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姑父叫朱棣:正文卷 第一百零九章 成家立业,传宗接代
怎么超越朱元璋?
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朱棣自己稍微盘算一下,都会觉得绝望,那人不是他爹,是个神!
朱元璋出身有多低微,那就不用说了。人家刘邦好歹还是个亭长,而且根据他早年的经历,这位大概率算是一个士,虽然是最低档次的,但也胜过大多数平民,堪称沛县教父。
但是朱元璋却是干净利落的穷鬼,吃了上顿没下顿,一场大灾,全家几乎死光光的倒霉蛋……这种身份,这种起步,哪怕一些都不敢编。
哪怕是看似出身低微,也要想办法弄个厉害的老子,编出一段类似赵氏孤儿的戏码……因为纯粹的底层人,爬上高位,甚至超出了文艺作品的想象力。
但问题是这种不敢写的东西,就堂而皇之,写在了千秋青史上面。
从濠州的要饭乞丐发家,十多年间,平定东南,驱逐北元,打下了煌煌烨烨的大明朝。
光复了丢失五百年的燕云之地,拿回了失去七百年的云南,赫赫大明,君临天下。
开国立业,治理天下……你可以说朱元璋有许多不足之处,但是你想超越朱元璋,那就要掂量一下自己的份量了。
他几乎做到了当时条件下的最好。
朱棣作为老朱的儿子,能不清楚这一点吗!
偏偏他又是靖难起家,如果拿不出让人足以信服的功绩,凭什么让天下人相信,他是朱元璋最好的儿子?
终朱棣一生,下西洋,征蒙古,修永乐大典,他几乎是把一腔热血都泼洒出来,从始至终,不敢稍微懈怠。
甚至最后也是死在了远征的途中……朱棣忙碌了一辈子,你说他就超越了朱元璋吗?
还真不好说,毕竟他的功绩比起开国之功,还差了许多。
最最关键,是后人不争气。
下西洋开疆拓土的大事,被子孙后代给停了,大明朝依旧守着中原这块地方,没有突破历代的限制。
征蒙古又没有把人彻底打死,若干年后,蒙古人死灰复燃,还弄出了土木堡之变……不管伱创造了多大的业绩,后人不给力,接不住这份家业,说什么都没用。
只是到了今天,徐景昌给他展示了另一种可能。
既然和你爹比太费事了,咱不如开发新赛道,寻找新打法,利用新抓手,打出不一样的生态化反……
简言之,过去读书人只能皓首穷经,努力读书,争取渺茫的科举功名。那些没成功的,也就留在乡下,开私塾,写书信,帮着老百姓操持婚丧喜庆,勉强度日。
现在却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充当账房,去下面放贷,帮着百姓解决燃眉之急。
就像这个宝钞……在老朱手上,三令五申,耗费好大力气,最后还是不免贬值严重,难以维持。
可是到了自己手里,可以发放贷款,可以抵偿田赋,盐税……整个循环打通了,光是宝钞一项,在过去八个月里面,就增发了五成以上。
最奇妙的是,发了这么多宝钞,还没引起钞币贬值,大明的财富就这样无形中增加了许多。
毫无疑问,这都是朱元璋想不到,也做不到的。
还有邸报……伴随着这玩意的发行,消息的传播确实加快了好几倍。
而信息传播加快,就代表着朝廷控制力增强……因为很多时候,不是打不下来那么大的土地,而是打下来了,却不知道怎么控制。
不能进行有效控制,那还不如不要。
这也是文臣们对待开疆拓土持反对意见的原因所在,都是赔钱的玩意,没事瞎折腾什么!
但是如果消息传播加快,控制力上去,最大的问题解决了,那是不是可以卯足了力气,开疆拓土呢?
朱棣也说不好,一定行得通。
但他隐隐约约意识到,要超越老爹,就不能因循守旧,必须打出新的组合拳。
“徐景昌,老二和老三的生意,到底能有多大的用处?”
徐景昌顿了顿,笑道:“陛下,这个臣也说不好,要不陛下亲自去瞧瞧?”
朱棣眉头挑了挑,笑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朕光在朝堂上听朝臣讲述,看锦衣卫的呈报,到底不如亲眼目睹的明白。”
朱高煦的工厂多数在城外,还有在苏州和杭州等地,因此朱棣和徐景昌去了朱高燧在京城的书局作坊。
等到了这里,朱棣就感觉到了那种不同寻常的味道。
这一座书局,至少有上千员工,出来进去,非常繁忙。
朱高燧听闻老爹驾到,那也是屁颠屁颠跑过来,美滋滋向朱棣介绍自己的成就。
“父皇,孩儿手下有两三百人,专门了解各种消息……有人在通政司,等候朝廷主要政令,有人深入民间,寻找有趣的事情,还有些专门约请一些文人,帮着写话本,好刊登在孩儿的邸报上面。”
也就是说,朱高燧手上有专门跑政治新闻的,有跑社会新闻的,还有负责文化娱乐的。手伸得还挺长的。
“还有文人写话本?朕怎么没听说?他们很有名气吗?”朱棣随口问道。
朱高燧嘿嘿一笑,“父皇不知,写话本的人可不少,有的是原创的,也有根据已有故事进行改编的,比如写薛平贵和王宝钏的红鬃烈马,还有斩将封神的黄河阵,都挺受欢迎的。”
朱棣很惊讶,“还有这事?他们都是谁?”
