨尔许之战时,雨雪忽止,天将大雾,弥漫山谷,难分敌我。
明军心中恐惧便点燃松枝照明,结果成了活靶子,被后金射杀,火器因天气原因,不用火烤干,无法射击。
萨尔许之战当中,火铳的缺点暴露无遗。
大风天也得注意,风容易把药室里的火药吹跑,造成击发火药不充足。
甚至连夜袭都不一定能用得上,火光太容易暴露目标,且无法瞄准敌军。
再加上火铳操作复杂,且超过一百米,就无法有效击穿铠甲。
要是关外的鞑子身着双甲,一百米外几乎没有什么穿透能力。
贺今朝也不会做穿甲弹。
今后只能往独头弹方向上找找应对,或者做些重型火铳,专门应对关外鞑子的双甲。
但这都不是现在他需要考虑的事情。
贺今朝之所以要费尽心思找能做火铳的工匠,就是为了弥补自己麾下与官军之间近身肉搏的差距。
现在才是崇祯二年,大明官军吊锤起义军,绝对没问题。
特别是九边这帮人,骄兵悍将不在少数。
除非他们内部发生了动摇,才能给贺今朝可乘之机。
党守素听完贺今朝的解释,这才不在心疼。
毕竟铳管可是需要10斤粗铁锻造出来一斤精铁打造而成。
“那你准备选哪一个哨训练这个火绳枪,这操作起来可极为麻烦。”
鲁密铳再怎么狠毒,那也是火绳枪的一种。
操作繁琐,但是准头还是可以的,十中八九。
“我准备在全军当中征召,单独组成一个火铳队配合炮队,与千人骑兵队混合作为我们的杀手锏。”
党守素一听就明白了,这不就是大明的神机营吗?
全员火器!
贺今朝想了想:“我不习惯再用明军的编制,所以我决定:
十人为一小队,百人为百人队成为中队,千人为千人队成为大队,我们如今全民皆兵。
有近万人,分为十个千人队,我出任大队长,统辖十队,你觉得如何?”
“额,这倒是没问题。”
党守素想了想:“大队长,只不过我的第二哨多是家属,老弱妇孺足有两千七百二十八人,也要拆分为两个队吗?”
“不,拆成三个大队,多出来的七百二十人与我外甥李定国三百人的少年队合成一队。”
贺今朝只是觉得以现在的通讯手段,管辖的人太多了,不利于军令的传达,战场上沟通极为困难。
不是谁在临战的时候,都能想起旗语代表什么意思。
大家都是人,不是机器,就算是机器,也会有出现bug的时候。
尤其是当你处于战场当中,你身边的战友不断倒下,或者是中箭惨叫,敌人冲锋的骑兵,挥舞着刀向你冲来。
谁能保证自己面临这种情况,能一定不崩溃?
况且恐惧这玩意是可以传染的。
否则也不会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战例。
贺今朝适当的缩减人数,精简编制,增加“队数”,可以继续队外号称自己有一万人。
至于别人信不信,那就是别人的事了。
贺今朝的命令很快就得到了贯彻,其实主要是把第二哨的家属给分了。
无论什么时候,女人聚在一起变多了,就容易生事。
可他娘的一旦分开,又开始哭诉矫情起来了。
但这对于贺今朝而言,都不叫事,他只关心士卒的训练进度以及城外官军的消息。
通过这次分队,除了骑兵队没变化之外,便是抽调了许多人,组成火铳队以及预备炮队。
工匠队由贺今朝姐夫统领,才百人来的规模,但也被正式编队,预计将来会增添人员。
除此之外,贺今朝开始撒银子征召甘泉县百姓建造独轮车,以便几个后勤队,家属们能够适应跑路推车运粮的节奏。
为此贺今朝还宣布一个月后要举办集体独轮车运输技能大比拼,获胜的队伍能够分到肉。
如此一来,作为后勤的这四个队的队员们,开始争先练就推车技能。
经过这么些时日的消耗,肉食已经所剩不多,那些鸡鸭还得留着下蛋。
此外还需购买一些肉食,不事生产,养兵就是这么费银子。
贺今朝突然理解了大明的那些武将为了供养家丁,就得不断的捞银子,
唯一让他觉得欣慰的,便是宁阳侯的人陈冲,给他送来了回信,说是棉花与战马不日便能准备好。
希望到时候他把东西运输过去的时候,甘泉县不要失手,以免他白跑一趟。
贺今朝微微挑眉,开始给陈冲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