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手机站m.dajiadu8.com,服务器懒得转移了,凑合看吧!没收益,所以空间有限,请见谅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文豪1978:作品相关 第333章 最年轻的编委

    林朝阳很想对陶玉书说,章德宁那帮人估计巴不得你走呢!

    但为了家庭的和睦和自身的安危,话到嘴边,他换了套说词。

    “去《人民文学》又不是外地,都在燕京,咱们家就在《燕京文学》门口,想老同事了回来随时都能看着他们。”

    听着林朝阳的话,陶玉书微微点头,似乎有些意动。

    林朝阳这时却又说道:“不过去《人民文学》这事你得考虑清楚,他们那边的水可比《燕京文学》这边深。”

    “什么意思?”陶玉书看向他。

    “老李你忘了?”

    林朝阳口中的“老李”,是《燕京文学》前任负责人李轻泉。

    李轻泉五十年代便是《人民文学》编辑部主任,前几年平凡后调回燕京出任《燕京文学》编辑部负责人。

    杂志在他手里短短两年时间便脱胎换骨,推出了一大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品。

    也因为这样的工作成绩,李轻泉在前年七月被调回了《人民文学》担任排名第二的副主编。

    时隔二十余年,再次回到战斗过的地方,李轻泉心中未尝没有东山再起、卷土重来的决心。

    可现实却是,他回到《人民文学》后便没了动静,再不复《燕京文学》时的挥斥方遒。

    同时,通过李轻泉的经历,也能看出王这一步的跨度究竟有多大。

    一个是《燕京文学》主编,调到《人民文学》担任排名第二的副主编;

    一个是《燕京文学》挂名副主编,调到《人民文学》担任主编。

    听着林朝阳的话,陶玉书倒没什么担忧,“他们领导的事我哪里管得了那么多?我只想做事,发好作品!”

    《人民文学》在文学界是块金字招牌,是所有作家都向往的文学殿堂,如果能到那里工作,能接触到的作品质量无疑也是全国最顶尖的。

    陶玉书这样的想法林朝阳是可以理解的,见她自己有主意,他便说道:“那我支持你,咱就去《人民文学》。”

    “可我又舍不得大家。”陶玉书一脸不舍。

    得,刚才的话全白说,女人啊!

    饶了半天舌,陶玉书最后还是决定跟着王去《人民文学》。

    同事们的感情再深,也挡不住陶女士的那颗事业心。

    更何况,她也明白,她现在去《人民文学》和大学毕业分配到那里,情况还不一样。

    要是毕业分配去的,少不了要坐几年、甚至十几年冷板凳熬资历,可现在她是跟着王这个空降领导去的,她几乎可以预见自己必然会受到王这个主编的重用。

    这样的职业发展对陶玉书来说,是难以拒绝的诱惑。

    又过了数天,如陶玉书所说的那样,王走马上任《人民文学》主编一职,紧接着没几天陶玉书便收到了工作调动的通知。

    在《燕京文学》的最后一天,陶玉书将所有稿子都交代给了同事,临近下班,她收拾好了自己的办公室,又一一与同事们告别。

    “老周!”

    “德宁!”

    “王洁!”

    同事们满脸不舍,在文化局大院的下班潮中一起将她送出了院。

    林朝阳过来接陶玉书,主要是帮她拿东西,他站在一旁看着陶玉书和同事们依依惜别。

    “去了他们那好好干,别给我们《燕京文学》丢人!”

    “遇到事别怕,我们《燕京文学》永远是你的娘家。”

    ……

    几个女同事拉着陶玉书的手说着各种贴心话,让她不禁湿了眼眶,与大家互相拥抱告别。

    等她来到林朝阳身边,深吸了口气,对他说道:“走吧!”

    林朝阳跟上了她的脚步,忍不住转过头看了一眼《燕京文学》那几条咸鱼。

    他们脸上劫后余生的笑容在林朝阳回头的一瞬间切换为哀切,望着陶玉书的背影默默挥手。

    演吧,你们就演吧!

