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成真,我的前世被挖出来了:正文卷 第四十六章:缩地成寸!
世间修行者,采集天地能量修行,追寻天地间的大道。
地脉参悟脉络,从而掌控山川之力,大地之能,化龙飞升。
这些脉络,便是天地间的道之纹路。
玄妙的道韵,从脉络之中弥漫而出。
李道尘身形缓缓下沉,融入山峰。
他如同地脉一般,盘坐在地底,土黄光芒汇聚而来,融入体内。
他参悟着地脉纹路,领悟着大地之力。
而随着参悟,他的《太初道经》在完善,修为也在精进。
一道道土黄光芒,化作一柄柄剑气。
山峰之下,大地之力化作剑气,宛如剑道海洋。
山川为剑!
剑山!
凌厉的剑气,厚重,连绵,无尽辽阔。
汇聚大地的厚重,天的至高,成就更完善的天地之剑!
虽有太上道,但那毕竟是太上的道。
太上早已成道,领悟一切大道。
而他自身,不过是获得太上总纲,得开启天地大道的钥匙。
李道尘悟道修行,参悟着大地的脉络。
随着他参悟,身上的大地气息越来越浓郁,越来越厚重。
那一条条脉络,逐渐融入五脏之脾,烙印在黄帝剑上。
厚重如山,正应了重剑无锋,大巧不工。
以力压人!
随着脉络的领悟,李道尘恍若化成了地脉蛟龙,盘踞大地深处,吞吐大地之力。
另一边,曹洛也用心修行着梦幻之道,成就梦幻之剑。
在他周身,有虚空扭曲,整个人也朦胧起来,如梦如幻。
剑气交织,似真实,似虚幻,难以分清。
岁月流淌,又是五十年时间过去
曹洛迈入了元始宝珠境,修为大进。
山峰之下。
一条土黄蛟龙,发出阵阵低吼龙吟。
磅礴道韵流转,如若真的地脉化龙一般。
下一刻,蛟龙睁眼,山峰之间,似有纹理万千,倒映在龙目之中。
磅礴道韵,与大地呼应。
蛟龙摇身一变,化作李道尘模样。
离开地底,立足于山巅,闭目凝神,依旧与山峰浑然一体。
周身弥漫着道韵,与大地相连。
一步踏出,已是山下,几步跨越,已至百里之外。
缩地成寸!
“大地脉络,地脉之道。”
李道尘呢喃低语。
缩地成寸,乃是对于地脉纹路的运用,与天地间的道相呼应。
纳千里之地于一尺,从而缩地千里。
以他阴神修为,还做不到千里,但也能做到二三十里。
一股强横的气息弥漫而出,厚重之剑交织于身。
阴神中期!
感受着体内浩瀚法力,李道尘不禁面露喜色。
李道尘返回山巅,再次盘坐,他要继续参悟《无量真经》。
曹洛驾云而来,恭敬一礼:“奴婢见过真人。”
“可是有下山之意?”李道尘淡然道。
“瞒不过真人法眼。”曹洛恭敬一礼:“承蒙真人恩赐,奴婢成就宝珠,也有几分实力,可助公主。”
“月余前,公主差人前来,送了些法门,讲述大明之事。
公主虽强,但手下并无宝珠修士,孤掌难鸣,公主苦也。”
李道尘微微颔首:“那就去吧。”
“多谢真人。”曹洛再次一礼:“公主会安排人前来,整理道观。”
“既然回去,那便将此物,交给太平。”
李道尘随手一招,有大地之力汇聚,化为一柄巴掌小剑。
这是他领悟出的山川之剑,汇聚了他对于地脉之道的感悟。
带着此剑,可调动山川地脉,镇压一般的阴神中期。
“是。”曹洛恭敬接过,驾云而去。
李道尘继续修行,参悟《无量真经》。
《无量真经》,虽不如《地脉化龙术》,清晰记载了脉络。
但里面的大海剑诀,也给他不少启发。
参悟大海之剑,感受着天地间的无尽能量。
这无尽能量,便是最好,最广阔的海洋。
时间流逝,不知不觉,三月时间过去。
三道身影,来到太清观,恭敬叩首:“奴婢曹越,朱熹,项子文,请见太初真人。”
山巅之上,李道尘睁开双眼:“太平徒儿,这是让为师,给你培养手下么?”
刚走了一个曹洛,马上派来三位。
自己可不需要三人伺候,太清观也不用这么多人打扫。
不过,太平手下确实缺乏高手。
想要重整大明,手下不行,凭她一人也不够。
念及此处,传音道:“你们在观内修行,打扫道观即可。”
“是,真人。”
三人恭敬应道。
曹洛回去,也将这里的事情告诉过他们。
不需要伺候太初真人,只要打扫道观,安心修行就行。
这日子,可比在大明好多了。
三人到了道观,取出一个乾坤袋,放在李道尘房间:“真人,这是公主收集的法门。”
话音一落,一道光芒,带着乾坤袋,没入地底,消失不见。
三人安心住下,李道尘则打开乾坤袋,查看里面的物品。
一本本秘籍,虽然都是残缺,修行不到阴神,有的更是只能到金丹,但品质不错。
太平给他送的法门,都是精挑细选的。
除了这些,便是一些玉器什么的,还有外界情况。
天山又派遣大军,骚扰大明边境了。
东海五仙,也在暗中调动周边小国,在大明边境肆意劫掠。
天神教也在大明各地,宣传信仰,拉拢官员,贪污腐败。
万毒谷那边,也有划地为王的意思。
大明江山,风雨飘摇,幸好龙虎山那位还在,依旧支持着大明。
这些势力忌惮的,也就是龙虎山那位天师。
而太平,也暗中建立了情报机构,名为——锦衣卫!
探查天下,渗透大明各地,周边各国,甚至东海五仙的势力。
虽然付出很多,但也有不少收获。
这些法门,便是锦衣卫们收集来的。
李道尘看完这些,传授了三人山川之剑和日月之剑。
至于大海之剑,他自己还没悟透呢。
给了他们法门,李道尘继续参悟《无量真经》。
沉浸在天地海洋之中,体悟着大海之剑,河流之剑。
道经有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此言并非单纯地善意,虽有水为生命之源的说法,但更多的是善于。
水利万物,得了解万物。
面对世间万物,总能以不同姿态应对。
可急湍浪涛,亦可涓涓流水,无声流淌。
不同的地,不同的情景,水更善于利用自身特性,而应对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