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侯爵家族史书实录: 第745章 为国尽忠死!
第745章 为国尽忠死!
春雨淅淅,枝叶抽芽,地上泥土微湿,大军行过恰无扬尘而起。
邺城被破,赵国门户大开!
洛燕率领着赵国最后的大军出现,刚刚攻克了邺城的魏军,再次投入了战斗中。
当赵军陷入劣势不得不败退重新整军的那一刻,所有人都陷入了最深的绝望中。
“正南死了。”
审配之事已经传到了赵军中,洛燕感叹道:“正南真是我赵国士人的冠冕啊!”
众人皆沉浸在邺城失落和审配殉国的震撼中,没有人说话。
曲义闻言只觉羞愧万分道:“卑职也该死在邺城,若是奋起反抗,未必不能守住,也不必如今受这样的耻辱,被那些猪狗一般的人践踏羞辱。
千百年后,或许还要成为他人品头论足的对象,做那些猪狗的踏脚石,真是可恨。”
曲义口中猪狗一般的人指魏军中的那些将领,若是他全盛时期,这些人他一个都不放在眼里,但如今却受制于赵国国力被击败,不得不退走,这让曲义如何能够接受。
这世上总是唯成功论,失败者被踩到泥土之中,仿佛一文不值。
赵国群臣,皆是天下有数的谋士和武将,但却因为赵国失败将要于史书上无名,这谁能接受!
众人皆有些戚戚然。
洛燕见状缓缓道:“史官秉笔而书,我赵国或许不被后世所承认,但我们这些人的才智一定会留在史册上,史官定然会给我们公正的评价。”
听到洛燕所说,众人心中郁结之气才略微减轻一些,对他们这些人来说,不能上史书是一件相当可怕的事情,如今算是有了一个念想。
史官会给公正的评价。
在如今这个时代,天下人以洛氏资助的史书为正史,因为天下人只相信洛氏会秉笔直书,会不偏不倚的记录那些发生在历史上的事迹。
那些跟随在君王身边所记录下的起居录,也会被洛氏拣选,那些不真实的部分会被去除,这就是史书上几乎没有完人的缘故。
望着稍微提起一些心气的群臣,洛燕沉声道:“诸位,商议一番接下来的事务吧,我们没有再失败的机会了。”
……
魏军营中。
在不出意外的击败赵国来援的大军后,整个魏国阵营的人都松了一口气,邺城一破,赵国是真的黔驴技穷了。
不过曹操并没有彻底放松,他始终记得刘备正在赶来的路上。
不过他这人一向不愿意承认别人强,于是故意笑着说道:“这刘玄德真是可笑啊。
他定然是抱着我魏国与赵国两败俱伤的打算,而后坐收渔翁之利。
却不知那赵国不堪一击。
他想做那围魏救赵之举。
却不知时移世易,我曹魏不是那战国的魏国,袁赵也不是战国的那个具有山河形胜的赵国。
如今我魏国即将覆灭赵国。
刘玄德在等魏赵二国两败俱伤,寡人却觉得他在等死。”
说完顿时哈哈大笑起来,营中诸将皆放声大笑起来,笑声中满满的都是嘲讽。
嘲笑了一番刘备后,曹操心情愉悦了许多,而后又摆摆手道:“不过这刘玄德的确是个人杰,不能小觑,我军如今势如破竹,又有更多的大军前来助阵,楚赵联手亦不足为惧。
寡人决意率领四万步骑与那刘玄德对决,再命大将以三万步骑覆灭赵国,直取邯郸。
诸将听令!”
魏国众将几乎同时从席中站起,齐声道:“喏!”
一直都在等待的刘备得知了邺城失陷的消息后,明白是自己应当出击的时候了。
刀枪如林,士卒如雨,这一战的楚国,虽然限于粮草原因只能带出两万士卒,但国中大将以及谋士却几乎是倾巢而出。
对这一战,刘备就算是拼死也要把魏国的脚步拖下来。
只要曹操不成功,就是他刘备的大成功!
……
邺城失陷的消息在魏国的传播中,向着赵国都城邯郸传去,这是曹操等人定下的另外一个计策,恐吓赵王袁谭以及王太后等人。
这一招的效果极好。
赵国王太后将赵王唤到自己宫中满脸恐惧的问道:“赵王,邺城丢了,我赵国还能不能守得住?”
袁谭心中同样是恐惧大炽,但还是强自勉强笑道:“太后不必担心,有国相在,他已经率领大军前往,还有楚王刘玄德助拳,我赵国定然平安无事。”
袁谭的心虚王太后又怎么会看不出来呢?