    告别《燕京文学》的第二天一早,陶玉书跨上自己的战车,一如当年的英姿飒爽。

    摩托车轰鸣,她沿着长安街一路东行,没过一会儿,便来到了东四八条52号。

    如今《人民文学》的出版已经被人文社交还给了作家出版社,因为文协如今办公条件紧张,所以《人民文学》杂志社只能蜗居在这里。

    楼是戏协的,编辑部在楼里占了两大间、三小间办公室。小说组与行政组在大间,诗歌、散文与评论组在其中的两个小间,另一小间是给常务副主编的。

    至于主编,《人民文学》的主编多是兼职,办公室大多都安在了文协那边。

    最近因为刚到职,所以王都在编辑部办公。

    陶玉书一来,他就拉着她介绍给了编辑部的诸多编辑们。

    面对陶玉书的到来,《人民文学》的编辑们表现的很是热情,但在这份热情背后,却也藏着几分微妙。

    83年的六七月份,对于《人民文学》来说是个动荡的月份。

    主编章光年卸任,由王接任。三位副主编葛洛、李轻泉、刘剑青,三去其二,只保留了刘剑青一人,可以说是大动筋骨。

    这还没完,王刚来到编辑部,以杂志缺少年轻干部和得力人手为由从《燕京文学》调来了陶玉书,从《中国青年》调来了祝伟,给编辑部补充了新鲜血液。

    编辑部所有人都明白,这两人就是王的亲信。

    当然了,除了给自己带来了得力助手之外,王也明白团结老同志的道理。

    他主张对编辑部进行人事改革,对原有的编委会进行重组,号召老一代作家退出编委会,由一批年富力强的中青年作家加入。

    再从其中遴选出副主编人选,如此一来,副主编人选肯定要从编辑部的老人儿当中选出来,老人也不怕新人抢功劳了,王这个新主编威望必然大涨。

    短短几天之内,纵横捭阖,一下子就理清了局势。

    以上这些信息都是陶玉书从祝伟处听来的,祝伟比陶玉书早来了两天,他跟林朝阳是朋友,两人之间的关系自然要比跟其他人更亲近。

    更何况他们俩还都是被王调过来的,天然就多了一层信任。

    了解到了编辑部如今内部的情况,陶玉书并未多说什么,她来《人民文学》是为了工作的。

    林朝阳的《高山下的花环》是在《人民文学》发表的,崔道义是责编,这是陶玉书在编辑部的又一个熟人。

    上面有主编罩着,身边还有熟人同事,陶玉书刚到编辑部,就迅速适应了环境。

    到了傍晚下班,她刚走到楼门口,就听讲王在叫她。

    “主编,您有什么指示?”

    王笑着摆摆手,“什么主编,还是叫老王。”

    他又说道:“你们家朝阳最近在忙什么?”

    “他能干什么啊,除了上班就是写小说。”

    “难怪他产量高,这个创作态度真不是一般的端正。”

    王闲聊了两句,提出了去家里拜访的请求,陶玉书自然不能拒绝。

    陶玉书骑着摩托车,后面跟着骑自行车的王,两人一路来到小六部口胡同。

    林朝阳两口子搬家后,王还是第一次来,他一进院子便忍不住赞叹:“你们家这院子可够大的了,比叶老那院子还大。”

    《人民文学》杂志社所在的东四八条52号楼的斜对面,就是叶圣陶老先生的大院,占地很广,但跟陶玉书家的院子比起来,仍旧逊色了不少。

    “当时就图着我怀孕了上班方便,没想到才住了一年就换工作了。”

    王哈哈玩笑道:“看来这事怪我了!”

    说笑着进了屋,陶玉书给王倒了杯茶陪他聊着,又过了快二十分钟林朝阳才回来。

    “老王?你可是稀客啊!”

    林朝阳看到王表现的很高兴,然后张罗着说道:“以后你可就是我们家玉书的直系领导了,今天我可得好好请你吃一顿!”

    王打趣道:“以前就不是直系领导了?你这顿饭请的太晚了!”

    “好饭不怕晚,这不也相当于是庆祝你升官儿了嘛!”

    两人互相开着玩笑,陶玉书起身去做饭,等她走后,王才说起了正事。

    “你也知道,我最近刚到《人民文学》履职。为了开展工作,我提出了几个主张,其中之一是改革编委会。

    原来的编委会倒不是不好,但全都是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很多人基本已经不视事了,这次我想给编委会增加点新鲜血液。

    怎么样?有没有兴趣来当个编委?”

    想当年,章光年当年也提出过让林朝阳加入《人民文学》编委会,可那都是为了哄他加入文协。

    林朝阳没想到隔了几年,这个回旋镖竟然又飞了回来。

    给《人民文学》当编委,没什么实质性的好处,但就跟当茅盾文学奖评委会成员一样,代表的是一种资历。

    看看原来的编委里都有谁,就能明白加入其中的含金量了。

    沙汀、张天翼、颜文景、魏巍、谢冰心、孙犁、贺靖之……可以说几乎都是中国现当代文坛最了不起的一批名家。

    林朝阳真想让章光年好好看看,人家老王这才叫办事的领导。

    “成。这是好事,我没有不答应的道理。”林朝阳痛快的说道。

    “感谢朝阳你的支持。”王听着他的话,高兴的握住了他的手,又大笑着说:“说起来,你可是《人民文学》成立之后最年轻的编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