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正文卷 第647章 幸福的江州人
“治理州县,治理王朝,从来都没有什么高端技术。”
“所有人也知道他们怎样做就能治理好。”
“但是,他们就是不去做。”
“因为一旦那么做了,他们就会利益受损,就会不会再有特权。”
“杨宪你说的对极了,所以历代王朝之所以三百年就灭亡,似乎陷入了一个循环,从来都不是因为人们的智慧不够用。”朱元章感叹道,“而是因为利益关系,让贵族阶层们做出了同样的抉择。祸国殃民,为害百姓。”
“华夏百姓几千年来,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根本原因,不是王朝的皇帝、王朝的大臣们无能,也不是什么时代局限性,而是因为两个字,利益。”
“科技,决定社会生产力。”
“经济,决定王朝的生存和发展。”
“利益,决定王朝形态。”
朱元章说道。
“皇上圣明!”刘伯温道,“皇上的这‘三个决定’,高屋建瓴,横空出世。应该让全体朝臣,都学***的‘三个决定’精神。”
“如果大臣们能把皇上的‘三个决定’精神吃透,搞明白,大明王朝必定繁荣昌盛。”
“成为不朽之王朝。”
“不错!”
“不错!”
刘伯温说完,群臣纷纷附议。
“行了。”朱元章挥了挥手,阻止群臣继续拍自己的马屁,道:“关于出现大量其他州县的百姓想要迁居江州的事情,咱决定了,不能允许他们迁徙。”
“虽然百姓都想迁徙到一个海晏河清的州县安居的心情,十分迫切,咱也十分理解。”
“但人数太多了,墨家也不好安置他们。”、
“而且其他州县的百姓都搬空了,对其他州县也的确不公平、”
“皇上圣明!”群臣纷纷说道。
“不过,全国百姓都想搬到江州去,陛下却下令阻止,势必会引起不小的民怨。为了朝廷大局着想又不能放开让他们迁徙。”这时候,李善长站出来道,“为今之计也只有让全国上下,多出几个像江州那样的地方了。”
李善长此话一出,整个朝堂顿时安静下来。
群臣鸦雀无声。
其原因很简单。
江州,对百姓来说是天堂。
但对那些心术不正,一心想要捞钱的人来说,江州就是地狱。
一言以蔽之,
在江州的治理模式之下,他们想要捞钱,难如登天。
他们再也没特权了,当不成人上人了。
所以虽然他们口头上都说江州治理不错,但没有一个愿意效彷的。一个个官吏们,都不想自己管理的地方跟进江州。
甚至,用不了多久,他们还会诋毁、或者想尽办法抹黑江州。
因为现在的大明朝,还不允许有墨家如此牛逼的学派存在。
还不允许江州这么一个‘异端’出现。
在大明这片浑水池塘里,不允许有江州这么清澈的一池水存在。
敌对势力如此之强大,当初如果不是老朱把江州的所有治理权都交给了墨家一家,让监察御史都不能管墨家的治理,恐怕江州绝对无法像现在这样。
和周围的水塘有联系互通水源,再清澈的水池,也会被周围的污水染黑。
所以老朱之前让墨家治理江州的时候,几乎是完全独立的治理。
一亩大的水田很难做到让里面的水清澈透明,但如果把一亩的水田,分割成数十块小水田,那么它就容易清澈了。
这个道理,秦宇曾经亲自给老朱演示过的。
当然也不用担心,分割之后王朝割裂。
只要所有被分割的水田都是地主家的,就谈不上割裂。
“咱也正是这个想法!”朱元章道。李善长说这句话是他授意的,群臣都不响应,老朱也猜到了,知道他们心中的如意算盘,
但懒得和他们计较,道:“既然墨家的治理成绩,是有目共睹。”
“那么就应该让墨家,治理更大的地方了。”
“请问陛下,要给墨家多大的地方治理?”杨宪站出来问道。
“整个浙省。”朱元章道,“咱之前早就说过了,要让诸子百家治理行省。而且百家分别治理行省,也是秦先生为大明王朝,制定的未来重要方针之一。”
“其实,让百家治理行省的方案,已经提出了很长一段时间了。”
“百家去各个行省经营,也有很长一段时间。”
“但在他们去各行省的期间,百家思想的推行和普及,举步维艰。其原因,是遭到了封建贵族势力的打压,无法适应当地的人情世故。”
“现在墨家在江州做出了成绩,找到了破局点。那么就应该让墨家乘胜追击,治理更大的地方,给其余百家做出表率,然后百家迎头赶上。”
“禀皇上。”此时,翰林院大学士高启站出班列道,“墨家能够治理好江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江州太小了。”
“小地方的确容易治理好,大一点的地方那就不一定了。一个小水塘里的水容易清澈,是因为里面的鱼很小。”
“一个大水塘里的水,就不容易清澈了,”
“因为水塘大,里面的鱼也很大。”
“你说的倒很轻巧。”朱元章冷声道,“你这么说,是在否定墨家的功绩啊!”
“江州很小?”
“与行省相比,江州一个州府的确很小,但它至少也是一个州。墨家能治理好一个州,那就证明墨家的能力,是母庸置疑的。”
“要是换做以前,不要说一个州府了,就是一个百里小县,恐怕都无人能够做到,把它治理的像现在的江州那样,那么吏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吧?”
“尔等纵观中华史书,几千年的历史当中,可曾有过这样一个州县,像现在的江州那样,百姓人人安居乐业,街上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
群臣闻言,都无言以对。
“禀皇上,根据真实数据调查显示。”李善长道,“江州百姓对朝廷的满意度,几乎是百分百。百姓的幸福指数,也几乎是百分百。”
“没有任何掺假。”
几乎百分百满意度,没有任何夸张。
因为,对比太明显了。
l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