她的声音立刻就尖锐起来,就像是一块玻璃划在另外一块玻璃上,她高声叫着:“洛燕难道是神人呢?
邺城丢了,邯郸也要丢了!
我们都是魏国的俘虏!
还不如……”
王太后的声音戛然而止,袁谭也想过投降,但大臣们都不同意,他只能作罢,现在听到刘氏所言。连忙问道:“太后想说什么?”
王太后瞧了袁谭一眼,反而平静下来道:“没什么,赵王先退下吧。”
袁谭走出殿外,脸色有些难看,他知道王太后肯定是瞒了自己什么东西。
国相府中。
甄宓得到消息的时候,她正对着镜子描眉,她手抖了一下,然后继续描着,等到妆容梳罢,她端详着镜中的自己,轻轻拂过眼角,“贵不可言,到底贵不可言到哪里呢?
就像是个笑话一样。
我只愿夫君能平安回来。”
赵国社稷,大厦将倾,人心浮动,真是各有心思!
……
在魏赵前线,面对魏军潮水般的攻势,赵军终究还是暂时抵挡住了。
但洛燕等人却没有丝毫的欣喜,心下只感觉一直在向下沉去。
又是一次曹军的进攻被打退,洛燕一抹脸上的血水,沉声问道:“曹操有多久没有出现过了?”
很快就有人给了他答案,“半个月!
这半个月的时间,主持魏赵战事的统帅是曹操的长子曹昂。
曹操恐怕去拦截楚王刘备了。”
所有人的心都在不住的往下沉,魏军兵分两路,主力定然是去对战楚军。
但即便是如此,依旧能够压着己方打,这如何能不让他们感到绝望呢?
甚至曹操的儿子曹昂也可以主导一场战争不出纰漏,赵王能够做到吗?
恐怕是做不到的,否则现在出现在前线的就该是赵王袁谭,而不是洛燕这个臣子!
就连下一代魏国都要比赵国强,这如何不让人感觉天意如此,如何不让人感到绝望呢?
洛燕见到众人神情,缓缓说道:“诸位同僚都是才智通天之人,在这场战争开始前,想必就知道以我赵国的国力,获胜是很难的。
但诸位同僚依旧愿意站在这里,是为了什么?
曲将军,你为什么站在这里?
你曲正则名满天下,闻达于诸侯之间,乃是世上第一流的战将,若是你在邺城向曹操投降,定得重用,为何现在要随着我们在这里拼命呢?”
曲义没想到洛燕会点自己的名字,他径直站起,而后昂着头睥睨所有人道:“谁不知道为什么呢?
不过是先王的恩典还不清罢了!
审正南和我守在邺城,我们二人一向不和,但谁也没想过坑死对方。
我不喜欢他,他太过倨傲,自以为是。
但他的一句话我很喜欢,生为袁氏臣,死做袁氏鬼,仅此而已!”
曲义的话简简单单,但却振聋发聩,能够出现在这里的人,都是已经做好赴死准备的人。
世人在看待这些士人的时候,总是将他们看作一个个利益的具现化,用身份来分析他们的所有行为。
但这种标签化的行为本就是最愚蠢的。
古今中外的圣贤都说过,人是极度复杂的。
富贵出身的大部分都持保守态度,这就叫做没有背叛阶级的阶级,但其中却依旧有许多做出背叛阶级利益的个人。
没有这些掌握着先进生产力和前进方向的人,世界就不可能这么快的向前进步。
这世上有一个东西叫做理想。
但是很多人不相信,只愿意相信那都是利益之举。
荀彧在曹魏集团如日中天的时候选择了死。
他放弃了唾手可及的魏国丞相之位,他放弃了唾手可及的在史书上单独列传的荣耀,他放弃了荀氏成为曹魏第一世家的未来,他放弃了一个任由他描摹施展的王朝。
这应该用什么来做解释呢?
如果用阴谋论来猜测,他要得到什么东西,才能够弥补他的死,对荀氏家族以及他自己所造成的损失呢?
他有一个理想,然后愿意为之赴汤蹈火,甘愿死去。
荀彧死了。
荀谌也做好了赴死的准备。
这二人如果都活着,再加上荀攸,荀氏会有多么的强势呢?
但那不是他们想要的。
沮授田丰审配等人皆是河北士族,若是这三人愿意投降曹魏,即便一时不得重用,但以三人的才能,终究会脱颖而出,保住家族的富贵不难。
但审配毫不犹豫的赴死,沮授随军来到前线,田丰在邯郸看顾后勤粮草,是最主战的臣子之一。
望着众人同仇敌忾的表情,洛燕知道已经没什么可值得说的。
他抽出剑,剑身闪着亮光,缓缓道:“既然如此,那任何想要踏入邯郸的人,都要从我等的尸体上踏过去。”
众人齐声慨然道:“然也!”
