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风飞扬:正文卷 第三十六章:奇怪的孩子
“大人,我这点痛不算什么,就是不能到军中监督,不知熊崽子们会不会偷懒。”
蒙恬拍拍韩丹肩膀安慰道:“别想这么多,好生歇息,我已命洪达先照料熊罴军一个月,再说刚刚打完仗,也该给军团的兄弟休息一番。”
洪达是皓月军团统领,暂由他照料熊罴,韩丹自然放心。
“大人,大秦真的有可能向您那天所讲一样吗?”
受罚前一晚,蒙恬召集了几个军团统领,整整深谈了一宿。
他为秦国未来规划了一个宏伟的蓝图,说到了国家富强,民族自豪感,还谈了让百姓家家能吃饱,人人有书读,老有所养,少有所依。
蒙恬超前的思维,天马行空的想法,把众将雷得目瞪口呆。他们无法想象蒙恬口中的国家会是繁荣到什么地步。
百姓穿丝戴绸,国家开课授业,不以推荐当官,开放科举制度,人人公平竞争,这还是人间吗?天堂也不过如此吧。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赞成,陈卞就觉得开启民智百姓就不好管理,也会剥夺了氏族利益,引起全国贵族公愤。
隋唐之前,当官都是推荐制,书籍被贵族垄断,就算是有个别百姓学有所成,一身治国安邦本领,但是没有人推荐,一样不得做官,所以有机会学习的平民百姓,也会觉得读书是浪费时间。
而贵族都有裙带关系,相互举荐,慢慢势力越来越大,最后直接可以威胁到政府统治,也成为掌权者的一块心病。
如三国早期,袁绍势力最大,但他的势力范围经济、民生,甚至军权都被大氏族掌控住,而氏族往往优先考虑自己家族的发展,所以官渡之战处处受制,沮授、许攸、逢纪、郭图、审配等明争暗斗,才会败得一塌糊涂。
曹操作为新生势力,没有被氏族左右,上下一心,反而能放开手脚,以弱击强,干净利落一战平定中原。
每逢战乱,氏族都会左右逢缘,被封为一代神人的诸葛亮家族也是如此。
大哥诸葛谨为东吴孙权效力,官至大将军。三弟诸葛诞,在曹魏做镇东将军,职任三司,最后孙女还嫁给司马炎的孙子,做了皇后。而诸葛亮则是蜀汉丞相。
可以说三国无论谁夺得天下,诸葛家都可以延续风光,所谓的对大汉朝忠心,那只是诸葛亮自欺欺人罢了,如果真的想辅助刘备,重振大汉天威,三兄弟就会一同在刘蜀之地。
现在蒙恬只有九原一城,氏族的弊端还没出现,但随他底盘越来越多,势必会和各地氏族产生矛盾。
他以后要分田地给百姓,建百家学堂,废除举贤,用考试制度,就会触犯到贵族利益,阻力可想而知,也许自己部下也会有人跳出来反对,因为当中不少也是出身氏族。
不过蒙恬决心已定,也不打算循序渐进,他要雷厉风行的做,一次性痛比阵痛更容易治疗。
“好生休息,大秦会走到那一步,不过要我们共同努力。”
蒙恬劝韩丹静下心养伤,带几人离去,在城中漫无目的行走,察看百姓生活。
攻下九原城才几天,蒙恬担心城中还有不少来不及逃散的败军,安排了不少士卒巡防。
他们不时遇到有河套军在大街小巷穿行,蒙恬一身便装,也没人认出他来。普通百姓遇见士卒,也不躲避,自自然然的擦肩而过,蒙恬觉得很欣慰。
军人若是被百姓视为洪水猛兽,避之不及,哪怕作战再勇猛,也不是他想要的军队,二战的日国军队被称为野兽兵团,就因为所到之处,都是三光政策。
这种军队作战再勇猛,但没了人性,也只是杀戮机器,不能称为人。
走了几条街,蒙恬本想回去,看到赢灵一脸意犹未尽的样子,只得陪她继续走。
作为大秦国最受宠爱的公主,几乎一年出不了几次宫门,现在就像是笼中放飞的鸟儿,对什么都好奇。
路上见到卖的东西她都差不多看了个遍。木头做的发簪买了,觉得比她头上的金簪好看,粗粮饼干买了,觉得比皇宫桂花糕好吃......
蒙恬苦笑摇摇头,这就是没有经过苦日子的人才会有这种感觉,但也没有说什么,只要灵儿尽兴就好。
唐杰蹲坐在门口,茅房里潮湿闷热,四月多雨水,茅草被水泡久了还散发出阵阵霉气,根本无法作出父亲出门时留下的功课。
一群孩童在玩耍,见唐杰出来,叫上他一起,唐杰摇了摇头,功课还未做完,不敢荒废学业。
那群孩童见唐杰不愿意,也不勉强,继续刚才的游戏。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这个淫和移是何解?
唐杰两手撑住下颚,歪头苦思,相对七八岁的孩子,这道题确实不易回答。
“你看他们,好可怜呀。”
一把声音如黄鹂出谷,把沉思中的唐杰惊醒,抬头见到七个壮汉与一名女子站在贫民区门口。
蒙恬顺赢灵目光望去,他们不知不觉走到了贫民聚集地,眼前看到都是杂乱无序的茅草屋,有些就是用两片粗麻布架起的帐篷。
外面一道半人高的栅栏,把里外隔成两个世界,外面青石铺路,砖瓦盖房,里面污水横流,臭气熏天。
贫民窟里一个大人都没看见,可能都外出劳作,一群光身赤足的孩子在脏乱的地上追闹嬉戏,这个环境让蒙恬心中一触,更坚定了那个想法。
他不顾肮脏,走上前去,孩子们见到有人过来,停下打闹好奇看着蒙恬等人,这个地方从不会有外人进入,今日一下来了几个穿着光鲜的人,都睁大双眼凝视他们。
“小孩,你们父母呢?”
蒙恬拿出一些赢灵刚买的粗粮饼,露出友善笑容,亲切问道。
“去倒夜香了。”
“去拉货了。”
“去义庄帮人守尸体了。”
……
孩童盯着蒙恬手中的粗粮饼,眼神充满渴望,咽下去口水七嘴八舌回答。
蒙恬让张宁将饼分给孩童,他们接过饼干,狼吞虎咽吃起来,有个七八岁左右的男孩坐在远处一间屋门的石头上,犹豫看看他们,并未过来。
“你怎么不来拿饼吃?”
蒙恬叫张宁送过去两个粗粮饼,好奇打量了这个孩子。年龄虽小,也长有一股英气,身穿衣服有十几个布丁,但也洗的干干净净。
那孩子起身,并未看向递饼过来的张宁,而是朝蒙恬鞠躬行礼,口中冒出一句话:“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好意心领,杰不能受。”
蒙恬和赢灵等人都吃了一惊。
没想到在贫民区还能见到一个讲廉者风骨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