朱高燧摇头。
朱棣一惊,“怎么,你也不知道?”
朱高燧低声道:“孩儿知道,但是不能告诉父皇。”
“为什么?你想欺君?”朱棣质问。
朱高燧忙道:“孩儿不敢,只是写话本,上不得台面,只能算是下九流。有不少穷苦书生进京赶考,缺少路费,就写一些,赚点零花钱。他们根本不署名,或者署名也是笔名而已。孩儿要是泄露出去,他们恼羞成怒,这个生意就没法做了……如果父皇一定要问,孩儿只能告诉父皇,明年会试,必定有人干过这个生意。”
朱棣更加吃惊,难道朕的朝臣里面,也有私下里写话本赚钱的?
他惊讶地看徐景昌,徐景昌倒是没怎么觉得意外。
挣钱吗,不寒碜。
事实上很多著名作品,都是经过无数人反复创作过的,而且那些知名最后定稿,通常也都是一个笔名。
你要是觉得吴承恩就是真有这么个人,叫做吴承恩,那就大错特错了,没准人家真实的姓是章?
“没想到那些口不言利的读书人,也会干这种事情!”朱棣哼道:“朕还以为他们多清高呢?算了,朕也不问了,留点体面,大家都好过。但你可给朕记住了,要仔细盯着点,有什么乱七八糟的心思,胡言乱语,诽谤君父,朕可不答应。”
朱高燧连忙道:“请父皇放心,只要是发现这种人,孩儿会立刻停止约稿,而且还会知会锦衣卫,到时候请表弟拿人就是。”
徐景昌眉头皱起,原来这个锦衣卫就是干脏活的。
“陛下放心,臣会专门安排个千户,让他负责此事,保证万无一失。”
如果有了问题,那也是他负责,反正跟徐景昌没关系。
朱棣是过来看热闹的,也就懒得纠缠这些。
“也就是说,不算这里面干活的,你已经养活了成百上千读书人了?”
朱高燧咧嘴一笑,“或许更多。”
朱棣哼了一声,没好气道:“说你胖,你还喘上了,你有你大哥胖吗?别废话了,让朕瞧瞧,这里面还有什么牛黄狗宝。”
朱高燧连忙带着朱棣进入书局内部。
他向朱棣介绍,通常一篇文章确定下来,就会送到这边,进行校阅,然后排版,印刷,剪裁,发售,最后送到老百姓手里。
其中排版是最重要的,像报纸这种时效性非常强的东西,绝对不能用雕版印刷。
不然的话,印刷之前还是热气腾腾的新闻,等印刷出来,就成了臭气熏天的旧闻。
因此必须使用活字印刷……而活字有分成许多种,木活字、泥活字、铜活字、铅活字。
这些技术在大明朝全都有,只是有些记录在册,有的还没有文字记录……毕竟历代对这种技术的关注,远不如诗词文章。
徐景昌在最初的时候,也只是在一本杂书里面,看到了范铅为字而已,他和朱高燧聊了聊,没想到这小子还真靠着聪明能干的工匠,鼓捣出来了。
技术方面的事情暂时不谈,光是在这里排字的工匠就有一百三十人之多。其中一百人都是在徐景昌的学堂弄过来的。
朱棣直接叫过来一个,这小子看样子还不到二十岁,年纪轻轻,一张娃娃脸,脸上还有墨迹。
朱棣笑道:“你是哪里人?怎么来的?”
此人忙道:“草民林三,是山东滨州的,因为躲避战乱,辗转到了应天……去年的时候,进了学堂,侥幸认识几个字,今天过来上工的。”
山东人!
朱棣暗暗叹气,他和朱允炆打了四年,主战场就在山东,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牺牲很大。
像这种流落各地的流民,必定不在少数,也幸亏有个学堂收留。
“你现在能挣多少,可够家里用的?”
林三道:“草民刚来的时候,每月六十贯宝钞,现在已经涨到了八十贯,还有些额外的奖金。干满一个月,能拿到一百贯。”
一贯宝钞眼下能换五十文铜钱,一百贯就是五千文,大约是五两银子,在应天算不得多,但生活下来,还是不成问题的。
“你有什么打算没有?”
“草民就想买个房子,城里的不奢望了,能在城外买一个就挺好的。也不用多大,能住得下两口子就行。”
朱棣一笑,“怎么,你成亲了?”
“还没。”林三脸色微红,“草民只有个未婚妻,叫唐赛儿,也是从老家逃难过来的。草民就盼着有一个落脚的地方,好能成个家,传宗接代……”
书里面的贯是指宝钞啊,铜钱值多少我知道的,不会开那么夸张的工钱
(本章完)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