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手机站m.dajiadu8.com,服务器懒得转移了,凑合看吧!没收益,所以空间有限,请见谅

首页

历史军事

洪武生存指南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洪武生存指南:第二卷:海上粮道 第023章:下马威

    定海县城位于甬江的出海口。

    这是朱塬挑选的营海司、东南转运使司、东南按察使司以及明州卫等各衙署于明州的治所在地,而不是距离出海口还有五六十里水路的明州府城。

    朱塬如此选择,海军都督府自然也设在定海。

    傍晚时分,船队终于靠岸。

    即使最近东南各地因为皇帝陛下的一系列诏令而风声鹤唳,还是有不少百姓聚在甬江边看热闹。

    这几日定海县是真得热闹。

    先是明州卫两千多官兵从府城移驻定海,然后是一些海商船只据说从太仓转道而来,停泊在南门外的港口上。

    再就是,东门外,刚移驻而来的明州卫官兵连带数千民夫没日没夜地修港清淤。

    此时此刻,远远看到那艘体型庞大的巨舟停泊在城东码头,惊叹之余,百姓们也终于明白为何好好的港口还要重修。

    若不修缮,如此庞大巨舟,怎能靠岸?

    劳民伤财啊!

    被成排卫所官兵挡在外围的人群里出现如此感叹,随即又引发议论。

    据说城南有座大宅子,本来归属一位依附方家的海商,前日被另外一位傅姓盐商接管,似要用来接待大官儿,那宅子里也是没日没夜赶工修甚么地龙,修好后还要加急烤干,已经空烧了两日的柴炭,少说也有几百斤。

    大官儿就是娇贵呐。

    莫说当下已是开了春,就是冬日,年前刚上任的薛知县大老爷,也没听说烧甚么地龙。

    说起那薛知县,又牵出了话题。

    皇帝陛下传来圣旨,要求渔户造册。这本不是甚么大事,只这次,莫说是女子,竟然满八岁的孩童,都要登记录档,这是要做甚么?千百年了,从来都是满十六的男子才算成丁,谁听过连八岁孩子都不放过的?

    然后就是薛知县了。

    县衙放出了话,还是只造册满十六的男丁,其他莫管。

    好官啊!

    奈何大家也怕了,反反复复,方国珍守浙东要抓丁,方国珍败了,西吴南征又是抓丁,只这明州府,当下就有几万人或兵或役地被强带去了福建,不知多少人还能活着回来。

    这次,八岁孩子啊!

    那怕知晓薛知县是个好官,还是有大批渔户听了消息,连夜驾船拖家带口逃往外海岛上,以至于这本是渔船往来的大浃港,忽地就萧条了很多。

    正说着,骚动传来。

    视线从正在应酬的大小官吏身上转往了巨舟跳板,周围无论男女老少,都是眼前一亮。

    嚯!

    女眷呵。

    即使那一个个披了斗篷,带着帷帽,但只看那步态,那身段,都能让人浮想几分。还有人忽地小声怪叫,说是一女子被婆子搀扶登上马车时,看到了那裙下一闪而过的小足。

    那个小啊!

    可惜了风光只是短暂,女眷们在大群城中迎出来的婆子丫鬟搀扶下刚走下跳板,就被扶到了马车里。

    随后是一抬肩舆被更多人前呼后拥着小心送下,肩舆旁边还护着同样帷帽遮掩的四个女子,可惜这次周围人多,挡得实在太严实,等那肩舆上似乎一個小少年被送到了一抬大轿里,连那四个女子都一起跟了进去,大家顿时没了兴致,又转向还在岸边接风应酬的一群官员。

    内心不无遗憾。

    遗憾之余又感慨,甚么狗官,带了这么些个女眷下来公干,能干得了甚么?

    怕是床都下不了罢。

    另一边,众人目光重新聚焦处。

    华高看到朱塬被搀上了轿子,一路往城门而去,这才收回了关切心思。

    之前在海上见过了那沈通,朱塬困顿过去,被青娘背到舱房补睡午觉,只是很快他身边丫鬟就跑了过来,说自家小官人似乎又有些发热。

    连忙喊了戴三春。

    戴三春一番望闻问切,转向周围的华高等人,没好气,说是劳累所致。本来严肃的一个人还念叨起来,说这几日颠簸在水上也罢,还白天黑夜没节制地满船乱跑,本来就弱的身子能好吗?

    倒是没开药。

    说不严重,且是药三分毒,等到了岸歇息一夜,或就没事了。

    华高当时听了既自责又害怕。

    那可是……当亲儿子的啊!

    虽说本来两日的航程被他为了稳妥拉长到四日,但到头来才发现自己还是没做好,毕竟潜意识里他也实在不觉得看起来好好的秀才公只是在船上各处走走晚上再看看星星甚么的,有何打紧。

    原来真得很打紧。

    总之,靠了岸,眼看明州府上上下下一群官员,朱塬是不可能露面了,只能他一个人来。

    面对明州知府陶黔、明州卫指挥同知常断、定海知县薛戍等明州一干大大小小十几位官员的探询,华高只能明说,朱翰林身体不适,明儿再见罢。

    失礼?

    失礼就失礼了。

    至于众人如何反应,没心思考虑。

    等朱塬上了轿,华高收回目光,见一些敏锐的官员也一起转回注意力,便向一旁等待的赵续示意,请出了一把佩刀。

    皇帝陛下用过的朴刀。

    这是朱塬下船前交代的,他露不了面,就让这把刀露露面。

    华高明白。

    下马威嘛。

    当然配合。

    等赵续将那把本是小心装在匣中的佩刀亮出,高高捧起,华高唱喊一声,主动先跪了下来。

    诸位大小官员明了,立刻也跟着跪下。

    随即从内到外,官兵、百姓……哪怕不明就里,也纷纷跟着跪了下来。

    然后是刘琏出场。

    刘琏非常不想做这件事,但既然是朱塬以上官身份郑重吩咐,想想短短这些日子对那位小大人不断改变的观感,刘琏也只能听命。

    掏出那份任命朱塬为东南按察使的皇帝诏书,绷着脸,开始朗声阅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营海司之设立干系百年大计,东南海运之事干系北伐成败,为警醒东南百官,特加朱塬为正三品东南按察使,并佩俺往日征战朴刀一把,赐‘先斩后奏’之权。东南各州县官员务必配合行事,若有不听调令者,给俺砍了,若有阳奉阴违者,给俺砍了,若有徇私枉法者,也给俺砍了。钦此。”

    这么语气机械地把一份圣旨读完,刘琏感受着周围古怪的安静气氛,恨不得转身跳甬江里把自己藏起来。

    不想见人。

    太羞耻了。

    莫说那些白话,张口闭口就是‘给俺砍了’,这是一个帝王该说的吗?

    刘琏却明白,这才是老朱的亲笔。

    相反,那些看起来文辞工整朗朗上口的官方传谕,反而是皇帝陛下身边侍臣修改润色后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