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仙国:正文卷 第23章 立一尊新神
朱翊钧与张居正关于修仙等的问答持续了一个时辰,才堪堪结束。
随后张居正根据朱翊钧的授意,又花了一个时辰,将刚才问答的内容进行整理,并将一些特定的内容选择性地写了出来。
“陛下,这是整理好的问答策本,还请陛下过目。”
朱翊钧抿了一口茶,随即就接过张居正递过来的册子,认真看了起来。
刚才问答的时候,张居正问得很仔细,他也给予一一回复。
可以说除了灵珠、符文等核心秘密以外,其他关于灵气的妙用、灵气对于人体的好处、灵气的修炼、佛道之法是否对灵气有用等等内容。朱翊钧都会根据自己的想法跟实践内容,一一做了解答,这也算是朱翊钧对于自己现阶段修炼的总结了。
只不过刚才跟张居正之间的问答,是仅限于他们两个之间,偏向于私人性质,因此朱翊钧回答起来也比较随意。
但张居正现在将其写在册子上,让其内容的性质跟刚才的谈话完全不同了。
特别是按照朱翊钧的想法,这个册子以后是要在外面流传的。因此里面的内容关系到天下臣民百姓对于修仙,乃至对自己的看法,可以说有重塑他们世界观的作用。
更何况朱翊钧还想通过这个册子,偏向性地传递一些信息,因此里面的内容,朱翊钧需要自己查看,斟酌再三。
而根据朱翊钧的指示,这個问答册子中的所有内容,概括起来就是要说三件事。
首先便是开篇明义,直接回答天下人最关心的问题。
即使皇帝确实在修仙或者说修炼,现在更是修仙有成了。虽然不能长生,但延寿有余,同时也会有诸多法术,斩杀冯保一事就是证明。
其后就是杜绝了天下人其他心思,明确告诉天下人其他佛道之法皇帝也试验过,但没有什么用处。换句话的意思就是天下人别白费力气了,找其他法子根本行不通。
不过虽然其他法子虽然没用,但皇帝也没有断绝天下人想要求仙上进的心思。
这便涉及要讲的最后一件,也是最终的事情。
灵气!
在问答册中,张居正着重把几个关于灵气可以延年益寿、治愈身体等等的问答写了上去。就是明确告诉天下人,虽然现在不能修炼,但可以通过灵气来改善身体、治疗疾病、延年益寿。
而灵气的来源只有一个,那便是皇帝。
皇帝修炼会产生灵气,他可以将体内的灵气渡给别人,从而让灵气滋润身体,解决病患,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陈矩跟张居正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而皇帝愿不愿意分享呢?
在问答册中,朱翊钧的回答是肯定的。
他很愿意分享灵气,只不过灵气是他修炼之资,也是凡人的灵药,哪怕对他来说也极其珍贵。
但是他作为皇帝,为了天下臣民,他愿意将这个东西分享出来。但他的子民太多了,必须有选择性才行。
因而他在问答册中给出了粗略的标准,便是对大明有功、品行高洁、清正廉洁者等等,他会酌情给予灵气。
这便是朱翊钧的目的,也是他会推出这个问答的原因所在。
问答册说白了就是讲了一件事。
那就是皇帝手中有一块唐僧肉,这块唐僧肉只有皇帝才有,其他手中都是假的。而这块肉皇帝不会私藏,只要听话,就可以分给他们一点。
生老病死,是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的事情。
但现在皇帝的灵气可以解决或者延缓老、病、死,试问这种诱惑力对于天下人来说得有多大,没有哪几个人可以拒绝的了。
这就是朱翊钧的杀手锏,天下人都无法拒绝的杀手锏,是赤裸裸的阳谋。
因此他相信,只要这个册子流传出去,那他的威望会急速攀升,所有人都会以获得其灵气为目标,去坚定不移的执行他的诏命。
“嗯,这个内容很不错,但要注意,这个册子私底下传播即可,朕不会承认与回应任何册中内内容。”
听到皇帝的肯定,张居正缓缓点头。
只不过他心中也有些担忧,制作这个问答册的本意,其实是解答臣民的疑惑,灭了以后可能会有的民间崇佛信道的风气。
但他刚才写的时候却越写越发震惊,越写心越胆寒。
他是聪明之人,一眼就看出这个问答册的关键。
其确实可以抑制民间崇佛信道的风气,但皇帝会赐予灵气等种种做法,也会让民间百姓心中间接立了一尊新神。
而这个神就是皇帝!
这对于百姓的冲击力和吸引力是巨大的,以往佛道神仙都远在天上,百姓信仰他们,但其却罕有回应。但现在皇帝这个新神却活在人间,对于其的信众更是有回应。
百姓都是现实的,试问两相比较以后,民间会信仰皇帝还是信仰其他神佛。
想到此处,他不禁也不知道如何是好。
自古以来,一直有皇帝笃行成佛修仙,自封为神佛者。前有隋文帝杨坚、女帝武则天自封为转轮王降世、后有宋徽宗自封玉清教主微妙道君皇帝,而最近则有世宗皇帝,自封为飞元真君、万寿帝君。
只不过这些人都是自封,本身没有任何法力,没有一个能修仙成功的。所以他们哪怕自封这些封号,最后也不了了之。
但现在的情况却不一样,皇帝已经修炼有成了,别人也可以确确实实的感受到,没有半分虚假,乃至京城也有传言说皇帝是什么神仙、佛祖转世。
因此如果这个问答册在民间推出,定会在民间引起轩然大波。民间会因为会赐予灵气之故,会更加笃定其是神仙、佛祖转世。
到时候为其开山立庙,跪拜烧香等等怕是络绎不绝,而官府却不能制止。
想到这里,张居正隐隐觉得不对,感觉哪里有问题却说不上来。朱翊钧也看到了张居正的为难之情,于是缓缓开口询问道:
“张先生,你有什么顾虑就讲出来,但说无妨。”
张居正闻言心中一横,缓缓说出了民间可能为其立庙的反应以及他的一些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