……
先前曹操还在时,魏军与赵军攻了几日,曹操就感慨着对魏国群臣道:“先前遇到那审正南,便觉得河北有这等士人,实属袁氏之福,如今交战,明明处于下风,却攻之不破,劝之不降,真是难得啊。”
赵国士卒数量处于下风,又要防守几处,无论是战将还是谋臣都处于绝少之状。
审配死后,赵国最后有统帅之才的人只剩下张郃和洛燕,洛燕居中指挥,曲义随洛燕坐镇中军。
张郃和荀谌领一支偏军,沮授有治军的才能,他一直都是赵国军事主官之一,同样率领一支偏军,三军各自占据地形,守望相助。
曹昂派遣魏国大将猛攻营寨,魏军宛如潮水般铺天盖地,箭矢更是像真正的箭雨般洒落而下。
三军中数荀谌所在军队薄弱,被郭嘉洞悉后,当即猛攻荀谌部。
沮授率军来援,袭扰魏军,却不知正中郭嘉计策。
原来猛攻荀谌的军队不过是佯攻,一开始魏军所要做的就是围点打援,要抓的就是来援的沮授以及洛燕。
魏军人数太多,旌旗摇曳间,沮授根本就不可能知道到底有多少人。
他也不敢赌。
只能无奈应战,于是正中郭嘉下怀,曹操特意留给曹昂的许褚率军占据了沮授的营地,断绝了沮授的后路。
前有魏军,后面亦是魏军。
在远处同样有大军交战,沮授远远望去,那是洛燕军正在试图往进冲,但却被魏军挡住了来路。
正在被猛攻的荀谌军被堵在营地中出不来。
如同潮水般涌来的魏军列着阵往前冲,数不尽的箭矢抛洒下来,不知多少赵军士卒在箭雨中倒下,更多的人轰然逃走。
这些士卒有许多本就不是久经战阵的,面对这种兵败如山倒的情况,四散而逃是唯一的结果。
但在沮授的身边还有数百人,那都是真正的赵国精锐,这些人有的持着盾,有的持着长枪,有的挎着弓箭,还有的身着甲胄。
在鼓点声中正不断应对着汹涌而来的魏军以及溃兵冲击。 随着时间流逝,赵军的人数越来越少,围上来的魏军人数越来越多。
突然一声大喝从魏军中传来,“沮授,伱可愿意投降?
若愿降,朝廷必以礼相待,高官厚爵,享之不尽。”
紧接着就是众士卒齐声大喝问道:“沮授,你投不投降?!”
沮授面色一冷,同样朗声道:“沮授绝不投降,有死而已。”
曹昂却很有耐心沮授是个大才,还是河北士族的领袖之一,日后攻陷赵国若是有沮授带路,魏国才能更好的占领赵国。
尤其曹昂是知道自己的父王想要以邺城为魏国都城的,以便彻底将政治影响力和汉帝分割开来,邺城作为远离许昌的大城,又在河北,最合适不过。
沮授等人进入魏国后,还能制衡愈发实力膨胀的颍川士族,一举多得。
他再次让人询问,同时持续进攻,但沮授给出的答案依旧是不投降,而且还反抗的愈发激烈。
直到此时,曹昂才明白过来,沮授说的是真的,他真的要顽抗到底,绝不投降,这让曹昂顿时色变。
为了招降沮授,他直接让弓箭手停下了射箭,仅仅使甲士上前。
但如今的结局让曹昂忍不住脸色变了又变,一时间有些纠结,一个斥候策马而来,向曹昂汇报洛燕等人冲的太猛,需要中军支援。
曹昂顿时下定了决心,眼睛一闭,而后直接挥挥手道:“放箭,全部杀死,不要俘虏!”
他一声令下,不仅仅是弓箭手,自盾兵之后,还有重弩出现在众人面前,瞬间箭如雨下,重重地弩箭穿透了赵军的身体,甚至有直接被串起来的。
潺潺的鲜血流出浸湿了大地。
人最伟大的就是智慧,而人类的智慧总在战争中得到体现,因为人类最强的天赋就是杀死同类,无数更有利于杀死人的兵器被发明出来。
璀璨的生命在此刻如此脆弱,沮授的心智已经坚强到了极点,随着一个个挡在他面前的亲兵倒下,那箭矢蜂拥而至。
沮授的瞳孔猛然睁大。
死亡的气息几乎在一瞬间充斥了他的脑海。
他的身体被高高抛起,然后重重的被贯穿到地上,紧接着就是无数的箭矢攒射而来。
沮授的脸上插着三支箭,他的胸腹上有超过十支箭,整个人几乎都看不出当初的样子。
后悔吗?
