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我的文艺时代:在《当代》的日子 第572章 他还得谢谢咱呢
第572章 他还得谢谢咱呢
1988年汪硕的四部小说接连被改编成影视作品,有媒体称那一年是“汪硕年”。
可实际上,自家人知道自家事,88年汪硕在全国出了好大的名声,又是写小说、又是写剧本,累的跟狗一样,钱却没赚多少。
今年就完全不一样了。
年初先是华艺出版社出版他的《过把瘾就死》,给了千字一百块的稿费,汪硕一下子赚了接近三万块,这是他从事写作行业以来,赚得最多的一笔钱。
而且比他累死累活的写剧本轻松多了,都是已经发表、出版的小说,结个集再出版而已,属于躺着把钱赚了。
汪硕当时找到林为民炫耀,结果被林为民教育了一番,幡然醒悟,决定跟华艺要版税。
《过把瘾就死》出版不长时间狂销几十万册,华艺食髓知味,年中的时候找上汪硕要给他出文集。
汪硕听了林为民的建议,跟华艺要版税,开了国内作家的先河。
《汪硕文集》出版到现在近四个月时间,首印的十万套早已售罄,如今已经是第二次加印,销量正在奔向四十万册的记录。
文集不同于单行本,一套文集价格动辄十几、二十块钱,这段时间出版社文集的码洋销售超过四百万,前两天华艺刚刚给汪硕结清了前三十万套的版税分成,汪硕一下子拿到四十多万,赚的盆满钵满,欣喜若狂。
拿到版税分成的当天,他便拉着妻子沈絮佳满燕京城浪,他手里的“黑色板儿砖”正是这几天疯狂消费的产物。
“行啊,硕爷,都拿上大哥大了!”林为民来到餐桌旁,先跟沈絮佳打了个招呼,然后便调侃起了汪硕。
汪硕红光满面,丝毫不在意林为民话中的揶揄,“这不是为了方便嘛,见天儿有人找我,拿着这玩意方便。”
他说着话的时候,还“不小心”的露出腰间挂着的配件,嗯,BP机。
九十年代暴发户标配啊!
能来马克西姆吃饭的客人,条件都不差,可旁边几桌的客人看到汪硕身上的两样装备,还是露出了几分艳羡之色。
在1991年手拿大哥大,腰挂BP机,没点实力真不行。
这一套装备现在两万多,够普通上班族干十年的了。哪怕是做生意的,也不是谁都能买得起。
“快坐下吧,显得你!”沈絮佳有些替汪硕的膨胀脸红,忍不住拉着他的袖子让他坐下。
汪硕从善如流,可坐下后嘴却没停下。
“为民,不是我说你,你整天那么忙,也该配个大哥大了,要不然多不方便啊!”
林为民摆手“用不着。我整天两点一线,有事打家里电话、单位电话都行。再说这玩意不太实用,动不动就没信号。”
林为民拥有后世的经验,知道手机这东西,伱一旦有了,就相当于是个枷锁,谁找你你都得接,完全没必要。
现在这样就挺好有事打座机,有急事上门找,除非是天大的事,要不然还是现在这样更自由一些。
汪硕明着是劝林为民,实则还是在炫耀自己的大哥大。
林为民还是那句评价:狗肚子里存不了二两香油。
炫耀完电话,话题自然而然的转移到版税上,汪硕说起这件事嘴都合不上。
四十多万的稿费,比他此前十年赚的钱还要多几倍。
“都说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这话说的确实没错。”汪硕脸上带着几分得瑟说道。
“这么说,这套文集至少能给你带来一二百万收入?”
“一百万肯定是有了,再高就不知道了,谁知道能卖几年啊!”
服务员过来点菜,汪硕将菜单拿过来,本着什么贵点什么的原则,充分体现了一回什么叫暴发户。
点完了菜,他将菜单还给服务员,对林为民道:“说起版税这事,多亏了你给我出主意。”
你看,他还得谢谢咱呢!
“嗐,说这话就见外了。再说了,你这回可是给广大作家们谋福利,我现在都拿上版税了。”
实惠拿到了,面子上得让硕子过得去。
果然,汪硕听着林为民的恭维,那张日渐肥硕的圆脸上盛开出一朵灿烂的笑容。
“都是自家兄弟、自家兄弟!”
