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大唐王:正文卷 第376章 一体纳粮
令绍武皇帝有些意外的是,在他导演的剧本之外,竟然还有一人自主的高举旗帜,大肆赞同士绅一体纳粮政策。
这种人委实令绍武皇帝在大感吾道不寡之余,也对这个人产生了深厚了兴趣。
顾炎武、夏允彝等几人在大明的官场、士林场绝对算是一个另类的存在,别人抗清大多停留在嘴上喊喊口号,别说真正出手了,就算是肯支援一些钱粮军饷都少之又少。
而这几人却是真正做到了舍家为国,与大明共始终,虽然顾炎武最终没有殉国,但却是始终拒绝满清不断的许下的高官显职,终其一生没有仕清。
顾炎武之所以会赞同这个政策,事实上也是因为他在抗清之时的工作分配所决定的,作为大明义勇军的后勤筹措者,顾炎武显然对于向士绅征集粮草有着极深的负面印象。
甚至可以说,当时那些士绅之所以肯拿出些许钱粮,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已经名满江南的自己,不得不给的面子,而不是大明的号召力。
而普通百姓根本不可能负担的起这么得的赋税,尤其是江南的百姓,大多已经成为无产者,只能在各个士绅之间靠佃田、做工维生,根本征无可征。
也许也正是因为看到了士绅们的推诿和冷落的嘴脸,顾炎武才会在那个时代喊出了空前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响亮口号,这个口号决不会是给普通百姓的,而是给这些自私自利,眼中只有家族利益,根本没有家国情怀的士大夫们的。
但是这口号虽然响亮,但大家都是成年人了,三观早就牢牢稳固,在不能大肆屠戮的前提下,士绅们别说被这口号感动了,甚至再看顾炎武时,就已经有些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了。
受到士绅们的反感,再加上满清在战场上节节胜利,顾炎武在筹措粮饷道路上,也越来越困难,甚至顾炎武的好友朱瞬水,都开始打算东渡日本,在日本筹措粮饷了。
因为经历过这些,所以才明白士绅们在乱世之时,有多么的可恶。没有了粮饷的军队,就是一盘散沙,但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却只能看着军队不断的瓦解着。
在这种情况下,顾炎武对于士绅一体纳粮政策的拥护性,显然是极高的,而且是发自内心对敢为天下倡的吴昌时,产生了深深的崇敬,佩服之情。
不过这些朱聿鐭都是不知道的,他只是知道这是说过‘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一个名人,本来心中就颇有好感,眼下见对方这般上道,连政治观点都与自己不谋而合,更是感觉到此情此景,委实是知己难求。
唯一有些遗憾的是,这次提出这项政策决策的不是自己,而是吴昌时,这个知己怕是难以洽谈了,只能先给升个官,看看后续老顾的表现如何。
所谓天下真理只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这句话一点也不假。
除了朱聿鐭安排的赞同者外,整个天下之间也就一个顾炎武是真正赞同于他,除却这些之外,整个天下都是一片的反对声音。
好在经过朱聿鐭老师几次三番的教育后,天下的官僚士绅们,再也没有头铁的还敢拿着祖制说事,更没有二傻子以道德问题而弹劾吴昌时,有的只是纷纷上书,言称大明向来优抚士人,还请陛下能够多多体恤民力,莫要受小人的蛊惑。
虽然这道理都已经被讲烂了,但是烂货多了,良品自然会被淹没,大明读书人向来有以数量赢质量的良好传统,雪花一般的奏章飞入京城,只是为了告诉皇帝,有这个想法是多么的不得人心。
毕竟士人们也不是傻子,朱聿鐭这做法虽然隐蔽,但却明眼人一看就能看的透彻。
毕竟吴昌时在常州也算是一方巨绅了,家中田产数以千顷,绝对不会主动提这么一个损己利人的主意,很明显其中必然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存在着一个幕后黑手。
而且只要看看这个提议谁是最大的受益人,那幕后黑手就会一目了然。
不过虽然是皇帝不要脸的来掺合一脚,故意在这里恶心人,但是大家都是在他手底下混饭吃的,看透不说透,免得这狗皇帝恼羞成怒,直接撕破脸皮,亲自动手,反而更加的难看。
但是当吴昌时抵京接受官职,更是拿出一份可行性极高的政策规划书后,整个天下的士人们,都开始震惊了。
他们这才发现,原本他们还是太年轻了,没有想到这份士绅一体纳粮的政策,还‘真的’是这吴昌时主动提出来的!
毕竟若不是早早便有这预谋,怎么会这么快就拿出来一份切实可行的规划书出来?
众人再看向这吴昌时之时,都有一处后世陈佩思看老搭档朱茂时一般无二的感觉,好你一个老吴,看你浓眉大眼的,想不到你竟然背叛了自己的阶级!
吴昌时确实是有备而来,不仅给士绅一体纳粮设立了细则,从户均田地数量多少,以阶梯式的赋税规格来炮制税制,田地越是众多者,所负担的赋税就越是高昂。
其中千亩以上田地者,赋税就会高达亩地的五成以上,这个数字绝对是惊人的!
更不要脸的是,朱聿鐭还规定了佃田租佃最多只得亩地的五成,任何高于这个程度的佃租,都是违法的,只要一经查实,就会直接没收其地!
这个法案看似严酷,但却是一种另类的推恩令,比如五十亩以下的田地,每年的赋税,就只是大明惯例的赋税,没有增派。
只要士绅们不得不将田地分给族人,哪怕只是名义上的划分了出去,朱聿鐭也会认可这事。
毕竟那拿到田地的族人们,心思迟早也会出现变化,就算没有朱聿鐭在后推波助澜,这些人迟早也会与原本的大家族分隔开来,成为一个个单独的个体。
士绅一体纳粮,并不是朱聿鐭的终极目标,他的目标是彻底在基础上将地方上大宗族瓦解,令之破碎为一个个小个体。
大宗族越是紧密团结,那他们对国家的依赖、认同感就会越低,国家出事了,只要他们宗族的利益不受损失,那他们就不会在乎这个国家最后如何。
而朱聿鐭就是要一个个将这些大宗族慢慢的毁灭掉,当一个个松散的个体不得不依附于国家,并且开始对这个能够保护他们的国家产生认同感之后,便是民族主义到来之时。
bq