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从陕北窑洞开始:正文卷 第六十五章 回家跟婆姨说
老支书很清楚孙向阳那个婆姨是怎么来的,是他娘,去知青点闹腾了几次,非得让陈书婷嫁给她儿子,最终才促成了这件婚事。
这跟你情我愿还不是一码事。
尤其是两人到现在都没个孩子,也就没有羁绊。
眼下,这么好的机会摆在面前,只要考上了大学,就能回到城里,再也不用待在穷苦的农村,怎么选择,还需要问吗?
反正以老支书对人性的了解,别说结婚,就算有了孩子,有的人该跑也会跑。
所以他就对孙向阳有些担忧。
这日子眼瞅着刚刚要好起来,要是被打击到,一蹶不振,那往后的人生,就算毁了。
“老支书,用不着去问,上面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对是否结婚,没有任何要求,只要符合报名条件就可以了,一切全凭自愿。”
孙向阳哪会不知道老支书在担心什么?
论起来,这件事情他比老支书知道的要更早,上次看到陈书婷家里给她寄来的那些书,他就已经知道了。
只是这种事情,如果上面没有公布,他肯定是不能主动去说的。
所以这几天,也一直当没这件事情。
但有句话说得好,该来的,迟早会来。
“这上面说咱们俞林这一块了?向阳,有些事情我见多了,你不懂。”
老支书干脆说道。
反正他的打算是能拖延就拖延,要不然他再想想别的办法。
“老支书,您可别打什么歪主意,这件事情说起来也是件大好事。”
孙向阳见老支书还在硬撑,不得不提醒了一句,他知道对方是好心,但有时候好心也会办成坏事,不得不提前说清楚。
“大好事?”
老支书意外的看着孙向阳。
“当然是大好事了,以前没办法,大家觉得多读那两年书也没什么用,还不如早点下来跟着生产队干活,减轻家里的负担。
现在恢复高考了,大家以后就可以培养自家孩子好好读书,将来争取考上大学,等毕业后,也能有个好工作,当个城里人。”
孙向阳解释道。
“要是年青人都去读书,考大学,毕业后不回来了,以后咱们双水湾的人不是越来越少?
再过几十年,等老一辈都死个差不多,咱们双水湾也就没了,算什么好事?”
老支书想了想,然后摇头。
不是他见识短,不愿意看到双水湾的年青人有出息,出人头地,而是他的身份立场摆在那里。
对老支书而言,双水湾就是他的根,他的命,他的一切。
他为了双水湾几乎可以说是付出了一切,最希望看到的是双水湾变得越来越好,所有人都能吃饱饭,然后使劲生娃,双水湾越来越大。
这样他就算死了,也无憾。
但如果跟孙向阳说的那般,将来还会有双水湾吗?
他努力了一辈子,到头来就是这么個结果?
哪怕老支书再怎么睿智,当身在局中的时候,也难以看破,更无法看淡。
“那可未必,咱们这些人也可以不断发展双水湾啊,只要咱们肯努力,等过个几十年,说不定双水湾会成为黄土高原上一颗闪亮的明珠。
咱们把这里建设好了,只会吸引更多的人搬到咱们这里。
别看金家沟那边有煤井,但一味的挖掘,迟早会遭受恶果的。
到时候,地下水脉被截断,环境被破坏,以后还怎么生活?
反观咱们双水湾,要是能有一天变得山清水秀,说不定金家沟的人会哭着喊着要搬到咱们这边,并入双水湾。
还有那些走出去的大学生也会回来,一起发展咱们双水湾。
在您老的带领下,咱们双水湾只会越来越好。
难道您就不想看到这一天吗?”
孙向阳竭力的给老支书描绘着那种画面,简称:画大饼。
只是看老支书的表情,明显有些不以为然,也不是那么好骗的。
“我还没老糊涂呢,就双水湾这地方,我看了都几十年了,大黄风一旦刮起来,闭着嘴都能灌进土去。
除了种几棵枣树还好点,别的树栽下去,不等第二年就死了。
就这还想变得山清水秀?
哪来的山?
还有你说的那什么明珠,我看也就只剩俩眼珠子还亮点。”
老支书说完,还忍不住撇了撇嘴。
给他戴高帽?
这玩意都是他玩剩下的。
“这不是还有我吗?”
突然,孙向阳指了指自己。
老支书顿时一愣,有些错愕的看着孙向阳。
“你不走?”
听他脱口而出的话,孙向阳就明白,老支书最担心的无疑还是他也离开双水湾。
毕竟在老支书看来,他孙向阳要本事有本事,要能耐有能耐,待在双水湾明显是屈才了。
他哪怕之前想过,并且已经付诸于行动,打算把孙向阳拉上车,那第三生产小队的队长,就是最好的明证。
但计划没有变化快。
当时可还没有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
万一孙向阳不甘心窝在这个贫苦的小地方呢?
毕竟年青人心比天高,都想着出去闯闯,这很正常。
即便老支书再想留下孙向阳,可如果孙向阳自己决定要出去闯一闯,他肯定也会支持。
人家不欠双水湾的。
反而是双水湾欠人家的。
他良心又没被狗吃了,凭什么拦着不让?
但现在,他怎么听着孙向阳的意思,好像要留在这里?
他不打算离开?
哪怕这次高考的报名条件是高中毕业文化水平,但不是还有特殊的吗?
那什么特长?
就算这样不行,可陈书婷符合要求啊,等陈书婷考上大学,回了城里,也可以以家属的身份跟着去。
想到这里,他脑袋里就蹦出一个词:潜龙出渊。
可放着这么好的机会,不去,不是傻吗?
“怎么?您就这么希望我离开双水湾?这里可是我的根。”
孙向阳一语双关的说道。
毕竟他的游戏锚定在双水湾,这玩意可带不走。
偶尔离开,去外面闯荡几个月还行,但要说彻底搬走,那肯定不行。
从这里走了,他到哪收割经验去?
不过老支书却只以为孙向阳念旧,舍不得离开这个生养他的地方。
于是,他激动的看着孙向阳,似乎想要一个更肯定的答复。
但这时,孙向阳却起身,摇了摇手里的报纸。
“行了,您老自个在这想吧,我还得回去跟我婆姨说说恢复高考的事情呢。”
说完,孙向阳也不管老支书是个什么反应,便扬长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