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小说成圣人:正文卷 第四十八章 爱国、明志
走入府学,林谦顿时感觉到了一丝异样,他感觉自己的文宫似乎被什么东西屏蔽,无论他心念如何转动,都无法再进入文宫,仿佛自己与文宫之间隔了一层朦胧的雾气,将两方彻底隔绝。
“信号屏蔽器?”
林谦念头一转,目光四处打量起来,最后落在广场上那尊圣人雕像上。
那是万世师表孔圣人的雕塑,雕塑穿着一身传统儒衫,左手握着一卷书册,放在胸前,右手背负在身后,神色慈和,双眼却看向远方,正对着府学大门的方向,仿佛在打量走入府学的学子。
虽然这看起来只是一尊普通的雕塑,但林谦总感觉自己文宫被屏蔽与这雕塑有关。
没有过多打量,林谦就在维持秩序士兵的带领下来到了自己的考房,一个不足三平的小格子间。
格子间中只有一张床,府试有三科,需要一天一夜,中途可以在床上休息,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凳子,前方是一块一尺半宽的木板,就是考桌了。
向上抬起木板,走入格子间,放下木板,在凳子上坐好,安心等待下发试卷。
第一科是经义,这是目前林谦最不需要担心的科目了。
很快,林谦就听到了辘辘的车轮声。
又过了约莫半刻钟功夫后,便有一辆拉着试卷的马车停在了考房前,士兵将一叠试卷放在林谦考桌上,行了一礼后就拉着马车往下一个考房走去。
试卷是由活字印刷打印出来的,上面还带着淡淡的墨香,字迹工整,看得人赏心悦目,想必这活字的母版是某位书法大家的作品了。
试卷并没有漏墨等情况,比林谦前世的激光打印效果也不差。
先通读一遍试卷,这是王篆特意嘱咐他需要注意的地方,因为有一届的经义考卷分成了阴卷和阳卷,在试卷的最后写着可以选做一套即可,而最前方的阳卷难度远大于后面的第二套阴卷。
那一届不少考生可是吃了大亏的。
发现并没有什么偏题,怪题后,林谦这才开始动笔答卷。
……
目送学子进入府学后,李长策就回到了王府,只有林歆筠和张泽翰还等在府学外,虽然他们知道林谦要明天才会出来,但这种心情却是无法排解。
就像前世那些在考场外等待考生出来的家长一样。
刚走进王府,李长策就看到了站在院中的王篆。
“老师。”
李长策上前行礼,王篆站在这儿,显然是在等他。
“谦儿才华品行都深得我心,可交游上却有些不慎了。”
王篆神色严肃,甚至都有些愤怒,“解元非林谦莫属这种话也是能说的吗?”
原本新旧两党争斗就已经非常激烈了,就算你没什么毛病都要挑你毛病,现在留下话柄,对方怎么可能放过?
李长策深以为然的点头,“那张泽翰不学无术,就是个十足的商贾,但在谦儿贫困时,是他资助谦儿上学,如今谦儿学有所成不忘本,重情重义,却也无可厚非。”
他显然把县衙那次拷问时林谦的借口当真了,认为张泽翰不仅借林谦钱了,还时常接济。
“我会去跟张泽翰打招呼,让他谨言慎行的。”
王篆默然,林谦重情重义对他们来说当然是好事,可对林谦自己来说,就不一定了,最后他也只能轻叹一声,无可奈何的摆摆手,“去吧!”
若是林谦成绩平平还好,可要是林谦真的高中解元,恐怕还会生出一些风波来。
并且以林谦表现出的才华来看,这个可能还很大!
此时林谦正在考房中看着刚刚下发的诗词考题,若是知道师爷此时的想法,恐怕只会哭笑不得,世人皆以为他诗词无双,但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的水平,只希望这次的题目是自己会的。
“考的都会,蒙的都对!”
默念一声,林谦打开考卷。
比起经义考卷厚厚一叠,诗词的题目显得简单明了许多,只有一张纸。
【明志】
【爱国】
二选一,但需赋诗,而不能谱词。
林谦心中咯噔一下,教员诗词佳作都不少,但比起词来,他的诗就稍逊半筹,或者说,没那么出名,他自然看得也少。
书到用时方恨少,莫过于此。
“明志,爱国……”
念叨着这两個题目,林谦开始在脑海中穷搜起来。
片刻后,林谦想到一首迅哥儿的无题七绝,“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英雄多故谋夫病,泪洒崇陵噪暮鸦。”
但很快他就摇了摇头,这首诗感叹的是英雄战死沙场,与【爱国】的主题并不是那么契合,【明志】也谈不上。
不过想到迅哥儿,林谦也是文思泉涌,脑海中很快又冒出来一首七绝,“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完美契合【爱国】的主题!
心神激荡,林谦研磨提笔,就要开始答卷。
但很快他又停了下来,这的确是一首爱国诗不假,先写作者热爱祖国的感情,继写由热爱而引起对处在“风雨如磬”之中的祖国的忧虑,再写由忧虑而感到“寄意寒星荃不察”,心情不免有点沉重,最后跃上一个新的高峰,激昂慷慨,热血沸腾,迸发出“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最强音,充满着激励的力量。
可神矢是指古希腊神话中的爱神丘比特,用被爱神射中了灵台,也就是心,也表明自己对祖国的热爱。
问题在于,大乾并没有爱神的传说,这一句就无法表达出对祖国的热爱。
风雨如磐暗故园,更是明说了大乾如今风雨飘摇,这种事情大家心知肚明就好,这么直白的说出来,恐怕大为不妥。
林谦当然可以略作修改,可惜,他没这个实力啊!
就算他研究清楚了平仄,也很难写出原诗的水平,让人嘲笑倒是小事,若是府试落榜,可就因小失大了。
再次颓然放下毛笔。
忽然,他眼前一亮,一首诗浮现在脑海。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一首明志诗,比起爱国容易被人上纲上线,明志就要轻松多了,大不了被人说成狂妄,也无伤大雅,哪个文人不狂傲呢?
果然,近现代古诗词,还得看教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