汪硕摆摆手,嘴上谦虚着,表情却恨不得林为民再多说几句。
让汪硕膨胀了一会儿,服务员开始上菜,几人边吃边聊。
陶慧敏和沈絮佳说着女人之间的话题,林为民和汪硕则说着男人之间的话题。
“晓刚闺女手术做完了,说是挺顺利,以后能跟正常孩子一样。”
冯晓刚女儿的手术在一月份的时候刚刚做完,小姑娘算是幸运的,虽然患的是唇腭裂,但是是唇腭裂中的唇裂,手术的最佳时间就是出生后的三到六个月,冯晓刚从林为民这里借到了钱,算着时间一到就把手术给做了。
做完手术之后,冯晓刚还特地带着妻子来林为民家表示感谢,这些事汪硕并不知道。
“他这段时间遭了不少罪。”
“可不嘛,我打算明年带他赚点外快,他给孩子做手术欠了不少钱。”汪硕道。
林为民笑道:“跟着硕爷混还是有好处。”
“滚蛋!糟践人是吧?”汪硕笑骂了一句。
汪硕要带冯晓刚赚的外快是给电视剧写剧本,海马工作室自从成立之后,先后攒了两部电视剧。
一部是去年年底播出的《编辑部的故事》,这部电视剧一经播出收视率一路看涨,造成了极为强大的社会影响力,一堆演员因为这部电视剧被广大观众所熟知。
饰演主角的葛优、吕丽萍、侯耀华等人就不用说了,连演配角的傅彪、刘蓓、张国立等人都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剧中金句频出,甚至直到几十年之后,仍为电视剧观众所津津乐道。
另一部电视剧则是《爱你没商量》,这部电视剧走的是《渴望》的路子,反响不错,没达到《渴望》的高度,但成绩仍旧不俗。
两部电视剧,彻底打开了海马工作室在中国电视剧领域的知名度。
如果要是后世中国影视行业高速发展的时候,海马工作室这群人早就赚得盆满钵满了,可惜现在是1990年,这群人也只能是拿点稿费和策划费。
冯晓刚之前帮着《编辑部的故事》写了几集剧本,但都是根据人家的想法来的,所以就赚了个辛苦钱。
这回汪硕打算给他点空间,能赚多少,就看他的能力了。
“江文那剧本写的怎么样了?”林为民问道。
汪硕摇头,“不知道,不掺合了。”
“怎么着?闹掰了?”
汪硕斜视林为民,对他脸上的幸灾乐祸很不满意,“那孙贼一肚子主意,谁给他写剧本,算是倒了八辈子血霉了,跟跪着要饭差不多。”
江文这人写剧本也好、拍电影也好,有很多天马行空的想法,一般人真跟他折腾不起,汪硕这回算是认怂了。
“我倒要看看他能鼓捣出个什么玩意来!”汪硕愤愤的说道。
看样子,虽然没闹掰,但估计在江文那也没少受气。
林为民大概能理解汪硕这种心情,明明拉投资之前他还是大哥,现在电影还没拍呢,就成小催巴儿了,搁谁也受不了这个气啊!
“回头我收拾收拾他!”林为民笑呵呵道。
汪硕立刻给林为民倒了杯酒,“给我好好收拾收拾他,千万别手软!”
两人聊着天的时候,餐厅紧里头的演出舞台上走上来了几个小伙子,正在搬乐器和音响,看起来今晚是有乐队演出。
马克西姆从诞生那天开始就有音乐演出,最开始的时候还是钢琴演奏,后来餐厅经理宋淮桂开始引入乐队,走起了livehouse路线。
1986年,崔健在燕京工人体育馆以一首《一无所有》唱响了中国摇滚乐的第一声,闯下了偌大的名气,但在八十年代,摇滚乐在国内仍是个新鲜事物,即便是有了工体的一唱成名,崔健和他的乐队也没有太多的演出机会。
就在这时,马克西姆的宋淮桂朝崔健伸出了援手,邀请他们到马克西姆来演出。
西餐厅和摇滚乐,想想都知道这俩玩意放在一起有多违和。
可这个时候大家西餐吃的少,对摇滚乐也没概念,主理人怎么来他们就怎么欣赏,反倒是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崔健和乐队获得了宝贵的演出机会,马克西姆也再次开创了燕京餐饮界的先河。
如今几年时间下来,餐厅里的摇滚乐演出已经成了保留节目,很多年轻人都是奔着这个来的。
“今天晚上有崔健的演出,说是还有几个摇滚新人要登台。”汪硕看着舞台说道。
两人闲聊的时候舞台已经布置好,脸上没褶子的崔健走上了舞台,操着低沉的嗓音介绍了一下自己和乐队。
餐厅的食客们对崔健很熟悉,他一开嗓大家就给予了掌声。
舞台上乐器节奏响起,餐厅内的气氛立刻热烈了起来,随着音乐的声音逐渐拉大,食客们的情绪也越来越亢奋。
林为民不理解,但是大受震撼。
说这群人是来吃饭的,他打死也不相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