沮授觉得自己是不后悔的。
他实在是太聪明了,他甚至能看到一些未来,他不想面对那个未来,现在死去或许是一件好事。
他的世界陷入了一片黑暗。
望着那一片满是箭矢的土地,再也不可能有任何的活人存在,曹昂感慨着说了一句:“何必呢?
仲达,你说。
这世上有什么东西比活着更重要的呢?”
司马懿义正辞严的说道:“在我们这些士人心里,或许圣贤的教导才是更重要的吧。
如果是下臣处在沮授的位置,或许会做出同样的行为吧。”
曹昂闻言一怔,而后点点头道:“是啊,沮授是个义士,这些赵国士卒都是义士。
正如父王所说,这河北义士何其如此之多。
若非上天不庇佑袁氏,如今我曹氏安能在此地扬威?
虽然是敌人,但如此忠义却不能不敬重啊。
给他们埋葬起来,上书‘河北沮授与五百义士尽忠墓’。
其余人,随我前去会会公子燕!
看看这位洛氏公子到底是什么人?”
当洛燕听到沮授处的喊杀声停下来的时候,就知道已经晚了,他阴沉着脸,缓缓沉声道:“公与恐怕已经殉国了。”
自审配死后,又一个赵国真正的高层死去。
那可是沮授,当初洛燕还未曾来到河北时,他就是河北二把手,从袁绍还是冀州刺史时,他就是别驾从事,主导整个河北,掌管河北的军事大权以及治政大权,唯有荀谌能够抗衡一二。
洛燕进入河北后,沮授的地位有所下滑,但并不大,袁绍依旧让沮授掌握了相当大的军权,甚至隐隐还在审配之上。
他死,基本上相当于曹操阵营中的夏侯惇死,刘备阵营中的关羽死。
对赵国众人的震动不可谓不大。
曹昂率军上前对着洛燕朗声问道:“公子燕,沮授不愿意投降,已经授首,你可要步他的后尘吗?
若是愿意投降,我魏国自有公卿之位为你而备。”
洛燕昂然回声道:“尔可曾听闻过投降的洛氏子吗?
审正南和沮公与为国而死,死得其所,难道洛氏子反而会因为贪生怕死,为了所谓的荣华富贵去投降吗?
既然沮公与已死,那我军就在这里结阵,听凭尔来攻,我洛燕倒要看看你是不是能够攻破我这军阵。”
洛燕本以为曹昂会继续反击,却见曹昂脸上露出了略显奇怪的笑容,只听他悠悠的说道:“公子燕,你是个有才能的人。
若是我率军强攻,胜利自然还是属于我的,但最终得到的恐怕就是一具尸体了。
这是我所不愿意的。
这是父王所不愿意见到的。
父王希望能够公子能够辅佐他,或者辅佐下一代的魏王。
人活在这世上都有缺点。
或者说人都有更重要的东西,为了更重要的东西,可以舍弃一些不重要的东西,我很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曹昂这话说的就像是一个究极谜语人,让人不知所云,不知道他到底有什么想要说的。
洛燕却心中发寒,曹昂这番话中表达出了一个意思,那就是曹操早就盯上了自己,甚至为此做出了不知道多少准备。
如果这样的话,那曹操到底做了多少的准备,他到底是想要做什么?
曹操那个人,如果不是这世上的道德底线约束着他,如果不是一个个前车之鉴,让他有所收敛,如果不是之前荀彧一直在劝他。
他是有可能做出任何事情的。
要知道神器对曹操的评价中有一个暴字,这个字眼那可能相当不容易出现的,要知道就算是公孙瓒和吕布这种边境武人身上都没有暴字的评价。
曹操干事相当的不择手段,现在唯一约束他的荀彧还死了,他干什么洛燕都不例外。
曹昂说完就退回到了军中,他站在中军中,轻轻的挥挥手,而后大军压上,即便是曹操早就有准备,但曹昂自然不会就放弃进攻洛燕。
或许没等曹操发动后手,他就先把洛燕俘虏呢?
