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里的小人物:正文卷 第四十九章 模拟题
(求推荐票、收藏,谢谢!)
分科分班是为了更好地应付高考,所以从第二天开始,一中的所有工作都向高考看齐,为高考服务。
讲台上的老师仿佛焕发了第二春,脸上的笑容多了,讲课的语气也变得铿锵有力,精神头更是十足。
高考恢复了,他们这些臭老九的好日子就要来了!
对于这一点,老师们深信不疑。
开课没几天,老师们纷纷向学校反映,教材太老,很难跟上新形势。尤其是高二毕业班的老师们,他们带的学生首当其冲,最是着急上心。
教材如果不作更新,明年夏天的高考很难跟其他地区的学生竞争,吃亏的是学生,丢面子的是学校。
72年文昌县复课后,一中选用的是60年代初的高中教材,不能说这套教材不好,可毕竟是十多年前编写的,谁也无法保证能否适应当下的高考。
问题反映上来了,校领导也毫无办法,他们不是大罗神仙,又不能空手变出教材来。
最后头发花白的老校长,从一中后面的废品回收站里,淘来了一套破旧的《数理化自学丛书》,然后亲自组织老师刻印蜡纸,一口气复印了一百多套,高一高二两个年级的理科班学生人手一套。
文科班的老师看到理科班居然有了新教材,眼珠子都红了,天天堵在老校长办公室里,没别的事儿,就是伸手要教材。
老校长被堵得烦了,索性破罐子破摔,一句“要不你来当校长”就把一群徒子徒孙给吓了回去。
有了新教材,理科班的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每个人恨不得不睡觉,都想尽快将《数理化自学丛书》上的知识吸收消化完。
孟春晓很快看完这套资料,感觉编得也就那样,不过高中的理科知识点倒是面面俱到,用来做高考复习资料绰绰有余。
“你在弄什么?”课间休息,孟春晓正趴在桌子上奋笔疾书时,身后突然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
自从跟傅佳咏分到一个班后,也不知道咋了,孟春晓感觉她跟自己疏远了许多。
没在一个班的时候,路上碰见了偶尔还能聊两句。现在倒好,同在一个班都半个月了,又回到了点头之交的时候。
“做物理题呢。”孟春晓头也不抬,说真的,他心里其实有那么一点点怨气的。
傅佳咏一点也不客气,直接拿起试题看起来,“咦,你从哪搞的试卷?题目还挺有难度的。”
“我二姐出的高考模拟题。”
“你要参加高考?”傅佳咏惊讶极了,声音都有些变调。
看她面露困惑,孟春晓便把他们兄妹三人之间的比试说了一遍。
“嗬,你们家真行,两个人同时参加高考,要是都考过了,肯定是你们文昌县的一段佳话。”
孟春晓心里一动,从她的话里听出了点东西,于是试探着问:“你家不是文昌县的吧?”
傅佳咏先是一愣,然后轻轻地点点头:“我妈是文昌县的。”
孟春晓感觉她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也就没再追问,伸手说:“东西给我啊,我今天就得做完,明天托人带回去。”
傅佳咏咬着唇,有些不好意思说:“那……,你今天要是做完了,能不能借我抄一遍,我也想做一遍试试。”
“当然没问题。不过你确定都要抄吗?语数物化政,理科一共十份卷子啊。”
“确定!”傅佳咏重重地握了握拳。
“这样吧,我二姐出的我就差物理没做完,剩下的你先拿去抄,对了,还有我二哥出的试卷,我都做完了,你一起拿去。”
“太好了,谢谢你孟春晓!”
“不客气。”孟春晓露出一个灿烂的微笑,貌似这还是傅佳咏第一次对自己说谢谢。
以前她倚着后门门框偷听自己给同学讲解习题,有时候甚至拐弯抹角请教问题,她都没说一声谢。
今天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晚自习放学时,傅佳咏终于抄完了试卷。
北方十一月中旬的夜晚冷得很,县一中的教室都是没吊天花板的平房,北风顺着窗户和屋顶的缝隙钻进教室,教室里寒气逼人。
傅佳咏将小手放在嘴巴前哈了口气:“今年冬天来得真早。”
“你怎么不戴副手套?”孟春晓努力地将目光从她冻得通红的小手上挪开。
傅佳咏又哈了一口气:“手套太厚了,写字不方便。”
孟春晓用手比划着:“可以戴那种露手指头的。”
傅佳咏瘪着嘴说:“我妈不会织,也不知道哪里有卖的,算了,将就着吧。”
十一月底,文理分班后的第一次月考结束了。
孟州如今和三姐儿合伙做农副产品批发生意,天天忙得脚不沾地。不过今天倒是赶巧来县城办事,顺便接孟春晓回家。
“三叔,三叔!这呢!”
孟州的嗓门比以往任何一次都大,校门口的学生纷纷向他行注目礼。
孟春晓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孟州实在太得瑟了,太张扬了,太风光了!
不就是买了辆新自行车么,生怕声音小了,别人看不到他的新自行车。
更让孟春晓难为情的是,孟州这个憨货居然站在自行车的后座上,掐着腰朝自己喊。
“你赶紧给我下来,快下来!”隔着老远,孟春晓就开始咬牙切齿地呵斥。
孟州单手按着座椅,两条大长腿在半空中划了个半圆,双脚稳稳地落在地上。
用力地拍拍自行车座,咧着大嘴问:“三叔,俺今天新买的大金鹿,咋样?好看不?”
“好看你个头!”他不笑还好,一笑就让孟春晓恨不得掐死他。
回头望了望,发现大家不时地朝这边指指点点,于是更恼火了:“赶紧走,别在这丢人现眼了。”
“哎,这就走!”孟州看他脸色不善,也不敢继续炫耀下去,将大金鹿掉了个头,回头说:“三叔,上车!”
可惜不是长头发,没有戴墨镜,否则还真有点八十年代小青年的风采,不,风骚。
孟春晓刚跳上后座,就听孟州嘴里发出“咦”的一声。
“三叔,那个小娘们儿怎么也在一中?”
“哪个小娘们儿?”
“就是那个长得白白的,高瘦高瘦的,扎着两根麻花辫的。”
顺着孟州的手指看过去,他不禁笑了,真巧,那边站着的是傅佳咏。
看到傅佳咏朝自己挥挥手作别,他也挥了挥手,这一幕把孟州看得目瞪口呆。
目送着傅佳咏远去,直到她的背影消失在小巷子拐角处,孟春晓才收回目光,拍了拍孟州的后背:“愣着干啥,走啊。”
孟州也回过神来,连忙道:“这就走,我这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