然后再双管齐下,自然就能劝降洛燕。
洛燕一面满头疑惑,他不知道曹操能用什么手段来逼迫自己投降,洛氏不事二主,这是底线,无论什么样的威逼利诱,对他都没用。
“会不会是邯郸会出事啊?自古以来不就是这样嘛,没法从本人身上打开突破口,那就从身边人打开突破口。”
其他人同样奇怪,有人不自觉的说了一句。
洛燕顿时一个激灵。
在这个时代中,有一种特殊的城池,里面所居住的都是出征士卒的家属,以防止士卒背叛,比如曹操的魏军,基本上都如此。
这种方式的确是能够保证士卒的战斗力以及忠诚度,但不好的地方在于,一旦城池易手,那就兵败如山倒,所有的士卒家属都在对方手中,那还打什么仗?
就算是现代民族主义,那也要用保家卫国来振作士气,用保护家人祖国来振作战斗意志,家人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洛燕的主君和妻子以及儿女都在邯郸,如果邯郸出现意外的话,那他就是无根之人,那他该怎么办呢?
……
邯郸。
“你们这些贼人,胆敢持兵刃进入王宫!”
“噗嗤!”
头颅飞起,而后落在地上,死不瞑目。
赵王宫中!
遍地都是鲜血,袁谭满腔愤怒的望着眼前的王太后以及袁尚,大声吼道:“你们这是弑君!”
王太后冷冷说道:“什么弑君?谁说要杀你?
我是赵国王太后,废掉你的王位,这是祖宗家法赐予我的权力,赵国在你的手中衰败到这种地步,你没有资格做赵王。”
为了王位?
袁谭觉得实在是太过可笑了。
他径直笑了起来,而且是朗声大笑,只不过笑声中满满的都是嘲讽的神色:“现在的赵国都快要亡国了,你们竟然还想要王位,这么迫不及待的要做亡国之君吗?”
王太后满脸嫌弃的说道:“赵王的位置自然不重要,若是先王还活着,若是当初的赵王之位,那自然是香饽饽。
现在的?
哼!
待尚儿做了赵王,立刻就向魏国开城投降,现在这么负隅顽抗下去,除了死还有什么结局?
你以为单单凭借我一介女流之辈能够势如破竹的杀到这里吗?
若不是你死活不愿意投降,我现在就不会站在这里,就不会有那么多人支持尚儿。”
袁谭的愚笨脑子,这才反应过来,原来如此啊原来如此。
原来国相他们才是赵国中的少数人,大多数人都不愿意跟着袁氏这艘船继续走下去了。
担心落一个国破家亡的下场,想要直接投降保存一份富贵。
眼见越来越急迫,就算是背上弑君的罪名,他们也要动手了。
如果王太后不能成功,恐怕那些人就要亲自动手了。
袁谭猛然意识到一件事,寒声问道:“太后,田丰田元皓去哪里了?”
袁尚洋洋得意道:“他不愿意臣服于我,还口出污秽之语,已经在宫前被我诛杀。”
说着将手中提着的布袋直接扔过来,朗声笑道:“这就是田丰那老贼。”
田丰死不瞑目的头颅滴溜溜的滚落在袁谭脚下,直溜溜的盯着袁谭,让他打了一个寒战,他能够想到一向刚直的田丰,在面对政变的王太后和袁尚时,该有多么的愤怒,他一定怒喝了二人,然后惨遭杀害。
袁谭感觉自己不能再想下去了,他流着泪将田丰的脑袋抱在怀中,然后向着所有人大声吼道:“难道你们想要在史书上背上弑君的罪名吗?
难道你们想要在史书上遗臭万年吗?
如果不愿意背上这样的罪名,那就听从寡人的命令杀死袁尚这个贼子。
寡人愿意遵从你们的意志,寡人愿意投降曹操。
杀了袁尚,为田卿报仇!
你们会得到你们最想要的!”
袁谭这话一出,王太后和袁尚顿时脸色大变,殿中其他人则脸色一亮,谁愿意背上弑君的罪名啊!
那可是会让家族起码数十上百年不能翻身的!
袁谭愿意投降,那王太后和袁尚就没用了!
“你们要做什么?”
王太后尖细的声音响起,然后鲜血溅起,袁尚的头颅飞起。
————
沮授少有大名,闻达河北诸士间,袁绍立足河北,授为首功,数年间,南征北战,皆有功勋,傲然于河北诸士间,授性忠正,伪赵衰微,欲服授,授宁死不屈,一劝,再劝,三劝,唯催曰:“不降,愿死矣。”
箭矢如雨,授受二十余创,殉伪赵,厚葬之,碑记“河北义士”。
田丰有智,卓然于河北群士,绍称燕、授、配皆不及,然性刚,数犯上,绍皆恕之,丰感绍恩,还之不尽,乃尽心效死,绍夫人刘氏及三子尚逼宫,丰立宫前,愤然指斥,此知死而无畏也,亦河北诚臣矣!——《魏书·洛沮荀审田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